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寂过程(圆寂为什么坐着就死了)

圆寂,意指“诸德圆满、诸恶寂灭”,在凡间,圆寂是“得道高僧”最后的“归宿”。而鲁智深何许人也,一浑身刺青的“假和尚”,杀伐决断,无所顾忌,最终却坐化圆寂,作者施耐庵为什么要这样突出他的“与众不同”呢?

鲁智深凭什么能“圆寂”,这可是只有“得道高僧”才有的归宿

鲁提辖救助“金翠莲”父女

一、惩恶扬善是“德”

积善成德,慈悲为怀,才可功德圆满。

1、鲁智深从出场开始就是风风火火的急脾气,作为“提辖”,武艺高强,整天大街小巷的四处抓贼。一个“正团级”的军队干部,能这么认真负责,看得出来他是一个追求正义,爱打抱不平之人。为“金翠莲”父女伸张正义,前往状元桥下,拳打“镇关西”一段就描写的比较细致。“要十斤精肉,切作臊子,不要见半点肥的在上面。”郑屠亲自操刀,不够。鲁提辖又道:“再要十斤都是肥的,不要见些精的在上面,也要切做臊子。”郑屠忍气吞声,只能照做,累得他满头大汗,还不够。“再要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地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郑屠实在忍不住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向霸道的“镇关西”终于发飙了,拿起砍刀直奔鲁提辖,三下五下的却被打死,这是鲁智深第一次的“惩恶扬善”

鲁智深凭什么能“圆寂”,这可是只有“得道高僧”才有的归宿

拳打镇关西

2、鲁智深前往东京之时经过“桃花山”,夜宿刘太公家,知晓了桃花山二寨主“周通”要强娶其女之事。他便假扮“刘小姐”,在成亲之日痛打“好色之贼”。周通上山搬救兵,大寨主是“打虎将”李忠,鲁智深的老相识,“九纹龙”史进的入门师父,他本想落草,但见这两人小气吝啬,一气之下卷走值钱物件继续逃难,这是鲁智深第二次“惩恶扬善”

鲁智深凭什么能“圆寂”,这可是只有“得道高僧”才有的归宿

小霸王“周通强”民女

3、路过“瓦罐寺”,见一野僧和一野道人在寺庙强占妇女,并得知此寺也是这二人抢劫而来,这个“暴脾气”的鲁智深啊,不问青红皂白,提起禅杖就打,无奈饥饿不敌,仓皇逃走。巧遇史进,饱餐一顿后联手铲除了两个贼僧贼道,一把火烧了寺庙,扬长而去。这是鲁智深第三次“惩恶扬善”

鲁智深凭什么能“圆寂”,这可是只有“得道高僧”才有的归宿

瓦罐寺同二贼相持

4、上了梁山后,身披“替天行道”大旗,征讨辽国、征讨田虎王庆方腊,屡立战功,为国为民“惩恶扬善”。

鲁智深凭什么能“圆寂”,这可是只有“得道高僧”才有的归宿

与武松立功无数

二、智勇双全是“慧”

他虽性格急躁,但粗中有细,善于智取,自有慧根。

1、“消遣”镇关西,并不是像李逵一样,上来就开打,这一点更像武松有勇有谋师出有名。打死“镇关西”后也没有慌乱,谎称其“假死”,制造“骚乱”逃之夭夭,不可不谓“智慧”。

2、在五台山上,他为何几次大闹,实则是为了找个理由脱离佛门的“清规戒律”,自由自在云游江湖,用现在的话就是故意“找茬”,最后得偿所愿,下得山来。

鲁智深凭什么能“圆寂”,这可是只有“得道高僧”才有的归宿

鲁智深

3、桃花山得知周通的山寨,并不急于“单枪匹马”的上山叫嚣,而是采取“假扮”的方式,请君入瓮,为刘太公一家排忧解难。上了桃花山后,周旋一番,觉得周通李忠二人同道中人”,走之时搜空山寨足够“盘缠”,也不愿与小气之人为伍,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而非“不厚道”。

鲁智深凭什么能“圆寂”,这可是只有“得道高僧”才有的归宿

桃花山大小寨主

4、在“瓦罐寺”与两贼人对垒,因饥肠辘辘打不过撒腿就跑,此时两贼人哈哈大笑,他却无所谓。后联合史进报得此仇,不可谓不智也

5、林冲刺配沧州,鲁智深暗中一路保护,趁机杀出,解救了林冲,更是震慑了两个解差,以至于自己走后,林冲得以安全发配,鲁智深的做法是明智的。

鲁智深凭什么能“圆寂”,这可是只有“得道高僧”才有的归宿

野猪林

6、抢夺二龙山时,也是与曹正、杨志一起佯装被擒骗开寨门,杀死寨主邓龙,尽收六百喽啰,后得武松、孙二娘和张青、施恩等人,冷静处理足智多谋

7、入梁山后大大小小的战斗,未受一点生擒“神行异能”的马灵追杀敌将“夏侯成”,并活捉“方腊”,每一战都是智勇双全游刃有余,称“常胜将军”不为过。

鲁智深凭什么能“圆寂”,这可是只有“得道高僧”才有的归宿

智勇双全

三、忠贞不二是“义”

仁为慈善,义为忠,仁为苍生,义为大众,息息相关。

1、大闹“五台山”,不得已,长老“智真修书一封,让他投奔东京大相国寺的师弟,他历尽千辛万苦、艰难险阻也要“信守承诺”。

2、在酸枣门外当“菜头”时,众泼皮对鲁智深下手,被他教训,众泼皮凑钱买酒肉与他赔礼。鲁智深豁达大度,并与他们日日相交,适时回请他们酒肉,也成就了“到拔垂杨柳”的美谈。对普通人如此,足以证明鲁智深的“好友重友”。

鲁智深凭什么能“圆寂”,这可是只有“得道高僧”才有的归宿

倒拔垂杨柳

3、与林冲的一面之交,就能称兄道弟,为林冲“刀山火海”在所不辞,并在林冲刺配途中“隐身”相保,护送七十里。“重情重义”的性格让人赞叹

4、交友“史进”,交友“孙二娘夫妇”,交友“杨志”等等,都能真心相待,情义双全高情厚谊

鲁智深凭什么能“圆寂”,这可是只有“得道高僧”才有的归宿

与杨志相识

5、对宋江虽有异议,但始终“追随”,南征北战,毫无怨言,又见其“明辨是非”、“坦坦荡荡”。

四、“来去无牵挂”的一生

鲁智深生无人知,去时两手空空,荣誉、金银、禅杖都留在了人世间。佛界讲究“戒定慧”,而他有“德慧义”。他替梁山泊立下大功后,情愿回归佛门,也不在乎荣华富贵光宗耀祖,到杭州“六和寺”出家。他的师父“智真”长老早已看透他的一生,曾赠与他四句佛言“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他已经活捉了夏侯成,生擒了方腊,后两句鲁智深一直参透。一日,钱塘江潮信来临,声音宏大,如战鼓声响。鲁智深没见过,拿着禅杖就要杀将出去,僧人解释后,鲁智深拍掌笑道:“我明白了,师父说的最后两句听潮见信应该就是这个潮信。”接着问道:“那圆寂为何?”“圆寂就是啊!”于是他沐浴完之后,面对潮信方向坐化圆寂了却一生

鲁智深凭什么能“圆寂”,这可是只有“得道高僧”才有的归宿

坐化圆寂

鲁智深就像“斗战胜佛”,起初惹是生非,与佛界为敌,被多年,历经各种劫难,都能化险为夷,虽然打打杀杀,但总以慈悲为怀。最终孙悟空杀死了六耳猕猴,那相当于是自己的二心,最终成佛。而鲁智深一生虽然杀人放火,但在一个暗无天日,法度被无视践踏年代里,多少人恶贯满盈,做尽坏事,总归该杀,鲁智深的一颗“杀人心”也正是自己的二心,灭了这身,也就灭了这心,最终大圆满大寂静

鲁智深凭什么能“圆寂”,这可是只有“得道高僧”才有的归宿

斗战胜佛

鲁智深作为《水浒传》中一个比较完美的人物,有“德”,有“慧”,有“义”,他一生看淡了是非、荣誉、成败、生死,放下了简简单单的欲,也就能将“凡身”修成“正果金身”。人终归一死,对于作者精心刻画的人物,如和梁山众好汉一般惨死疆场,不如坐化“圆寂”,也是一个很好的结局。“一念觉,众生是佛;一念迷,佛是众生”。

鲁智深凭什么能“圆寂”,这可是只有“得道高僧”才有的归宿

一念觉,众生是佛;一念迷,佛是众生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