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烨(海子为什么卧轨)

麦家说:有一种人,他们常常可以在困难和苦楚中找到意想不到的乐处,并由这种乐处悄悄滋润着他们的生活、心灵。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续接第三篇,今天的文章是从「卧轨自杀」的角度去反驳的,请大家继续欣赏,谢谢!

如果你是「海子的粉丝」我强烈建议你不要点进来看,因为担心你会接受不了我写的内容。不过我还是希望你们可以来看一看,因为肯定会颠覆一些你们的原有认知!

如果你像我一样不是「海子的粉丝」,那我强烈建议你一定要进来看一看,因为你会获得很多能量。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我说出这些话之后,这个反驳我的人又说出了她的反驳观点:

楚国破灭后 ,屈原理想幻灭,还投江了,不影响后人怀念他 。

所以不要以我们常人的看法去评判人家的选择。

人和人不同,时代也不同,没有可比性。你的坚强让人敬佩,但不影响我们喜欢海子的作品。

生死的选择是别人的自由。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她还用屈原举例来反驳我的观点,我就想问:“这有可比性吗?”

我虽然对屈原也了解得不多,只是知之甚少,但是我知道,屈原赴死那是家国情怀,后世对他的怀念,更多的是崇尚屈原的这一特点,有大爱情怀、家国情怀。

为了严谨性我又特意上网查了一下,看到了吗?「屈原投江是以身殉楚国」!请牢记这一点,并不是因为失恋,因为有抑郁症才去投的江。谢谢!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而且再说回来,屈原投江自杀,人家没有影响到别人吧?充其量就是影响到了江水,以及几个在江面上打鱼的渔夫,但是「海子」卧轨自杀的行为呢?影响到的可不单单只是那一段铁轨和那个火车本身了吧?

他选择卧轨自杀的方式,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自私的行为,因为影响了火车的正常运行和调度,因为影响了多少人的正常出行和交通,只因为他一个人的自杀行为,却影响到了成千上万人的出行自由,这就是自私,我想不通这样一个自私的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对他推崇备至?

如果真的不想活了,真的决心去死,那能不能选择一种不太影响到身边人的方式?把对身边人的影响减少到最低。这里面有没有着急办事的人?有没有着急回家的人?有没有父母快要临终,妻子快要待产的人?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那么多文人、作家、诗人,都选择过自杀,比如太宰治就自杀过七次,比如沈从文也自杀过两次,但他们都没有选择去「卧轨」这一方式,否则也看不到他们日后的作品了。

虽然我对太宰治的作品也不是很喜欢,比如说《人间失格》,看了前几页就怎么也看不进去了,比如说《斜阳》看前半部分时还不能引起我的注意,但是在结尾部分打动了我,也许是因为我能体会到主人公那种经历?

因此,请对方辩友充分考虑到客观环境因素之后,再来和我举例论证,说明你的观点吧!你举的这个例子很不恰当,谢谢!

赫塔 • 米勒说:“人们已经习惯于,因为碰巧而失败,因为小事而死去。”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随后群里又有人说:“别人死不死,什么理由,我们不知道,随别人去。”

还有其他人也说,当然他们也是「海子的粉丝」,所以他们必须要站出来为自己的偶像说两句维护他的话:“我看网上说,海子有间歇性的精神障碍。斯人已去,唯有怀念!”

然后最开始一直驳斥我的那个「海子的粉丝」,瞬间像是得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随即也附和到:“对的,同意每个人对生死的看法不同,经历和心理承受程度都不一样。”

看到没有?

这像不像你平时在生活中,因为一件事情和别人发生了矛盾产生了争执,然后在你跟别人吵架的时候,当对方吵不过你的时候,当你在气势上已经完全压制住对方的时候,旁边总会有人出来劝你说:“算啦算啦,你心胸宽阔一点别和他一般见识,你要大度一点别跟他计较……”

怎么样?这种感觉是不是似曾相识?

我觉得特别像!

我就想问:“怎么什么道德高地都被你们给占领攻陷了呢?怎么什么道德高帽都被你们给霸占了呢?”

我发出来我自己的作品,是你们不喜欢、看不惯,就像我不喜欢海子的作品一样,这本来就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同,三观不同,认知观点不同。

有你喜欢的就有你不喜欢的,海子的作品就是你喜欢的,而我的作品就是你不喜欢的,同样的道理海子的作品就是我不喜欢的,这很矛盾吗?这不是一件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吗?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就像前几天在创作这篇文章时,我和一位网友聊到了这个话,

她说:“海子,代表的是一个时期的特定人群,这些人成为他的粉丝是必然的,就像邓丽君时代一样。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邓丽君的歌,但你能说邓丽君的歌不好吗?不能,她的铁粉、钢粉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我。”

就像前阵子我看李诞的《候场》时,李诞在书里写了一段他和他网友的对话内容,就是关于个人喜好、喜欢的作家和作品的一个描述。

李诞在书中写道自己很喜欢看布考斯基的书。

PS:其实我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我是从李诞这里,是从李诞的《候场》这里,才知道的这个作家的名字。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后面还会出现,此处就把名字告诉你们了,她叫牧宇,我从没见过她,我完全忘了我们是怎么认识的,真的一点都想不起来,我知道她一直在学艺术,写些评论,养孩子,她则一直看着我从陌生网友变成一个叫李诞的人。

她安慰我,“你现在这样的生活跟布考斯基没什么区别,当谐星不就是体力劳动吗?有什么不体面的。我很喜欢沈玉琳,你别灰心。”

我说,“贝克特也很喜欢卓别林。”

她说,“贝克特是谁?”

我说,“等待戈多的那个。”

(在我们对话的舞台上突然出现一棵树。)

她说,“哪个,不是有两个吗。”

我说,“不是,贝克特,写《等待戈多》的那个。”

她说,“那你这比方真是,让我觉得21世纪有些全面倒退。”

我说,“你看,你自己也发现了,别说卓别林了,我也比不过沈玉琳。”

她说,“为什么呢,你觉得你比人家高级一些?因为你有我这种搞艺术的朋友?”

我说,“正相反,我觉得我低级一些,人家纯粹,我想东想西。我运气这么好,还是想东想西。也许就是因为运气好,才有余力想东想西。”

她说,“你又知道人家纯粹,人家就不配想东想西吗?”

我说,“至少不像我一样在台上就会想东想西。”

她说,“那就不好了,在台上想东想西有点不专业。”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我说,“干。你是不是故意的。”

她说,“哈哈哈,你别老想着专业的事了,我们艺术家从来不想,可是实不相瞒,我们比拿钱干活的人专业一万倍。你是想当拿钱干活的呢,还是想当艺术家。”

我说,“什么区别。”

她说,“定标准的人不一样。创造会带来自己的标准。”

我说,“我其实想当沈玉琳。”

她说,“那你还差得远,但你也很不错了,至少你见过沈玉琳,惹我嫉妒。”

我说,“干。”

她说,“听说你最近在写一本小说,打算把这些愁苦和自我厌恶都写进去?”

我说,“我跟你说话的此时此刻就正在写。”

她说,“人家托尔斯泰五十多才写《忏悔录》,你三十岁就觉得非回答这些事不可了吗?就这还说自卑,我看你自大得不得了。”

我说,“我可没拿自己跟托尔斯泰比,再说我也不喜欢他的作品。”

她说,“自大,自大鬼。”

我说,“再说—我要严肃地跟你聊聊,你们搞艺术的读书少好像弄混了一件事—什么是21世纪?就是同样的痛苦,对生命的费解,在19世纪在五十岁的时候才找到托尔斯泰,21世纪,这种不解却几乎伴随着识字过程就找上来了。我估计人学会了常用三千汉字那年就能够识别这种费解。要说自大,那也是我们这一代的自大。”

她说,“你就是想得太多,行动太少,你看看布考斯基。”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李诞和网友的对话内容摘抄完毕,原来布考斯基是他们艺术圈的人,比如沈玉琳这个名字我也是好像似曾模糊地听过,但是三个人当中我最熟悉的就是卓别林了,因为他是我从小就听说过的名字,我也曾在电视上看过几眼卓别林的作品。

为什么不只写出来关于他们对「托尔斯泰的对话内容呢」?为什么我要把这个对话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呢?因为我有自己的想法。

这是李诞和他没有见过面的网友的聊天过程,而我也有这样类似的和「没见过面的网友」的聊天情况,比如上面提到的不喜欢邓丽君的那个网友,她比我大十多岁,我们应该算是忘年交。

其次是因为我的一些其他的网友们,在和我交流一些问题时,在跟我有了观点分歧时,他们抬杠说不过我的时候,他们就会气急败坏或是嫌我太麻烦,然后就直接回避了。

就比如像李诞和他网友的这段讨论中,一般正常情况下我的网友就都会这样说:“行行行、打住、你继续。。。。。。”类似于这样的话术,因为他们嫌我啰嗦麻烦,也因为他们杠不过我,所以不想再多浪费时间和精力在我身上,再跟我多废话。

但是李诞的这个网友就不是这样子的情况,反而是一直跟他完成了这场讨论,或者说是争论也可以。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就像我的这个网友一样,我就是跟她聊了很多很多,特别麻烦且啰嗦的内容,她也给了我一些建议,关键是她一直都在倾听我这种啰嗦的表达,就像我写这篇文章一样,同样啰嗦的表达一样哈哈。

本来从一开始我只是想写一篇最多几千字的文章,从我自己的观点出发,写一篇关于对群里那个「海子的粉丝」的个人情绪宣泄文。

但是随着素材搜集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到现在我突然感觉自己「从小我变成了大我升华的一个过程」。

我现在是把它当作一本书去写的,因此我这篇文章里的信息量非常大,从诸多角度和维度去阐述说明,如今已不只是一篇简单的驳斥反击文了(因为现在我有一个更大的心愿和想法等到这篇文章整部结尾时再跟大家分享)。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李诞和他网友是从李诞还没有成名之前就认识了,就经常会这样交流,而我现在和网友的交流,就像那时候还没出名的李诞一样。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她说:“你写的内容真的丰富生动,我还是很愿意看的,跟你聊天很放松很开心,期待看到你出名。”

我说:“好,我努力!”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所以我才会把李诞和他网友的对话内容都写出来,也许有人会因为我写的这部分内容,去买一本李诞的《候场》也不一定呢?哈哈。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写在最后:李诞似乎很喜欢《悉达多》这本书,因为他在《候场》里提到过好几次《悉达多》里面的内容。今天我也听了黑塞写的《悉达多》这本书,里面有一段内容吸引了我:

少年时代,他的心智为诸神和献祭所占据;而青年时期则奉行苦行主义,那时的他沉迷于得到救赎而苦修,在林中生活,经受肉体的折磨,学会了斋戒、冥想与等待;后来他又去到都市中,在情爱和挥霍钱财的享受中,度过了漫长岁月,却失去了清醒的思辨力,忘记了初心,经历大起大落,方能大彻大悟。

悉达多站在河边望着河水,河水以千万只眼睛回望着他——碧绿的、洁白的、透明的、天蓝的。他似乎觉得,无论是谁,只要他理解这条河流的秘密,就会理解更多秘密,以至于理解世间万物。

他要留在河边。

悉达多来到渡口,遇见了当年那个船夫,他衰老了许多。悉达多请求船夫让他留下来当他的帮手和学徒。

船夫认出了悉达多就是当年曾坐过他船的那位沙门,如今已是衣着华贵、尽显富态,他感到非常好奇,希望悉达多能给他讲讲这些年的经历。

日渐西落,他们坐在河边,悉达多从出身讲到他一生漫长的旅途,他的学业和追寻,快乐与困窘,物欲和绝望,他心中的声音以及对这河水的留念,故事一直讲到了深夜。

船夫一直在默默投入得听,未发一言,完全沉浸其中。

悉达多讲罢,两人沉默了许久,船夫认为,悉达多已经和河水有过太多接触和交流,愿意接受他留下来和他一起生活。

“非常感谢,我从未遇见任何人能如你一般懂得倾听,这方面我要向你求教。”悉达多说。

船夫维酥德瓦说:“你无须向我学习,是河水教会我如何倾听的,人可以从它那儿学会一切。你已经学会了向下沉沦,去寻找最深的底层,学会了告别物欲、放下地位,成为一个船夫,你一定还能学会别的事情。”

悉达多不断地从河水那里学到新的东西,尤其是倾听的艺术,学会了以一颗宁静的心灵、一种期盼而又宽容的心境去倾听,抛弃一切欲望与批判。

日日面对这流动的河水,悉达多还领悟到了一点:“其实河水在同一时刻无处不在,无论是在源头还是河口,时间在这条河流中也变得没有意义。正如过去年轻的我,成年后的我,以及现在的我一样,不过是被幻想隔开,实质上并没有分开,我还是我,当下即是我。”

日复一日,悉达多的笑容开始与那船夫相像,他们容颜虽已老去,心却永葆天真。渐渐地,连附近的村民都知道,河边有一对船夫兄弟,他们是智者,身上会散发某种魔力。

希望你们不要被我的这种突然间就插入自己感受的做法,而影响到了你们整体阅读文章的体验感,你只要记住我是在写一本几万字的书就可以了。

你就当作是在看一本书,然后就会理解我的这种行为方式了。

对于我来说,你们正是倾听悉达多经历故事的那位一言不发的船夫。

感谢你们的倾听!谢谢你们对一个「思想家和作家自说自话」一言不发的倾听!

麦家说:只有当坚持成为潜行、变成习惯,坚持才可能被喝彩、祝福。通往罗马的大路只有一条,多一条都是歧途。

PS: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这里先挖个坑儿留一个悬念,在后面的内容里我会提到并揭晓的。

海子你为什么要带着《瓦尔登湖》卧轨自杀?再多走几步天就亮了三

—未完待续,请期待后面更多的精彩内容,如果喜欢这篇文章,那就随手点个“赞”吧。你也可以选择我,看更多暖心的故事,还可以选择分享转发出去,让更多人看到我的文章。谢谢你了!

一个有态度、有温度、有情怀的创作者,一个有故事的男人。

希望我的文字,能在治愈自己的同时,也能够治愈你;希望你能从我写的故事当中,获得感动与力量,温暖与方向;

希望在你迷茫困顿之际,在你感到彷徨无助的至暗时刻,能从我分享的故事里,看到一丝光亮,看到那点滴的一米微光。

希望我的存在,能让你不那么孤独,甚至温暖起来。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