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浩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浩然资本)

浩然资本(苏州浩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自西门子、索尼、飞利浦、松下等知名外资家电巨头转型布局医疗健康板块后,国内家电企业也纷纷向医疗领域进军。

如今,跨界医疗行列已经集齐了包括海尔、美的、海信、格力等多家国内头部家电企业,以及上游供应商TCL、京东方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进入者,从竞争激烈的家电市场转移到成长前景更好的医疗器械,谁又能在波云诡谲的商战中更好地“出圈”呢?

一、家电跨界医疗的底层逻辑

实际上,国内家电企业跨界布局医疗健康板块背后,隐藏着诸多底层逻辑。

1、国内家电行业已迈入红海阶段

如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家电行业变成红海市场已经成为共识。我国家电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期后,产品普及率较高,市场已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国内市场也逐渐饱和。

近年来,受地产行业增速下行等因素影响,我国家电行业销售额和增速有所下降。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中国家电市场零售额在2018年达到顶点,当年零售额8260亿元,2019年同比下降3.6%,2020年受疫情影响同比下滑11.3%,零售额7056亿元。

家电企业跨界医疗,谁更能出圈?

2、医疗器械毛利率更高、发展前景更好

对比来看,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0》显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一直保持高景气度,2019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6341亿元,同比增长19.55%,已经连续六年保持约20%左右快速增长。

从盈利能力看,根据Wind数据显示,我国家电产品平均毛利率为33%。反过来,医疗设备的毛利率能达到80%以上。

自2013年开始,我国医疗器械板块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保持在约40%、13%以上。其中,2020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及净利率更是分别达到56.8%、28.2%。而且,经过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后,未来市场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

家电企业跨界医疗,谁更能出圈?

3、外资家电巨头带来的成功经验

相对而言,国外家电行业起步早,也曾经历过竞争激烈、市场饱和的情况。由于家电企业转型医疗器械有着先天优势,因此飞利浦、GE、西门子等外资家电巨头早已通过出售家电业务或者收购的方式,成功转型到医疗健康领域,给我们带来了成熟经验。

总结来看,当下我国家电企业存在两种选择:要么像海尔、美的一样走“国际化”战略,要么参考外资家电巨头成功转型医疗的成熟经验,实现多元化发展、开拓新的产业空间和产品线。

正如前面所言,无论是开启第二曲线,还是凭借再创业心态寻求变革,无疑向利润更丰厚、市场前景更好的医疗健康领域突围,发展空间更大,也更利于家电上市公司重构其投资价值。

二、跨界医疗的家电“后浪”们

如今,不仅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等家电企业跨界医疗,就连传统家电上游配件供应商京东方、TCL等也争相布局医疗。

由于医疗电子领域高速增长且投资回报率较高,并且与TCL多媒体产业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因此早在2009年,TCL集团就已经试水医疗电子行业,出资3109万元收购北京国药恒瑞美联部分股份。2012年7月10日,又与私募浩然资本合资成立TCL医疗。

经过十多年来的布局,TCL已经将业务线由原有的X射线产品拓展到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MR(混合现实)、超声、医学影像服务业务(如第三方影像中心等)。

国内彩电龙头海信集团,布局医疗同样长达十余年时间。

早在2013年海信Higemi手术设备实现商用以前,海信集团就开始布局医疗电子产业,在集团内部设置了医疗技术重点实验室,从事医疗诊断等相关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储备。并且,利用自身擅长的显示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开发医疗显示设备等。

2020年10月,海信医疗技术团队历时九年研发的首款超声产品——HD60泰山系列产品面世,打破了外资企业在高端医疗器械产品方面的垄断地位,也标志着海信视像(原名为海信电器)正式进入健康行业。

家电企业跨界医疗,谁更能出圈?

众所周知,以飞利浦、GE、西门子为代表的国际巨头占据了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超过70%的市场份额,并且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从医疗器械进口结构和规模来看,彩色超声仪、光学射线仪器、医用 X射线仪、高端介入材料以及诊断或试验试剂等中高端产品占据我国医疗器械进口总额的44.3%。

因此,尽管海信选择了“最难啃的骨头”介入医疗领域,但由于与其主业关联度较高,战略布局得当,目前也算是小有成就。

同样布局高端医疗器械的家电企业还有海尔。

2005年,海尔集团成立了低温制冷领域的核心研发机构——海尔生物医疗,主攻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领域。

2017年7月,海尔布局大健康产业的第一个项目——上海永慈康复医院正式开业。

特别是2019年1月,海尔集团以18.29亿元收购上市公司星普医科(前身是星河生物,后从食用菌业务转型到医疗健康领域),后更名为盈康生命(主营业务为大型放射性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肿瘤医疗服务等)。

盈康生命的产品来自全资子公司100%自主研发的伽玛刀,2019年销售额为1.44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8.16%。

据介绍,玛西普伽玛刀的诞生,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还通过技术研发,大幅降低了钴-60的使用量以及设备价格,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意义重大。其第二代头部伽玛刀具备国际领先优势,国内首家获得美国FDA和SS&D双认证,同时取得了全球主要市场准入认证,成功打破国际大型公司全球垄断地位,并成功在美国实现销售。

家电企业跨界医疗,谁更能出圈?

频繁并购扩张、寻求多元化变革的美的集团,近年来也同样在跨界医疗。

美的先是在2017年9月,与广药集团在康复机器人、手术机器人等医用机器人的研发制造、销售应用等领域开展合作;然后在2020年与佛山顺德区政府签下协议,投资新建一家非营利性国际医院。

尤其是2021年2月,美的斥资22.97亿控股万东医疗,布局大型医学影像类设备和服务,由于存在与其主业并未形成优势互补、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引发市场热议。

除此以外,跨界布局医疗的还有格力电器和京东方等。

2020年,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称要拿10个亿进军医疗行业,目前已经拥有一家生产医用口罩的珠海格健医疗科技公司。京东方则先是在2015年6月收购明德医院;2017年10月,又宣布将投资60亿元在成都市建设京东方(成都)数字医学中心项目,布局智慧医疗。

三、家电企业跨界医疗,谁更出圈?

很显然,在诸多跨界医疗器械的家电企业中,海尔无疑更“出圈”。

目前,海尔已经拥有盈康生命和海尔生物两家龙头上市公司,并且它们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着出色表现。这主要有赖于海尔具备先发优势、选择与主业契合的领域介入医疗健康产业,不仅“医疗健康生态圈”的逻辑清晰,并且“围点打桩”策略也布局得当。

例如,盈康生命预计2020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1.5亿元,同比增长118%-121%。公司在国内头部伽玛刀市占率超过50%以上,排名第一;并且是国内率先实现大型放疗设备自主出口,全球装机量超过100台。

另外,于2019年10月在科创板上市的海尔生物,主要产品为恒温冷藏箱、超低温保存箱、低温保存箱等。2020年业绩也非常靓丽:实现营收14.02亿元,同比增长38.47%;归母净利润3.81亿元,同比增长109.24%。

家电企业跨界医疗,谁更能出圈?

根据天风证券研报显示,基于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对全球低温医疗存储设备市场格局的测算,2017年全球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空间CR5市占率达到近73%,全球龙头默飞世尔科技全球市占率33.4%,国内龙头海尔生物全球市占率10.70%,同时在国内的生物样本库低温存储、医药低温存储、疫苗低温存储和血液低温存储等细分领域均为行业首位,尤其生物样本库低温存储领域市占率超过50%。

其次,由于选择利用自己擅长的显示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开发医疗显示设备、便携式超声设备、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等医疗项目的海信,也已经拥有自主研发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一直专注于医学影像领域的TCL,目前在全国已布局5家医学影像中心。

反过来,美的虽然也跨界了医疗,但由于收购的万东医疗,与其主业不存在优势互补而被市场诟病。相对于海尔、海信等提前十余年已布局医疗器械,格力的布局节奏显得较慢。

四、结语

总体而言,外资家电巨头有着品牌溢价和技术研发实力优势,国内家电企业也有着国外品牌不可比拟的大规模制造和行销优势。

因此,在跨界医疗的战略上,中外家电企业各有各的玩法:国外老牌家电企业如飞利浦、西门子等,选择通过剥离大部分家电业务以聚焦新的主业,向大健康医疗等板块转型;而我国家电企业则是在坚守主业的同时,拓展多元化领域。

相比于早早转型、具备先发优势的国外家电巨头,我国家电企业不仅要提高技术研发实力,抢占分食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份额,还要面临跨界的医疗业务是否与原有主业契合、能否实现业绩变现等诸多挑战。

不管如何,在家电企业跨界医疗以及医疗器械国产化替代的必然趋势下,尽管路途不易,但也值得期待。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