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行散记的桃源与沅州(桃源在哪里)

出岳阳继续沿G56,过了洞庭湖大桥就进入湖区的河汊垸堤,有连片的芦苇荡,鱼塘,第一个县便是华容县,曹操在赤壁被火撩了下,又在这里吃了泥泞之苦,可我搞不懂,为何他不在赤壁渡江北还,却要西走三百里入华容道?

等到远方看得到山脉时,一个城市就近了。常德,川黔咽喉,云贵门户,沅水在此连续扭了三个大弯,水迟滞下来,让船平缓地靠岸。

纯文字D之 63 常德与桃源

常德古称武陵,历来是军事重镇,秦汉时是北方王朝和南方蛮夷的争夺地,三国时蜀汉在此对垒,和平时期却是商贸重地,川黔的烟土、桐油、猪鬃、药材、朱砂、煤、木材自㵲水,辰溪,酉水入沅江,在此接驳入洞庭去汉口、长沙。但繁华和凋敝也是眨眼的事,大军來时,十室九空,历史上数次毁于战火,最近的一次就是抗战时的“常德会战”,城市几乎全毁。

除了战争,公路的兴起使水运也衰落,你现在已看不到临水的十里河街,看不到方头高尾的洪江船,看不到平头大尾的白河船,看不到轻盈的“桃源划子”,仿古的河街上再见不到精壮的麻阳水手和大脚大手的麻阳婆,夕阳下缓缓流淌的沅水带走了一切曾有过的恩仇和喧闹。城里有个“会战纪念坊”,下面埋的是当年守卫常德的八千壮士,那些年轻的生命也许还在地底下不安不屈地厮杀着,上面广场大妈在跳着排舞。

沈从文在《湘行散记》中说过常德多清真寺,牛肉极鲜美。是的,常德周边多回民及维吾尔人,甚至还有个维吾尔民族乡,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就是维族,桃源人。另外,常德话和大部分湖南话已有很大不同,也许是军屯者的遗民多,或是交通要冲各地文化融合多。

纯文字D之 63 常德与桃源

沿水路西去九十里便是桃源县,属常德管辖,沈从文那次回乡是乘着“新式的黃色公共汽车”,被“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陪来的,临水沿街当然已不见“用胸脯慰籍着沅水上下水手,木商,烟贩,船主,军官的长眉白䏠的娼妓”。据他说沅江到桃源时已变成一片平潭,所以桃源人性格也比上游急流险滩来的人平和些,这里的妓女的年龄“皆比其他地方更无限制”,她们有能力挖空小水手身上的钱让他们下月赚钱再来。

桃花源在县城以西二十里,就在沅水边,上岸过了马路即进山,这山不高,也没有纵深,不会“忘路之远近”,半山有个洞,却是人工开凿,自然搞成了“初极狭,才通人”,出洞后即“豁然开朗,土地平旷,景色却着实普通,这种江南丘陵地貌其实到处都是,叫“岰”、叫“坪”、叫“冲”的。里面照例有水车、酒肆、杏黄旗,照例有一村姑打扮的在卖当地:“擂茶”。

刘禹锡的《陋室铭》应该是写于常德的,他被贬常德前后十几年,他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也许来源于桃源,写“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因为常德历史上崇尚“德文化”的,而且他写下了很多《浪淘沙》,老说“沙尽”“始见金”什么的,因为桃花源再上五十里之柳林岔,即产沙金。

纯文字D之 63 常德与桃源

国内争议最大的三个桃花源我均到过,最不靠谱的是庐山桃花源,首先它与渔人的籍贯武陵无涉,无非得了陶渊明是九冮人的主场之便。常德桃花源也山寨,地址是在武陵了,但沅水是大江,怎可称之为“缘溪行”?而且桃源属平原与山区的过渡地带,“晋太元中”已人口稠密、交通便捷,君不见再往前一千年前,屈原就“朝发枉诸兮,夕宿辰阳”,怎么可能“先人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不为自己也得为小孩教育,去桃源、常德买买学区房,进进重点中学?

重庆的酉阳桃花源,我认为较正点,它处武陵山区的腹地,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小,河流到此基本不能行船了,当地多石灰质“天坑”地貌,洞也是自然的,地质坍陷也符合“不复出焉”的解释,至于桃花嘛,全国哪里没有?

陶渊明的桃花源本是虚构的,而每个人心中有各自的“桃花源”倒是事实,尤其是男子,动荡时想做个安稳的遗民,安稳日子时,又想夜夜笙歌,“不知秦汉,无论魏晋”。

桃花艳丽丰满,桃花运固然也是极好的,“设酒杀鸡作食”“各复延至其家”,也是男人喜好的,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源洞,遇见个“高唐神女”,或来位妩媚的女鬼狐妖“汉皋解佩,都是渴望的,男人的桃花源就更加桃色。

我去桃源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没在桃源过夜,也没买过当地特产,但桃源的鸡确实如沈从文所说体型庞大,冠赤如火,鸡蛋象鸭蛋、鹅蛋。有个岛上人士说“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吃泡面时有五六十人围着看”,那好,到桃花源门口去买茶叶蛋最划算了,还要吃请他吃三碗K师傅方便面,因为湖南产“老坛酸菜泡面”。

那年沈从文回老家,从桃源包船,得四天到沅陵,共十天到凤凰,船费十五元,但不知这费用是到沅陵还是凤凰,我想去乘乘。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