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高科技产品(生活中的高科技产品)

科学馆丨一条虫子引发的一次脑洞大开 看看我们身边那些深藏不露的高科技

当下能源新宠儿“可燃冰”炙手可热,但是开采却存在风险,作为创造了世界上首次海域可燃冰成功试采的我国,运用了哪种高科技?“钢铁蚯蚓”——盾构机是建设地铁的重要机械,相信吗,它的发明创造居然真的和一条虫子有关,这是个什么虫子……在甘肃科技馆引进的《创新决胜未来》主题展,展示了航空航天、深海探测、工程建设等领域的辉煌成就,也解密了那些深藏于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中的高科技。原以为那些高深莫测的高科技于我们的生活遥不可及,却原来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也对,科技的宗旨恰在改变生活。

“钢铁蚯蚓”盾构机的秘密

随着地铁建设步伐的加快,盾构机也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是它的诞生竟然与一种虫子有密切联系,这你知道吗?

18世纪末,英国人计划在伦敦地下修建一个横贯泰晤士河的隧道。然而,在当时的施工技术条件下,修建如此规模的河底隧道简直比登天还难!1798年,泰晤士河隧道工程进入操作阶段。但由于多种难以克服的困难而使工程被迫中断。法国工程师布鲁诺尔是一个有心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布鲁诺尔发现了一种船蛆的钻洞行为很有意思。

船蛆是一种软体动物,因其穴居木制船舶而危害船舶,因此被称为船蛆,又被称为凿船虫。这条巨型船蛆生活在一个硬壳内,以木材为食,用一个阀门状的器官进食,并且有两个虹吸管吸水和排水。布鲁诺尔仔细地观察了船蛆在船通体中的钻洞行为,于是提出了盾构掘进隧道的原理。

那么盾构机又是如何在地下钻出一条通道呢?

科学馆丨一条虫子引发的一次脑洞大开 看看我们身边那些深藏不露的高科技

甘肃科技馆盾构机模型

盾构机主要由盾体、刀盘驱动、双室气闸、管片拼装机、排土机构、后配套装置、电气系统和辅助设备等结构组成。挖掘隧道时,盾体向前掘进,掘进过程中利用旋转刀盘上的刀具对岩土进行挤压、破碎或切割,同时,每掘进一环距离,管片拼装机就准确拼装支撑隧道的衬砌管片,使隧道一次成型,切削下来的渣土由排土机构运至地面。目前,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型盾构机已走上国际舞台,打破了国外盾构机垄断市场的局面。

世界首次海域可燃冰的成功试采

“可燃冰”成了当下能源热词。那么,到底什么是可燃冰?它如何形成?有什么价值?勘探开采有哪些难点?

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因外观像冰,遇火可以燃烧,又被称作“可燃冰”。科学家们称它是“属于未来的能源”,是今后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首选。

2017年的5月10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蓝鲸1号”半潜式钻井平台,喷出一束红色火焰,这标志着我国成功试采了可燃冰。这是世界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从这一天起,我国深海开采技术,向世界亮出了可燃冰开采的中国方案,同时也翻开了人类开采新能源的篇章。

科学馆丨一条虫子引发的一次脑洞大开 看看我们身边那些深藏不露的高科技

可燃冰使用前景广阔,但也存在风险,如果开采不慎导致甲烷气体大量泄漏,可能引发强烈温室效应。可燃冰的成功试采,意味着中国在可燃冰资源开发领域迈出第一步。

破冰船的两种破冰法

“世界尽头”的北极,要想探究它,必须先抵达。破冰船就成了科考队员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破冰船是如何在坚固的冰面开辟出一条航道呢?破冰船是用于破碎水面冰层,开辟航道,保障舰船进出冰封港口或引导舰船在冰区航行的勤务船。

科学馆丨一条虫子引发的一次脑洞大开 看看我们身边那些深藏不露的高科技

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

破冰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连续式撞击破冰法。破冰船遇到冰层时靠船头的重量把冰压碎,如果冰层较坚固,破冰船往往要后退一段距离,然后开足马力猛冲过去,一次不行,就反复冲,把冰层冲破。如果遇到较厚的冰层,就是使用重力破冰法,破冰船利用水泵把船尾的水舱灌满,由于重心后移,船头会抬高,这时船身稍向前进,使船头搁在厚冰层上,然后把船尾的水舱抽空,同时把船首的水舱灌满。这样,本来重量很大的船头,再加上船首水舱里的几百吨水的重量,较厚的冰层就会被压碎。

青藏铁路暗藏的高科技

科学馆丨一条虫子引发的一次脑洞大开 看看我们身边那些深藏不露的高科技

青藏铁路沿线的热棒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作世界屋脊,它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气候条件十分恶劣。青藏铁路全线长1956千米,起于青海省西宁市,终点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沿途地质条件复杂,有多年冻土地带,日夜温差大,路面的热胀冷缩会导致路基变形,无法使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科学家使用了很多巧妙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在青藏高原因为日光照射和压强不同,路面热胀冷缩的问题。

热棒,就是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铁路沿线创新采用的一种科技手段。热棒是全封闭的管状结构,被埋在路基两侧,地下部分5米,地面露出2米,热棒下部的液氨温度较低,能够吸收路基中多余的热量。液氨吸热后会汽化,由于体积膨胀,会向热棒顶端移动,热棒顶端露出地面,并装有散热装置,由于空气温度较低,加之蒸气压的作用,氨将热量散至空气中,自身重新变为液态回流至管底。通过汽化液化过程的循环,热棒不断将路基的热量散至空气中,保护了青藏高原冻土层的稳定。

除了热棒,通风管也是这条路基的特殊配置,通风管路堤可以起到隔热作用,减少热量传入地基冻土层。当气温较低时,风门打开,可以凭借空气流动使堤身散热,特别是冬季空气在通风管内流动,能有效地降低基底的地温,增加基底的冷储量,保护基底多年冻土,保证路基稳定。

此外,青藏铁路因为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生态环境,青藏铁路从设计、施工建设到运营维护,始终秉持“环保先行”理念,例如:为保护野生动物,铁路沿线修建了数十处野生动物迁徙通道,位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清水河特大桥,就是专门为此建设的;为保护湿地,在高寒地带建成世界上首个人造湿地;为保护沿线景观,为改善沿线生态环境,打造出一条千里“绿色长廊”。因此它成为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文/视频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夏苗

图/资料图片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