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滨(滨中在哪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荣新 记者 赵旭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多元发展促提升,未来教育结硕果

近年来,滨州市滨城区教研室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精心谋划区域推进教研工作的顶层设计,大力开展课程与教学创新行动,致力于典型学校培植,致力于高素质的校长教师队伍打造,努力促进全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均衡发展与提升。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是由滨城区人民政府与首都师范大学、首都产业建设集团联合创办的一所现代化寄宿制民办完全中学。学校占地130亩,建筑面积64693平方米,总投资3亿元。学校现有教职工122人,32个教学班,在校生1212人。学校秉持“回归本真,面向未来”的办学思想,以“成德达才,赋能未来”为育人目标,以“学生为本,未来学校”为办学目标,打造高质量、国际化、有特色的基础教育名校和未来教育的示范校。

学生社团日渐规范,成为课程改革一大亮点

学校自建校以来,在教体局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体滨中人以学校发展为己任,凝心聚力、创新实干,以规范化管理为保障,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夯实教学常规、健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多元发展促提升,未来教育结硕果

一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回归本真、面向未来”这一核心理念打造校园文化。学校充分利用好平板、展架、智慧云黑板、电子班牌、校内网、校刊等校园文化设施和媒介,多维度立体式发挥其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以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学生。这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工作,提高了学校声誉。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始终把课程方案的落实和课程的实施放在首位,以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指向,整体设计课程方案,加大课程统整力度,逐步形成专题突破、系列整合、形成体系、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

同时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如研究性学习、劳动教育、创意活动等。学校开发了3D打印、微世界、舞蹈、书画、声乐、网球、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等学校课程,张扬孩子天性,发展孩子特长。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逐步聚拢起来,形成了“天籁之音合唱团”、“啦啦操”、“健美操”、“武艺堂”、“绘画艺术”等十几个学生社团。学校对社团组建、课程设置、活动开展、指导老师选配进行了全面规范,学生社团日渐规范,不断壮大,成为学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每年的教师节、元旦等大型文艺晚会,成为各个社团全面展示的舞台,学校素质教育内涵更为丰富。

建设“未来班级”,创设“未来课程”

丰厚的教育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教师发展,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学校初中部现有教师80人,24个教学班,在校生904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23人,本科学历57人,学历达标率100%。目前,学校拥有省级优秀教师1名,市级优秀教师3名,区级名师10名;市级教学能手6名,区级教学能手18名;市、区级名师培养对象5名。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教师结构合理。

学校足额选派人员参加省市区组织的优质课观摩和学术教研活动。为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学校每年给教师购买专业书籍,定期举办各类研讨活动,积极构建书香型校园。尤其是在青年教师培养上,给他们指路子、压担子、搭台子,定期开展新教师汇报课、展示课、新老教师结对帮扶、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专业水平;评价机制不单纯以教学成绩评价,完善了以师德、教育行为能力及业绩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法。教育行为能力及业绩部分主要考查教师课堂教学、教学常规、教学效果、教学评优、教科研成果、日常考勤等方面。通过科学评价,引领广大教师规范教学行为,提升业务能力和师德修养。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多元发展促提升,未来教育结硕果

学校按照国家配备标准和教学需要,配齐了图书、实验器材、体育音乐美术器材,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史地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舞蹈教室、书法教室、物理探究室、生物探究室、录播室、机器人室、创客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体育馆、室内风雨操场等,功能用室设施齐全,真正让学生坐落于图书馆中、坐落于科技馆中、坐落于艺术馆中、坐落于博物馆中,打造未来学习中心、打造未来艺术中心、打造未来体能中心、打造社会践行中心。

学校全面升级完成“云教学”系统,实现校园无线网络无缝覆盖,校园网建设进一步向前推进。完成了大带宽光纤的接入工作,所有班级以及创客教室、微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全部装备“云智慧”电子黑板和智慧班牌,充分利用“互联网 信息技术”,构建“云课堂”模式,发挥学生的原发性学习动力,还课堂给学生,打造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场,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统一。将办公和教学工作完全智能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办公,建设一流的“未来班级”,创设一流的“未来课程”。为充分发挥教学设施设备的功能,学校的功能教室有专人负责管理,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图书、仪器等的借还和使用都有记录,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学设施设备的功用。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多元发展促提升,未来教育结硕果

形成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实现学生共同进步

为不断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营造更为和谐的育人氛围,学校建立起班级、级部、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出台了《首师滨中家长委员会章程》、《家校共建制度》、等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完善家委会的工作。

通过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的挖掘,加强了家校沟通,密切了家校联系,成功构建起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多元发展促提升,未来教育结硕果

学校以市教科院开展的高效课堂推进年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信息化教学的优势,通过示范课展示、成长课汇报、骨干带动等多项举措,全力打造滨中特色的“高效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学校以合作教学为突破点,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从小组的构建、小组成员的地位及分工、小组文化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通过“情境导入,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点拨,质疑问难——盘点收获,拓展提升——达标测试,巩固提高”五个环节,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一年来,学校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教师节文艺汇演、2020年元旦文艺汇演、校园拔河比赛、古诗词大赛、国庆征文比赛、迎祖国七十华诞画展、啦啦操比赛等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文学、艺术和体育的素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和团队意识,更让滨中的校园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回归本真,面向未来;未来教育,未来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滨州中学将虚心学习各兄弟学校的成熟思路和优秀经验,进一步找出自身差距和不足,为早日实现“滨中梦”而不懈努力!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