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倾听读者, 注入灵魂 作文900字

创作——倾听读者,注入灵魂

好的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并非因为有高的文学造诣,只因有受众!作家的创作之路是孤独的,怎样才能成就一部“作品”,流芳于世呢?

首先书是写给读者看的,所以应符合这类群体的需求。《百年孤独》是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也曾红极一时。可事实果真如此,不少读者坦言他们很难读懂晦涩的语言和高深的主题,基本上稍微翻阅就置之不理了。阳春白雪不是不入流,而是太出众,精深到了超乎正常人的思维!毕竟,读者之中的大多数只是平常人,我们不必过于苛责他们。反观中国的经典名著《水浒传》,不仅借用通俗的白话文进行表达,还反映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了兄弟情义,敢于和朝廷分庭抗礼。于是乎,一幅幅攻城拔寨、沙场鏖战的图像嵌入读者的脑海。更值得玩味的是《水浒传》不仅可以读,还可以听!在说书失声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讲解下,听者总会对“下回分解”一言回味无穷,诚言斯哉!

其次,“作品”不单单需要被阅读,更须被继承。即使你创作的目的不是获诺贝尔,也总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得到更多的延续。谁又不是这样想呢?这也难怪村上春树多年没获诺贝尔奖却依然执着于创作之路!什么是继承?传承是薪火相传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质,而读者是传承的主力军。唐诗反映了盛唐时期的面貌,后人读起来也觉得十分有气势,便把它摘录传承下去,如果是普普通通的一首诗,没有好的词藻,又没有高深的立意有怎会看瞧上眼?而读者是最好的筛选机,每一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他们喜爱的风格也是迥异的,他们一个个选择自己喜爱的保留,正是这样,文学殿堂才会熠熠生辉。文章合为时而作,白先勇正是看到了昆曲传承的困境,才大胆创新,创作了反映了新时代的《青春版牧丹亭》,昆曲才得以延续。

最后,好的作品是作家沤心沥血创作的,也应当为其注入原创者的本色。培根是唯物派的开拓者,在《培根随笔》中,我领略了其别具一格的说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知道,在那样一个神权泛滥的时代,唯物论是多么荒唐,而哲学大师培根却坚持自己的写作风格,将自己的思想与灵魂全部注入书中,他没有子嗣,但他的思想放到今天依旧有警醒意义!

诚然,文学创作是一场孤独之旅,著书不妨多倾听读者心声,为注入自己的灵魂!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