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哪里有姓鲜的(鲜姓怎么读)

刘松乔:历史悠久 人才辈出——四川省南部县鲜氏考略(一)

作者专程去新政离堆怀古,凭吊了颜真卿墨迹和步尘了鲜氏兄弟的足迹。

南部县境内有一个复姓家族——鲜于氏,现今简为单姓“鲜”,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名声响亮。自唐至清千余年间,均是县中名予前茅的名门望族。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年,1780),南部县令李元奋因鳌峰书院竣工给瑞雪堂赋联:“地近宫墙,缅孔孟程朱亦步亦趋;道存桑梓,望鲜陈蒲马是则是效。”上联指缅怀敬奉儒家理学大师孔子、孟子、程颢、程颐兄弟和朱熹,下联希望后学要以县内名人鲜氏、陈氏、蒲(宗孟)、马(涓)为榜样,传承故乡良好学风,奋发有为。70年后的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同知衔署南部县事盛朝辅在《南部县志跋》里也说道:“其先若鲜、陈、蒲、马诸君,功名事业,震耀一时,山川生色。”鲜氏名声,均以公认。

箕子肇始 鲜于行世

鲜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多源自复姓鲜虞、鲜于、鲜卑、鲜阳等。据载,鲜于氏的始祖叫箕子,是商纣王的叔叔,相传周灭商后二年,箕子向周武王陈述“天地之大法”,提出了帝王治理国家必须遵守的九种根本大法,即“洪范九畴”。后整理成为《洪范》。“洪”的意思是“大”,“范”的意思是“法”。“洪范”即统治大法,是商代贵族政权总结出来的统治经验。武王因此封辽东给箕子,箕子去封地建立朝鲜国后留下长子松,偕另二子山、殷返回,被周武王封为“鲜虞侯”,居侯王国、中山国。故姓鲜虞,鲜虞之姓由此发端。至秦灭六国避讳唐虞(上古圣君唐尧虞舜)而改虞为于,复姓鲜于此始。另据颜真卿《神道碑铭》载:箕子的子孙中有个叫仲的,有封地在于邑,他将国名“鲜”字和封邑名“于”字合并成“鲜于”二字为姓。按周礼鲜于氏在封地所属的渔水之阳建立家庙,一直以河北的渔阳郡为繁衍中心,形成了“渔阳堂”号。单字鲜姓与鲜于氏始祖有别,南部鲜氏实为复姓,与单字鲜姓不同族群。

经营新政 富甲蜀中

鲜于氏最早入籍南部始于隋代,发迹于新政坝。

东汉时,渔阳人鲜于褒官至京兆尹。褒十二世孙鲜于康任后魏秦州刺史,官至直阁将军封武威郡公。康之玄孙匡赞、匡绍分别任通议大夫和隆州(阆中)刺使。匡赞早亡,其子士简、士迪被叔父匡绍收养随任赴川,安家于隆州辖境内的新政。士简生令征,令征生仲通、叔明。匡绍在任所因隋亡转而回家经商。 新政本名新城,属南部县管辖,座落于南北长15华里、东西宽10华里的冲积型河谷盆地中央,三面依山,一面临水,水陆交通十分发达,是川东北重要的货物集散地。自汉以来,便以盛产井盐、砂金和水陆交通发达而著称于嘉陵江流域。唐初高祖武德四年(621)置县,改名新政,其文化经济得到进一步提升,翻开了古镇历史发展的新篇章。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下野官宦鲜于匡绍抓住历史机遇,发挥其文化优势和聚财才智,精明地买下了新政沿江两岸长近百里、宽约20里的大片土地,在发展传统的采盐、淘金、制陶等手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水运,开通上达利州(广元)下至渝州(重庆)的全程河运航线,使新政迅速成为川东北重要的商埠码头,促进了古镇的繁荣。士简、士迪和令征等儿孙辈一面秉承祖训,以经商为本,不肯仕宦,一面又以诗书自娱,广结良朋,招徕宾客,尝倾万金之产,周济天下士大夫。到唐开元年间,经过四代人的苦心经营,鲜于氏家族己是财雄巴蜀的富绅,“名动当时,郡中惮之,呼为‘北虏’”。

新政鲜于氏是饱受文化浸润的豪门大族,追求精神享受,注重家学渊源的传承是其本能。他们祖孙在新政仗义疏财,助学济困,尊师重教,倡导文明;在河对岸度门程家坝自己的庄田内修建了报本寺,虔诚供奉祭祀祖宗;还不惜耗费巨资大力开发家产离堆山,扩建离堆观,打造道教文化景观,甚至疏通关系动用皇亲国戚助推离堆山建设。当时,由于唐玄宗、肃宗父子皆崇信黄老,对离堆观扩建予以支持,钦命时任尚书勋员外郎的鲜于叔明督建。经过数载施工,到唐肃宗至德元年(756),离堆风景区建设告竣,它以景福观(男宫观)建筑为主体,集江南园林、道教观宇和离堆山美景于一体:“堂北磐石之上,有九曲流杯池焉。悬源螭首,蹙喷鹤咮,酾渠股引,迾坐环溜。若有良朋,以倾醇酎。”(《鲜于氏离堆记》语)景福观巍峨庄严,鱼王庙、望江亭修葺一新,所有楼阁廊谢皆雕梁画栋、华丽精美,在蓝天白云之下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成为新政一个绝美的景点。俟后,机缘巧合,贬为蓬州长史的颜真卿路经此处,适成都兵曹鲜于昱回乡祭祀父亲鲜于仲通,两人邂逅同游欢叙。颜与鲜于兄弟在京早就相识,情谊甚笃。当晚留宿离堆山,回首往事,心潮澎湃,赌物思人,便挥毫奋笔写下《鲜于氏离堆记》。全文790字,描写离堆位置、山势和离堆石堂的形制及周围景色,介绍鲜于仲通其人及颜氏与鲜于氏的通家之谊。文章流传至今,文字刻于嘉陵江西岸离堆山嘴靠江水的石壁上端。字迹历尽沧桑,几尽泯灭,至1978年才发现,仅存残石五块,39字,字径9厘米左右。剩字丰硕刚健,雄浑典雅,宽博挺然,古朴俊逸。为颜书大字的杰出代表。(如图)1987年修建“鲁公祠”对此摩崖石刻专加保护。

刘松乔:历史悠久 人才辈出——四川省南部县鲜氏考略(一)

颜真卿还作文并书写了《中散大夫京兆尹汉阳郡太守赠太子少保鲜于公神道碑铭》(简称《碑铭》)。另有唐韩云卿撰、韩秀实书《鲜于氏里门碑》。这些文字在一些古籍和县志上都有完整记录。从此,新政离堆以其特有的颜鲁公书法刻石、江山胜景、道教文化而名扬蜀中。

对于鲜于氏最早定居南部的源头还有一种说法。西充鲜德伦于2010年编纂的《鲜氏总谱》和南部县鲜义建经过15年搜集整理、考证清代十多个谱本后,正在编修的《鲜氏新谱》一致认为:东晋时,68代鲜于子仪官迁南隆,至唐朝89代鲜于匡赞、匡绍、匡济三兄弟居度门报本寺。后分散开去,形成了南部县分支及延伸至川内各县、市。现在己经传至130代左右。

伯仲显赫 代有才人

翻拣《同治增修南部县志》及清末王道履的《南部乡土志》,关于鲜于氏的记载不绝如缕。最初出现的是两兄弟—-鲜于仲通、鲜于叔明,他俩是令征之子,生长于礼义传家的豪门,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兄仲通名向,字仲通,以字行,系开元进士,为官20年,历任剑南节度使、御史中丞、监察御史、司农少卿、京兆尹等职。涉学明经,轻财务施,文武兼备,曾多次带兵平蕃、平蛮,征战云南、西域等少数民族地区,在确保西南安靖的诸多战役中功勋卓著,深得主帅张宥、章仇兼琼、郭虚已的赏识。著作有《鲜于向集》(已佚)。追赠卫都尉和太子少保。弟叔明名晋,字叔明,亦名李叔明,唐晋宗时擢明经,历东川节度使、遂梓二州刺史、京兆尹。代宗时,以破吐蕃功,加检校户部尚书。德宗幸兴元,出家资助军,加太子太傅,封薊国公。东川承兵盗,乡邑凋残,叔明冶之廿年,安抚有方,物阜民丰,四境安宁,拜尚书右仆射。卒谥襄。兄弟二人均在朝廷先后任过京兆尹(首都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类似现在北京市长),当时长安有“前尹赫赫,具瞻允若;后尹昭昭,具瞻允斯”的歌谣。仲通、叔明兄弟官声隆隆,名声显赫,其事迹不绝于史,是鲜于氏家族的翘楚。

仲通、叔明的子孙后辈中,秉承家学渊源,努力读书,学有所成者不乏其人。

宋代,县域内鲜氏登科者不少。进士及第者计有鲜于端夫、鲜于侁、鲜于拳、鲜于天、鲜于季寅、鲜于翔。元代至正二年(1342)鲜于晋中进士。明弘治四年(1492)鲜于湖中进士。清代武科有鲜于从龙、鲜于擅鹊登榜。其中,鲜于侁、鲜于天成就较大,都是很有学问的大家。

鲜于侁(shen,1010——1079),字子骏,仲通五世裔孙,其父赤由老屋沟迁居阆中七里坝。景佑元年(1034)进士,累官京东路转运使、利州路转运判官、扬州知府、荆州刺史、集贤殿修撰、陈州知府等。于宋神宗大行新政时,更是一代名臣。正直敢言,当面忤犯当权的王安石。与苏轼、苏辙兄弟俩经常诗文唱和,关系亲密。苏轼称赞他“上不害法、中不废亲、下不伤民”,以为“三难”。他为官清廉,多有政绩,深得新法失败后出居相位的司马光赏识:“子骏福星也”。他治学深研,刻意经术,为诗平淡清新,善作楚辞,有不少诗作传世。著有《诗传》、《易断》。

鲜于天,仁宗康定(1040)举人,后中进士。“幼能口诵千言,通天文、地理、方技之书,其学甚博;文物精粹,志行雄洁,一时名儒皆宗之。卒入乡贤。”(《同治增修南部县志》卷之二十二,p359)至于县志p230上说他是元代进士,应是错记朝代。P359具体指出了中举的年代是在北宋仁宗时,应以此为准。

明清两朝,县域内中举者,仅在《鲜氏总谱》中有清楚记录的(中举的具体年代和姓名),就有11人之多。

流年如水,人世代谢。数百年间,新政鲜于氏四处迁徙,开枝散叶。据鲜德伦、鲜义建考证,仲通、叔明有后裔迁南部县李渡乡(现属铁佛塘镇)。叔明之子鲜于升被封为郢国公。后唐五代时(公元923-926年间)庄宗帝李存勖为了纪念这三位名人拨银为他们在李渡广定庵修建了宗祠《国公祠》(又名乡贤祠,“大跃进”时被毁)。鲜于子骏系97代,其后裔鲜于元圭,宋末政治避难,改姓去于而鲜,南部鲜氏分支迁徙各地后形成各支系后裔的大致情况为:鲜于子骏随父从南部迁阆中七里坝,鲜于翔后裔迁营山县,鲜于奉迁湖北石首县,鲜于浑后裔迁桐梁、南川、巴县、宜宾。鲜于善述后裔迁南江、巴州,鲜于原迁仪陇,鲜于逢迁新繁县,鲜于辉迁永川,鲜于枢子孙迁温江、射洪,鲜于晋子孙迁锦州、三台,鲜于冕子孙迁巴县,鲜于文才迁合川,鲜于连迁泸州,明代举人鲜于正长子、次子、三子、四子、六子迁西充,七子留居南部县李渡,八子迁居南部大桥镇。

依东山麓 扬威有声

清初,迁往大桥镇依东山麓的一支鲜氏中,涌出一位传奇人物,史书有载,民间代代口传。他叫鲜于朝柱,生于1688丰,字玉元,号天渠。自幼家贫,初识字,臂力大,好打猎,枪法准。雍正初年,他游走山林,一路打猎到了云南。听说一官吏是南部人,便登门拜访。衙役通秉说有一老乡求见,该官不信会有老乡到这么辽远的地方来,不见。一连三次,均碰壁,朝柱不禁脱口报怨:“见不见,比球淡!”,转身而去。衙役将此话立即告官,该官一听纯属地道南部方言,吩咐追回。老乡相见,分外亲热,问有何本事,说会打枪。适一老鹰飞过,朝柱举枪,应声落地。时值青海罗卜藏丹津反叛,雍正不令募勇,经该官举荐,朝柱效力军营,如鱼得水。不久,升迁为把总,随四川提督岳钟琪赴西平叛。初,清军屡败,朝柱效仿黄盖自告奋勇献苦肉计,打烂两胯,置于马背冲入敌营诈降。得敌信任后里应外合扭转战局。班师回朝后,升普安(贵州兴仁)营参军,封“扬威将军”,威镇云贵八道,时人称“鲜八台”。后迁饶州(江西鄱阳县)。出师湖北建始县九股河,身先士卒作战,不幸被俘,威武不屈。敌施以酷刑,将铧铁头盔烧红,穿靴戴帽,折磨致死。年仅47岁。雍正下旨火化其尸归葬故里,建龙头穿心碑(碑上有孔),赏赐银帛,兴修鲜氏院落。凡过此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乾隆四年(1739)追封德威将军,遣使赴南部代帝御祭其墓,钦题“为国尽忠”牌匾,悬于鲜氏堂屋。如今,朝柱墓、碑、匾己无存,鲜氏院落己拆,仅剩中堂堂屋一间孤独孑立,乾隆朝时的院坝地砖和堂屋门楹、柱墩默见证着人世的沧桑(如图)。

刘松乔:历史悠久 人才辈出——四川省南部县鲜氏考略(一)

刘松乔:历史悠久 人才辈出——四川省南部县鲜氏考略(一)

朝柱归葬时,族人因其遗骸是骨灰,且死于非命(烙刑),认为大不祥,不愿接受朝廷的赏赐,但又不能回绝,便提议由跟随朝柱多年的马夫承嗣(朝柱未婚无后)受赏。马夫姓邓,对朝柱忠心耿耿,送骨灰来川自愿留下守墓。他同意族间的意见,但要求不改姓。从此,邓姓作为鲜于朝柱的后人便扎根于此,与鲜家共祀祖宗。如今,鲜八台的邓姓后人己繁衍至1000多人,分别居住于依东村和宏观乡的梨花村茶盘沟。鲜氏分别居住在依东村和庄子湾村及保红庵村,大约有400多人。

鲜于朝柱的后裔中有两位名人也值得一记:

邓文书,号初如,革命先烈。清末民初,马夫的第五代传人邓大培家境殷实,生育五子:文祥、文林、文献、文玉、文书。幺儿邓文书聪颖好学,最受疼爱,求学顺利,就读重庆某大学。相传有一个假期,他回家度假,正逢川军抢夺地盘,一方盘踞依东山,一方驻扎老君山,拉锯日久,百姓惊恐,无法正常生活。为早日结束战事,文书说服父亲,拿出家中银锭砍成小块,一袭白衣,风度翩翩,前往军营劳军,并参谋攻山之策。攻方士气大振,一举攻下依东山,战事平息。其时,文书在校已被李鸣珂(南部人,中共四川省军委书记)秘密发展为地下革命工作者,成为学运领袖。他接受了省军委的指令,侦察国民党特派员戴弁在重庆的住址和行踪,成为了李鸣珂的得力助手。半年后,他配合李鸣珂、刘墨苏按预定计划在街头一举诛杀戴弁。1930年4月18日,李鸣珂与邓文书一起外出,在朝天门迎面碰上叛徒易觉先一行数人(刘湘21军侦缉队)。双方立即拔枪对射,易觉先当即毙命,二人寡不敌众,不幸被捕。经过连夜审讯,二人坚贞不屈。第二天,押赴朝天门刑场。据大桥乡一个在重庆做干货生意的目击者讲,他亲眼见到邓文书和另外3人(据查,是李鸣珂、龚佐新、张绍武)被绑在木桩上,全身浇满煤油,活活烧死。当晚,4人的尸体被人运往弹子石埋于江边。邓文书牺牲时才20出头。

邓洪勤,宏观乡梨花村人,生于1965年,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张家口通信学院,同年分配至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工作。现任军参谋长(少将,副军级),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信息作战第四方队领队。

鲜于氏祖传至今已经3100多年,在我国6000多个姓氏中排行第445位,在南部人数也不多,已传至130代左右。现在除了祖居地新政还有几十人外,零星分散在楠木、河坝、梅家、龙庙、盘龙、富利、大富、枣儿、宏观、升钟等地,铁佛塘、大桥人数最多。县域内的鲜氏子孙非常珍视祖先的荣耀,积极整理家谱。鲜义建、鲜虹、鲜俊清、鲜义坤历15年,不但全程参与了西南地区《鲜氏总谱》的编纂工作(主编鲜德伦,该书已于2010年底出版),还搜集了大量资料,正拟续修新谱。2015年,《南部县鲜氏家族》谱本也郑重问世,鲜荣(主编)等人负出了艰辛的劳动。今年,大桥鲜氏(含邓氏)在鲜铸昌、鲜丕军的带动下,也跃跃欲试,将编辑家谱的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

资料来源:

《同治增修南部县志》

渔阳郡《鲜于氏大成族》

南部县国公祠《鲜于氏族谱》

《鲜氏总谱》

林学远《鲜于氏离堆记考辨》

采访鲜义建、鲜铸昌、鲜丕军、鲜海清、邓林昌等

作者刘松乔简介:南部县小元乡人,网名小元山人。先后毕业于南部中学(老三届)、南部师范(73级)、西南师院中文系(78级)。曾在多省担任中学、中专、技工学校教师。从广东佛山市技师学院退休后返回南部,近十年写作地方文史资料数十万字,任南部县政协文史员。出版著作《李鸣珂传》(与人合作)、《雪泥鸿爪》,主编《革命老区南部县发展史》、《南部县文史资料》(连续五期)、《南部县家长学校优秀教案》、画册《血凝丰碑》、刘氏、赵氏、尹氏等多部家谱,参编《南部县民间传统文化》(丛书一卷)、《南部家教》《我们的老家宏观乡》、《袁氏家谱》等。为县域历史文化默默无闻地作出了一定贡献。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