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卖皮带的店位置(哪里卖腰带)

“藏”在光华街的又兴皮革店:吸引众多回头客慕名而来“藏”在光华街的又兴皮革店:吸引众多回头客慕名而来“藏”在光华街的又兴皮革店:吸引众多回头客慕名而来“藏”在光华街的又兴皮革店:吸引众多回头客慕名而来

1日下午,正是降温后难得有阳光的天气,许宝应一脸严肃地站在柜台后,他的妻子坐在那有些年头的人造黑皮沙发上打瞌睡。斑驳的暗红木楼与被分成豆腐块的窗户,正被同样暗红色的钢筋以不规则的“米”字固定住,孤零零地露出藏满风尘的垂花柱。

在昆明最繁华的光华街上,这家没有门头的老店,就如早些年被岁月淘汰的杂货铺子。门头钉了一排的钉子,挂着些装满口香糖的塑料长盒子、手链、钥匙扣,角落则是各种水与饮料;上世纪80年代样式的柜台里则放着各种样式的棕毛刷牙刷和皮带扣。

虽然没有门头,但是老昆明却知道,许宝应是个手艺人,这家店过去一直都是道地的皮革店,而它还有个名字——又兴皮革店,许宝应是第二代传人。68年前,他出生在这条昆明历史久远的老街上。

做的就是回头客

下午2点,许宝应等到了自己真正的客人——年过五旬的老贺。“我选一个仿古点的,你说这种皮带扣好看点,还是那种中间带杠的?”老贺第一次来这家店买皮带时,许宝应正是他现在的年龄,白发也还没那么多。

对于熟客,无论是价格或者是款式敲定起来都很快。

“这根长度够了。”许宝应拿着皮带走出铺面,老贺已驾轻就熟地掀开上衣,老许在他腰间一比划。

挑好皮带和金属扣后,老许的妻子给他让了位。他坐在旧沙发上,在面前的厚木板上开始操作起来。几分钟后,一条皮带便做好了。

“他们家做的皮带可以配牛仔裤、西裤,商场里买的皮带就不行了。”老贺习惯在这家店买皮带,在他眼中外面卖的再时尚的皮带也不如这里的好,“你喜欢什么样的就做什么样的,多好。”许宝应对这样的评价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事实上,这样的老店,招揽的几乎都是回头客。在流水线生产的今天,仍然有不少人追逐最本色的手艺。

不只是住在附近的老昆明人知道又兴皮革店,还有不少外省人慕名而来。“上海的、山东的,到处的都有,从北京来旅游的也在网上找着来,一买就3根。”许师傅的妻子说,虽然门头连店名都没有挂,但不少人却能在网上轻易地搜到自家老店。“有一个老顾客从年轻时开始系我家的皮带,几十年只系了3根,他说我们的皮带好,现在50多岁了还在系我们的皮带。”许师傅妻子说,甚至有马来西亚、新加坡的游客到昆明后,专门来找他们做皮带。

两石米的手艺活

“如果我父亲活着,有98岁了。”许宝应说,他的手艺是跟着父亲学的。许师傅的父亲名为许国兴,云南宜良人,因家贫,12岁到昆明做起了皮革手艺的小伙计。

“后来他手艺学成了,便在光华街上开起了自己的皮革店。”许宝应说,“那个时候做箱子是主业,还给龙云卢汉手下的军官做过马镫马鞍以及枪包弹袋。”许宝应一脸缅怀,他坐的沙发上还放着两条做好的弹夹带,“现在不做了,只是留个纪念。”

因为父亲手艺好,家中的生活条件迅速得以改善。

“我父亲做的马鞍特别好,那个时候一个马鞍可以换两石米。”许宝应说,因此一家人几乎不愁吃喝,甚至还能下馆子,“现在的人不理解不愁吃喝,但是放在过去,这是不得了的事情。”

许宝应的母亲也是个皮革手艺人,“她老人家针线活特别好,做我们这一行,绝对针线活要好。”

幼时,看着父母做皮具,耳濡目染之下,老许不知不觉便学会了。“我买皮革,不让他们裁,我自己裁。”譬如,一条皮带的制作通常需要八九个步骤,量出顾客需要的皮带宽度,起刀卡在皮上一推,一条皮带就裁好了。裁剪下来的皮带边角料也不浪费,皮带扣环就地取材。皮带长度和宽度确定后用特制的铲刀“切型”,以方便塞进皮带扣。磨边和上水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否则皮带边缘会划手,有的顾客想要在皮带上有些小花纹,这就需要轧花边,“我现在只轧直花边啦,其他的太耗时。”

也因此,店里面的许多工具年岁都不小。翻开老许的工具箱,他指着一众工具说:“别看这个圆规,比我年纪还大,这把锤子也是父亲留下来的,在我印象中也比我大。有人让我把这锤子卖给他,我怎么可能卖呢?这个是铳子,是当时的打铁匠打出来的,用了几十年了,比机器生产的还好用。”

抵住诱惑守住传统

什么是老店?

“肯定要传承这个行业的一些东西,有延续自己门派的东西,还有要用真心。”许宝应说。很多人认为,能坚守老店的人,一定有着念旧的情怀。在这家小商铺里,老式的铁皮水壶、一个挂了半世纪的钟、铁皮饭盒、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磁炉……一切物件都显得怀旧。“不是说怀旧,就是我们用着挺方便的,没必要换。钟上了发条还照样走着,看着还有历史的感觉,现在新的都没有我的这个好看呢!你看这个水壶,就是它最本真的颜色。”

在时代的变迁中,抵住诱惑守住传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许宝应对此却充满信心。

有人出高价买其铺面或租其铺面,都被许宝应拒绝了。“我要传承我的手艺,坚守我的阵地。我不卖的东西,即便你给我一座金山我都不卖。”许宝应说,他这一生都在这条街上,在这里他看尽世事变迁。

“最早,我们铺子对面是法国人开的商务印书馆,是一座法式建筑,后来变为中苏友好协会,之后又变成了中越友好协会……”在许宝应眼中,这块小小的地方浓缩的是昆明甚至整个国家的变迁。

一切都在变,唯有他的店没变。“这始终是个老铺子,是个手艺人的店。”许宝应说。

“你这儿不会被拆吧?”拿着刚买的皮带准备走时,老贺突然问道。

“不会,要是拆的话,我还能坐在这儿吗?”许宝应回道。(记者连惠玲 实习生卢希颖 翟剑)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