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为什么日本实际控制(钓鱼岛为什么日本控制)

导语:2018年9月18日,四艘中国海警船对我钓鱼岛附近的海域开启了第18次正常巡航,而也就在中国海警船编队在正常巡航的过程中,日本海上保安厅对我方的日常巡航行为进行了干扰。

面对日本海上保安厅的肆意干扰行为,我国海警船编队对日方海上保安厅的船只进行了严重警告。

为什么中国明明有着对钓鱼岛无可辩驳的主权,日本却可以明火执仗的进行越界侵扰?今天历史侦查处带领大家从地缘战略、历史沿革和经济利益等诸多方面解析日本胆大妄为的真实原因。

地缘战略

钓鱼岛,亦称钓鱼台、钓鱼屿、钓鱼山,是中国东海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主岛。由于钓鱼岛盛产山茶、棕榈、仙人掌、海芙蓉等珍贵中药材,栖息着大批海鸟,有“花鸟岛”的美称。

该岛位于北纬25°44.6′,东经123°28.4′,由主岛钓鱼岛和南小岛、北小岛、赤尾屿、黄尾屿、北屿、南屿、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

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说的狭义钓鱼岛,实际上是指由一个长约3641米,宽约1905米,面积约3.91平方千米的钓鱼岛主岛。

钓鱼岛主岛

而真正意义上的广义钓鱼岛则包含了上述所说的大大小小的,由钓鱼岛主岛构成的钓鱼岛列岛,换句话说,钓鱼岛的实际海域面积约为17.4万平方公里。

钓鱼岛西距浙江温州约358千米、距离福建福州约385千米;南距台湾基隆约190千米;东距日本那霸约417千米。

从海底地形来看,钓鱼岛与琉球群岛以冲绳海槽为分界线,琉球群岛以东为菲律宾海,冲绳海槽以西为东海,向南则是台湾,往北即是日本。

如果按照《国际海洋法公约》对大陆架的划分,倘若钓鱼岛一旦被日本实际占领,并形成国际共识,那么,中国与日本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

也就是说,日本彻底控制了钓鱼岛的话,中日间的大陆架划分,就得由原来的以冲绳海槽为界变成了以钓鱼岛为界线了。

这就不亚于日本在中国东南的福建沿海打入了一个楔子,再说的直白点,倘若日本要在距离福建、浙江和台湾非常近的钓鱼岛上修建军事基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就得时刻笼罩在日本的军事威胁之下。

而换种角度来说,如果中国牢牢掌控住钓鱼岛,中国与日本的大陆架分界线必须以冲绳海槽为划分界线,这样一来中国的海洋纵深向前推进了广阔的范围,中国可以在此部署军事基地,并以钓鱼岛为前哨死死掐住日本妄图西侵的野心。

钓鱼岛列岛

以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少将罗援的话来说,如果钓鱼岛被日本非法占据,中日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中国不仅丢失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源,而且美日对中国的战略封堵线,将从第一岛链又前推到中间线以西。

由此可见,钓鱼岛地缘战略位置的意义重大,关乎国之根本,甚至关系到中国在日后能否突破以美帝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的岛链封锁,简直可以说,事关海洋大国中国的生死存亡。

历史沿革

也正是由于钓鱼岛地缘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因此,自古以来华夏先民就充分的认识到了这一点。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对钓鱼岛的发现,最早见诸于大明永乐元年的航海科普类的手抄孤本《顺风相送》。

在《顺风相送》中有关钓鱼岛的记载如下:

“北风,东涌开洋,用甲卯,取彭家山。用甲卯及单卯,取钓鱼屿。南风,东涌放洋,用乙辰针取小琉球头,至彭家、花瓶屿在内。正南风,梅花开洋,用乙辰针,取小琉球。用单乙,取钓鱼屿南边,用卯针”。

另据大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朝廷官员陈侃上呈的《使琉球录》中记载:

“四月十八日,舟先发于南台,二十六日,余等启行。三司诸君送至南台。五月朔,余等至广石,大舟亦始至。九日,隐隐见一小山,乃小琉球也。十日,南风甚迅,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亦不甚动。

过平嘉山,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一昼夜兼三日之程。夷舟帆小不能及,矣在后,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夷人歌舞于舟,喜达于家”。

这两则文献中提到的“钓鱼屿”均指现代的“钓鱼岛”,而黄毛屿、赤屿则是现今的黄尾屿和赤尾屿。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明代正史上对钓鱼岛有过详细的记述外,最早对钓鱼岛实施管理的记载见诸于《汪大献行状》曰:

“(乾道七年)四月,起知泉州。……郡实濒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忽为岛夷号毗舍邪者奄至,尽刈你所种。他日又登海岸杀略。禽四百余人,歼其渠魁,余分配诸郡。

初则每遇南风。遣戌为备,更迭劳扰。公即其地造屋二百间,遗将分屯。军民皆以为便,不敢犯境”。

在《汪大献行状》中平湖就是指澎湖,由于在南宋初年发生了夷人抢掠澎湖的事件,南宋以汪大献为知州经营澎湖地区。

而当时汪大献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遣将分屯各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在军事上隶属澎湖统辖,行政上由福建泉州晋江管理。

大明嘉靖四十年,在明朝驻防东南沿海的最高将领胡宗宪的主持下,郑若曾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就曾明确地将钓鱼岛等岛屿编入“沿海山沙图”。

该图是明朝政府经营管辖沿海岛屿的最原始的地图记录,其中明确地记入了鸡笼山、花瓶山、彭加山、钓鱼屿、橄榄山、黄毛山、赤屿等岛屿。

而到了清朝年间,清代《台湾府志》和《台海使槎录》等官方文献详细记载了对钓鱼岛的管辖情况。

甚至在1762年,葡萄牙人的《航海针路图》中,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被明确标注到归属中国台湾。

故此,按照国际领土“谁发现、谁命名,谁管辖,谁受益”的原则来看,钓鱼岛无论是从发现、命名、管理、利用还是地图标注等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无可辩驳的主权。

经济利益

既然中国对钓鱼岛拥有铁一般无可争辩的主权,为什么日本还厚着脸皮妄图占领钓鱼岛呢?

其实归根到底除了险要的战略地理位置,钓鱼岛周边有着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

根据1968年联合国亚洲经济委员会通过对台湾海峡以北海底资源的勘测,发现括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内地广大东海海域蕴藏著十分丰富的海底石油资源。

据勘探,钓鱼岛海域蕴藏着800亿桶的海底石油和油气,甚至有更详细的数据称,钓鱼岛周边海域油气储藏量高达30亿~70亿吨。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就拿中东地区的石油总储存量为例。

根据OPEC相关的能源统计数据显示,中东地区的石油储量占到全世界已经探明的使用储量的61.5%,总量为7420亿桶。

而在这其中,科威特石油储量为990亿桶,名列世界第五;阿联酋石油储量为978亿桶,世界排名第六。

也就说钓鱼岛地区800亿桶的油气资源储藏量,几乎接近科威特或阿联酋!因此,有人疾呼:“钓鱼岛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百东”。

世所共知的是,恰巧日本是个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其油气资源更是完全依赖于进口,倘若日本控制了钓鱼岛,并获取了钓鱼岛地区的油气资源,不啻于给日本综合国力的跃升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钓鱼岛周边不光拥有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在历史上,钓鱼岛海域也是我国古代先民的传统渔场。

由于钓鱼岛居于台湾岛和琉球群岛中间地带,每年由菲律宾群岛东岸向北转向的黑潮暖流恰巧流经此地,且钓鱼岛位于大陆架海域,光照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加之陆地径流输送的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繁多,鱼类饵料丰富。

因此,钓鱼岛海域一带聚集了大量例如大黄鱼、小黄鱼、飞花鱼、鲣鱼、文鳐鱼、鲭鱼、红衫鱼等各类名贵的经济鱼种,由于渔业资源丰富,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世世代代都会到此捕鱼,根据一项统计显示,钓鱼岛海域年捕捞量高达15万吨。

综合所述,倘若日本彻底控制了钓鱼岛,那么,根据1992年公布的《国际海洋法公约》关于“主权国家以200海里内的海域为其经济专属区”的条款。

日本以钓鱼岛为依托,则该岛周边半径为200海里的海底石油、矿产、海洋渔业等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空中的交通、运输权和未来潜在的资源统统归属日本所有。

故此,从地缘战略、历史沿革和经济利益等诸多方面来分析,无疑这对于日本来说有着致命的诱惑,也正是由于出于上述重要因素的考量,日本明知钓鱼岛自古以来归属中国,却依旧对此虎视眈眈、野心不死。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