糍粑图片(糍粑是哪里的)

认识张爹爹一家实属机缘巧合,陪几位朋友去探寻黄陂古法打糍粑,后来听路人说到张爹爹家的糍粑故事,便直奔到张爹爹住的湾子。

古法制作的黄陂手工糍粑,那是一股家的味道

张爹爹坐在耙印子旁和我讲南方人和北方人吃糯米的不同

张爹爹一家祖孙三代都住在湾子里,儿子一家盖起了新房,专门制作糍粑和豆丝卖给附近的餐馆和村民,孙子前几年学了些修汽车的手艺,在家开了个不大的门脸房,张爹爹住在离儿子新房几十米外的老屋。

古法制作的黄陂手工糍粑,那是一股家的味道

张爹爹拿着泡好的糯米

手工打糍粑现在已经逐渐被机器制糍粑所代替,为数不多的打糍粑也是各个旅游景点为了吸引游客而增设的体验式节目。

张爹爹年岁大了,已经多年不再拿棒打糍粑了,但蒸糯米这道工序,他仍然是当仁不让的自己来完成。

古法制作的黄陂手工糍粑,那是一股家的味道

张爹爹不停地把树枝填入灶台里

张爹爹家的土灶台旁都是些桃树枝,因为村里有许多桃树,所以就地取材,桃树枝燃烧时,会有微微的香气迎面扑来,张爹爹说这股香气也会浸入蒸笼里,覆盖在米粒上。

蒸一锅糯米大约需要45分钟,而且必须是大火不断地供热,灶里的水要不停的加,张爹爹一边加水一边往土灶里填桃木。

古法制作的黄陂手工糍粑,那是一股家的味道

把蒸熟的糯米端到家门口的凼子里

我发现张爹爹烟瘾很大,嘴里的烟吧嗒吧嗒的一支接着一支,每次点燃一根新烟前,都会客气地问我是否也要尝试一根,哪怕我已经委婉的谢绝了他数次的好意。

与张爹爹聊天的时候,他的手经常会去触碰蒸笼,用他的经验来说,热度传到了哪里,那里的糯米就已经熟了。

古法制作的黄陂手工糍粑,那是一股家的味道

真正的打糍粑就是一脱大衣拿棒直接开始,并没有那些讲究

一笼糯米即将起锅前,张爹爹把儿子喊来,让他去叫邻居来打帮手,不一会儿几个壮年郎便在门外抽着烟聊天起来。

糯米蒸熟后,张爹爹拿碗盛了些许,点洒了白糖,准备趁热吃一碗糯米饭,门外的后生们嗨吼嗨吼的抡棒开始打糍粑,妇女和孩童们站在一边观摩着,并叫嚷着哪个的姿势太生版,哪个的姿势像某种动物等等,欢笑声在整个湾子传遍开来。

古法制作的黄陂手工糍粑,那是一股家的味道

打好的糍粑要迅速的乘出来,趁热放入耙印子里

糍粑打好后要放在“耙印子”里,把整个一团打好的糍粑牢牢实实地放在“耙印子”里也是一门功夫。

张爹爹的儿媳妇双手不停的把那团糍粑左推右滚,把印子填满好还需要整平,双手不停地在上面来回画圆,在等待12个小时后,制作完成的手打糍粑就凝固成块了。

古法制作的黄陂手工糍粑,那是一股家的味道

煎炸过的糍粑显示出金灿灿的颜色

张爹爹说打糍粑就是把一颗颗米打成一团米面,如同家人一般,要经常在一起聚起来,才会团结和睦起来,机器制作的糍粑很难嚼,家里人自己做的却很好咽肚,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桃树枝烧出来的糯米香的缘故。

我试着拿起一块油煎过后的糍粑,粘上白糖和芝麻糖后放入嘴中,牙齿在接触到脆脆的外皮后,一股香气涌入喉中,那真的是一股家的味道。

古法制作的黄陂手工糍粑,那是一股家的味道

张爹爹一家和前来帮忙的邻居们合影

图文 | 湖北画报 张璨龙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