稔广州音怎么读(稔怎么读)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公元前636年,晋国公子重耳结束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涯,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在这十九年的苦难生活中,一群追随者忠心耿耿,历尽艰辛,保护着重耳,立下了功劳。在经过卫国的乡村时,重耳饿得晕过去,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救活了重耳。

  做了国君的晋文公重耳不忘这些追随者,都给予封赏和重用。唯有介子推以接受封赏为耻,他认为追随重耳完全是发乎自然,理所应当,不是追求高官厚禄的理由。于是他带着母亲隐居到绵山(在今山西省介休市)。晋文公日理万机,渐渐地把这事忘了。

  但是介子推的好朋友解张没有忘记,他觉得晋文公对介子推不公平。于是他写了一封信挂在城门。晋文公知道后,感念介子推的恩德,立即亲自带人去绵山寻找。由于山上草木繁茂,随从人员想烧掉枯草找到介子推。想不到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

  晋文公懊悔不已,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三月初五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

  古人定寒食节为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大约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现在人们常常把寒食节与清明节等同起来,寒食节就是清明节。

   本文篇幅较长,图片较多。建议先收藏再观看

历史上的寒食食品多数寓意深刻,种类也很丰富,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等;饮料有春酒、新茶等数十种之多。但在各地的寒食习俗中,被誉为“寒食十三绝”的老北京寒食习俗最具代表性。

  姜丝排叉

  又叫姜汁排叉、姜酥排叉、蜜排叉。从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鲜姜,因食用时有明显的鲜姜味而得名。它不但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茶菜的一个品种。茶菜是满族、回族礼仪性食品。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马蹄烧饼

  最早是由山东济南传至北京的,到目前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两层薄皮,内空,形似马蹄,也因其得名,但现在也已没有售卖的了。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螺蛳转儿

  一种面食,外皮是一根根极细的面丝,一碰即酥。因其形似而得名,旧时小吃店常把当天售不完的螺蛳转儿,用微火烤干水分再卖,烤干了叫“干迸儿”,用于下酒,所以北京有句口头语“干迸儿就酒嘎巴脆”。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艾窝窝

  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品,糖卷果主料用山药和大枣,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辅料。中医认为山药性温味甘,无毒,入脾肺、肾经,有补中益气、补脾胃、长肌肉、止泻和健脾、固精、益肺的功用。枣肉味甘性温,有补脾和胃、养气生津之功,可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营卫不和、贫血心悸、烦躁多梦等症。是一道名副其实的药膳。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硬面饽饽

  过去北京小吃中夜间供应的一种面食,也是常见品种。是一种似烧大小的混糖戗面火烧,入口有咬劲,微甜且香,用手一掰掉渣。由人们生活习惯改变,走街串巷卖小吃的减少,这种小吃也断了档,现在已经“无影无踪”。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糖火烧

  北京人常吃得早点小吃之一,已有 300多年历史,以大顺斋的糖火烧最出名。糖火烧香甜味厚,绵软不粘,适合老年人食用。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蜜麻花

  北京小吃中常见名品,又称糖耳朵,因为它成形后形状似人的耳朵得名。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焦圈

  形似炸面包圈,色泽深黄,形如手镯,焦香酥脆,男女老少都爱吃。北京人吃烧饼,

  常爱夹焦圈,喝豆汁也必吃焦圈。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豌豆黄

  北京传统小吃,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按北京习俗,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气,解疮毒,消炎,去除暑热,有降血压、除脂肪、减肥之功效。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馓子麻花

  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古名为“环饼”、“寒具”,馓子麻花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驴打滚

  豆面糕又称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源于满洲。缘起于承德,由于清朝的八旗子弟爱吃粘食,“驴打滚”很快就传到了北京,成为北京的一种风味小吃。盛行于北京。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芝麻酱烧饼

  做法有很多,根据平时做烙饼的原理也可以改良出很多种做法,咸、甜口也可以自由变换,还可以用发面面团、平底锅来做~ 但这种酥皮面类的做法还是用烤箱效果会比较好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除了北京的十三绝还是各地特色的寒食节美食

  青团子

  油绿如玉,糯韧绵软,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油,是江南一代人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乌稔饭

  清明期间,闽东家家户户都要做乌稔[rěn]饭它是将上好的糯米洗净煮熟用乌稔树的树叶浸泡后蒸煮而成,颜色乌黑却米香扑鼻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清明果

  浙江南部地方每年清明都要做一种叫清明果的食物,形状像饺子,味道却不同。皮用艾叶做成,有肥肠拌芥菜,干豆腐韭菜馅等。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润饼菜

  福建泉州,厦门等地吃润饼菜的食俗,用面粉烘成薄片,吃的时候卷上萝卜丝,肉丝等,吃起来甜润可口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蛇盘兔

  蛇盘兔,一定富。是山西流传两千年的寒食美食,蛇表示介之推的母亲,兔子是介之推自己,两者缠绕,表达孝道之心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欢喜团

  四川成都一带用炒米做团,用线串起来,或大或小,各种颜色,叫欢喜团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清明螺

  清明的时候浙江还有吃螺蛳的风俗,清明时,螺肉最为甘美,故有清明螺,肥如鹅的说法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枣糕

  又叫子推饼,北方发面制作,夹枣蒸食,还有的用枣饼做成飞燕形,用柳条挂在门上,用来纪念介之推

清明前两天还有一个节日,用饮食风俗来命名,北京寒食十三绝

下一期更新的是哪里美食呢?想了解更多美食就我吧~感谢分享收藏!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