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典故(耳什么目染)

强调耳濡目染式教育,当如何理解“孟母三迁”?

随着电视剧《小舍得》的热播,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问题得到广泛。近日,剧中“甩手爸爸”颜鹏的扮演者李佳航在采访中提出,“耳濡目染是最好的教育”,由此,“什么是好的教育”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

古语有云:“目濡耳染,不学以能。”当被教育者置身于生活情境中,能够自然而然地熏陶理解,获取知识,仿佛是一种最不费力的教育。但不可忽略的是,这也需要教育者的积极参与。“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次择邻而处,获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不是完全依赖于外在环境的客观因素,更是得益于孟母明确的教育定位和自身良好的品德修养。因此,强调耳濡目染式教育,要正确理解“孟母三迁精神”,在强调耳濡目染的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定位,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让家庭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电视剧《小舍得》中的学霸少年颜子悠,与能歌善舞的夏欢欢不同,五年级就可以背诵到2000位的圆周率,而这多半要“归功于”其母亲的严格约束。颜母在日常教育中经常强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少做‘踢球’之类的不务正业的事,抓紧把奖杯柜填满”……本以为苦口婆心只为孩子前路光明,能够得到孩子的理解和配合,但最终得到的却是子悠认为“妈妈不爱我,她只爱学习成绩好的我”的错误认识。

由此观之,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是耳濡目染式教育的前提。如果一心只为了孩子能够考取名校,实则却扼制了小学生本该有的天真和活泼,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无疑是弊大于利的。让学龄前儿童养成整理书桌的习惯,远比早识字重要;让小学生多读书,远比做许多理解题重要。奥数、奥语、外语,七八个补习班多管齐下,四五个技能课听说读写,逼到最后培养出的只能是有学历,没文化,有知识,没智慧的“学习工具”。

此外,耳濡目染式教育,不仅要帮助孩子在学业或技能上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不忘初心,以身作则,让孩子以长辈的优秀品格为蓝本,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学做一个优秀的人。剧中,颜母为让孩子进入“金牌班”学习奥数,获得测试前三名的成绩,不惜投诉老师,几经波折打点关系。在进入“金牌班”后,也不顾孩子是否得到应有的尊重,仅凭A 的考试成绩,判断老师的授课能力。殊不知,这样的“耳濡目染”,不仅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学业,反而不利于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昔者孟母辛苦三迁,为了孩子知书达理,今有虎妈好胜抢班,不惜全家陪跑送礼……这样的“耳濡目染”,还是不要为好。

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在两会中指出:“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这应该是当今时代教育者孜孜以求的方向。如果说,唐校长反复重申的只是教育最基本的常识,那么,这样的常识何时才能变为现实呢?

文/张曈钰(陕西师范大学)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