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五味用药法式(四性五味)

四性五味(四气五味用药法式)

学中医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四气五味的说法,到底何为四气五味呢?临证时如何在四气五味的指导下用药呢?这篇文章带你了解中医四气五味之谜。

医之治疾,不外药、针、灸、罐及推拿、熏、洗等法,而用药之途径者最多,其用药之能,唯在四气、五味矣。所谓四气,即寒、热、温、凉四者也;所谓五味,即辛、苦、甘、酸、咸五者也。二者用药,即此气、味二者矣。气属阳,味属阴,其作用在于病情之与药相对立矣。再者,四性之外,尚有平性;五味之外,还有淡、涩。

辛可发散,有发表、祛风湿、行气活血及散结开窍之能;发表,如麻黄、薄荷;祛风湿,如独活、五加皮;解气滞血瘀,如木香、川芎;散结肿、开窍闭,如乳香、麝香。

甘味药可补可缓,可用治虚证,如黄芪补气,熟地黄补血;缓解拘急疼痛,如饴糖;或用以缓和药性的偏盛,如甘草。

淡味药能渗能利,有渗湿利尿作用,主治湿邪为患或小便不利等疾病,如茯苓、薏苡仁。

酸味及涩味药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主治虚汗,如五味子、五倍子;遗精遗尿,如山茱萸、金樱子;泻利不禁者,如乌梅、赤石脂;喘咳不止者,如诃子、罂粟壳。

苦味药能燥、能泄、能坚,有燥湿、降泄及坚阴等作用,主治湿症,如黄连、苍术;二便不利,如大黄泻下、防己利尿;热邪伤阴,如黄柏、知母。

咸味药能软坚润下,主治癥积,如鳖甲;便秘,如芒硝。

四气五味用药法式

疾病的病机和证候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咳喘)、向外(如阳气浮越而发热,汗出)、向下(如泻利,内脏下垂)、向内(如表邪向内传变,疹毒内陷)等病势趋向时,就可选择同病势相对立的具有升降浮沉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

升有上升、升提之意,主治病邪向下者,如内脏脱出下坠者(子宫下坠、脱肛等);浮有外行、发散之意,主治病情在表者(伤寒、中风、风温、冬温等);沉者有降之意,主要作用在于向内、向下,可降逆、潜阳、止呕、平喘、清热、利尿、泻下、安神等。

药物的四种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的气味厚薄及质地的轻重有关,植物之花、叶及性温热、味辛甘之药物多主升浮;气薄、味厚、质重(如植物之种子、果实,矿石和动物之壳、骨、角)及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物,多主沉降。

药物的归经问题是以天象学说为主导的,如桔梗、百合、南沙参、石膏等色白之药物归肺经;酸枣仁、丹参、龙眼肉、大枣、小麦、朱砂等色红者归心经;青蒿、茵陈、芦荟、青黛等青色之药物归肝经;白术、陈皮、黄连等色黄之药物归脾经;女贞子、附片、肉苁蓉(大云)、墨旱莲、桑椹等黑色之药物归肾经。

好书推荐

了解四气五味,探索中医奥秘。更多知识待了解——

四气五味用药法式

《诸病源心论(修订本)》

本书是作者在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10月首版的《诸病源心论》基础上,融佛学、道家思想理论为一炉,增添了疗心百药谱、心为妇女百病之源的辨证论治、心为小儿多发病之源的辨证论治、心为癌瘤发病之源的辨证论治、心为癫狂痫发病之源的辨证论治等内容,进一步指出“百病唯心造”的含义。明确提出“诸病源心,病由心生,疾因人作”的病因学理论,并附名医经验与三川验案,以及其他论文4篇。本书内容新颖,条目清晰,是执业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及中医爱好者的一本参考工具书和研究中医治疗心病经验的重要文献。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