和孩子划清界限电子书(与孩子划清界限)

与孩子划清界限(和孩子划清界限电子书)

一个孩子能走多远,能飞多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内在的动力,也就是生命的活力。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他的人生就不会差!但保持生命的活力对于当今的孩子来说,似乎越来越奢侈!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整天把“郁闷、无聊、烦着呢”之类的话挂在嘴上,像个小老头和小老太太。

在家就憋在房间里,也不交流,也不出门,整天和手机、游戏作伴。

如何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和孩子划清界限,让他更有动力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些现象逐渐成为家里的常态,父母希望多学习,多看书,但很多孩子已经把学习这件事看成是痛苦的来源,学习不再是责任、或是充实自己的途径,而是变成了父母交代的任务。“听话”的孩子变成了学习的机器;“不听话”的孩子就开始磨洋工,消磨的不仅是学习成绩,还有孩子的意志、潜能和创造力。

1

孩子天生便生命力旺盛,喜欢学习探索

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孩子就开始探索外面的世界,模仿父母的言行,用父母似懂非懂的方式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好。

“孩子的生命活力极其旺盛,正在向外扩张,可以说,孩子感觉他自己的生命足以使他周围的一切都活跃起来,至于他做什么不做什么都无关紧要,只要他能改变事物的现状就够了。如果说他破坏倾向较多,其原因也不在于他本质邪恶,而是因为建设性活动总是迟缓,而破坏活动则比较迅速。” ——让-雅克·卢梭

如何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和孩子划清界限,让他更有动力

有很多父母都很烦恼,三十年前父辈们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读书,而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为什么孩子越不喜欢读书?孩子的活力却越来越差?就像是小苗失去水分,叶子开始蔫吧,失去了生命的活力。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对生命感到无聊?父母的说教又苍白无力,孩子的世界只有学习,这样的孩子,讲什么理想、抱负都是枉然。

2

孩子正在变得越来越没活力

如何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和孩子划清界限,让他更有动力

很多家长都说过类似的话:“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道出了中国父母的焦虑,强大的功利心驱使下,盯着孩子学习,报各种补习班,用尽各种招数,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但恰恰相反,很多父母在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教育自己家的孩子,而自己家的孩子永远也无法变成“别人家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生命活力被消磨殆尽,亲子矛盾、厌学、网瘾、叛逆等问题接踵而至,整个家庭陷入了教育的旋涡中。

3

和孩子划清界限,激活他的内在动力

提到和孩子“划界限”,很多父母不解,孩子是我自己的,为什么要和他划清界限呢?

著名的政治家和哲学家西塞罗:“我们是法律的仆人,以便我们可以获得自由。”社会需要法律,家庭也需要规则,否则父母和孩子都在看似自由的环境中,但却彼此侵犯,彼此制约,就像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汽车,对于整个交通系统,就是个灾难。

如何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和孩子划清界限,让他更有动力

来和我咨询的很多父母抱怨,孩子的生活习惯越管越差;学习上,从开始盯着写作业可以完成,到最后干脆不去上学;从初中就是约束手机游戏,结果到最后黑白颠倒的打游戏,等等类似的问题,孩子越管越废,关系越管越糟。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孩子自己不能形成这样的动力呢?答案就是:界限!

1、界限产生自由

孩子需要自由,但绝对不是无限的自由,而是在自己的活动空间内享受自由。“大多数人并不真的想要自由,因为自由包含责任,而大多数人害怕责任。”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就像是草原上的羊群,在栅栏内羊可以很安全的吃草,外面的草原虽大,但并不是真正的自由,随时会面临被狼吃掉的风险。

如何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和孩子划清界限,让他更有动力

孩子和父母的相处也是如此,需要一个栅栏——界限,给彼此自由的空间,可以自由支配。很多父母在给孩子定规则的时候,比如玩游戏两个小时,那么在此期间,孩子完全可以自由安排,不去打扰孩子,但更多的父母是怕孩子不遵守规则,一遍一遍的提醒孩子快到时间了,结果两个小时还没到,两个人已经吵得面红耳赤了。

2、界限产生尊重

许多父母在没有被允许的情况下进入孩子的房间,甚至没有敲门,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如果父母有敲门的习惯,则是告诉孩子:要进入另一个人的房间需要先敲门,这会产生双向尊重。很多父母觉得自己付出了好多,孩子却越来越不尊重自己,比如做好饭要一遍一遍的催孩子,借着送水的机会看看孩子是否在学习等等问题。

如何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和孩子划清界限,让他更有动力

之前有一个来学习的家长,她是高三陪读的家长,特别焦虑,恨不得时时刻刻都盯着孩子,因为她自我觉醒意识很强,后她采纳了我们给与的建议,给孩子的房间装了一把几块钱的锁,结果孩子听了特别开心,这一小小的举动拉近了母女之间的信任,孩子感受到了被尊重,但其实孩子也很少锁门。正如贾容韬老师经常说:“孩子是因为我们相信才会变得优秀,而不是因为优秀了我们才去相信!”

3、界限产生责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你管孩子哪里,孩子哪里的能力就不好?

父母盯着孩子每天整理书包,父母的本意是想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结果从小催到大,很少有孩子能独立完成的,生活上如此,学习上也是这样,父母已经分不清是孩子的事情还是自己的事情,孩子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如何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和孩子划清界限,让他更有动力

父母和孩子约定,孩子自己的袜子自己洗,但倘若父母从心里还是分不清这该是谁的事情,还包办,那么从本质上:责任并未从父母身上成功的移交到孩子那里。因为孩子知道:“我不洗袜子,袜子迟早会被洗掉”,他便缺乏必须行动的力量。

很多事情,父母需要让孩子意识到:这是我的事情,我不做,没有人帮我做!明确孩子的责任,让孩子拥有自我支配的自由,他就会内在产生动力!

4

父母确保孩子在一定的界限内的自由,才能最大化保护、激发孩子的原动力,而不是自己充当孩子的发动机,孩子能力越来越差,自己越来越累。教育是人的解放,决不是人的枷锁。父母和孩子分清你的我的,孩子就会感受到自由、尊重和责任,他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彻底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

如何激发孩子的生命活力:和孩子划清界限,让他更有动力

教育真的需要思考:

我们是否给了孩子自由?

我们给的自由,是否是孩子被祝福的自由?

我们给的自由,是否是承担了责任的自由?

这关系到父母是否能做到有爱有威严的管教孩子。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