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坐火车去哪个站(成都站是哪个站)

「每日一站」成都站

成都站,一般称作成都北站或火车北站,位于四川成都,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运特等站,是集铁路、地铁、长途汽车、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是成都铁路枢纽“三主三辅”客运站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2年7月,成都站建成投入运营,为客货站;1961年4月划出货运部分析设成都东货站后改为客运站。成都站站房先后历经4次较大规模扩建或改建,其中1984年10月新建成的站房经2005年9月改造后使用至今。

截至2016年,成都站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站房南侧单设站前广场,站场面积2.17万平方米,共设有6台12线,站房面积2.1万平方米。

2019年暑运结束后,成都站停办客运业务进入改造阶段,预计2024年全面改造完成。

1950年6月15日,成都站破土动工修建。

1952年7月1日,伴随成渝铁路建成通车,成都站正式建成交付运营,为客货运一等站,隶属西南铁路工程局重庆管理分局。 建站初期,成都站站房面积992.78平方米,每日开行2对列车, 车站没有机械动力设备。

1953年1月1日,成都站改隶属重庆铁路局(后改称重庆铁路管理局);同年8月1日,成都站隶属重庆铁路管理局车务科。

1955年1月,成都站隶属重庆铁路管理局运输处。

1957年5月,成都站隶属成都铁路管理局(重庆铁路管理局1957年5月迁成都并更名 )运输处。

1958年12月,成都站隶属成都铁路局(成都铁路管理局于1958年10月重组改制 )车务处。

1960年7月,成都站隶属新设的成都铁路局成都办事处。

1961年4月1日,成都站划出货运部分新设成都东站(2010年底更名八里站),成都站改为客运一等站,隶属成都铁路局运输处。

「每日一站」成都站

1964年5月,成都站进行第一次较大规模扩建,股道由6线增至9线,扩建后候车室面积1860平方米。

1965年1月1日,成都铁路局撤销成都办事处,与广元办事处合并成立成都铁路分局,成都站改属成都铁路局成都铁路分局。

1967年,成都站再次扩建,股道由9线增至11线,增设地道1座,站台2个; 10月,因“文化大革命”,成都站被实行军事管制。

1968年6月,成都车站革命委员会成立,隶属成都铁路分局革委会;1973年1月,成都站取消军事管制;1978年3月,撤销成都车站革命委员会,恢复成都车站原建置,隶属成都铁路分局。

1975年至1981年期间,成都站再次进行部分扩建。

截至1981年,成都站候车室面积增至2910平方米,售票厅面积增至1330平方米,行李房面积增至2965平方米,旅客站台增至5座,站线增建至15股,新建三层信号楼。

1982年,成都站新候车大楼动工修建,于1984年10月1日投入运营,候车规模当时仅次于北京站, 最多可容纳旅客7000人候车。

1989年,成都站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站区面积13.2万平方米。房屋建筑总面积2.92万平方米,其中主站房面积14744平方米。

2005年3月18日,撤销成都铁路分局,成都站直属成都铁路局管辖; 同年9月,成都站综合整治工程竣工,售票厅增设至36个窗口,候车室可容纳1.1万名旅客同时候车,新建的多功能候车区能满足不同层次旅客的需求。

2012年,成都铁路枢纽成都站扩能改造工程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以《铁道部关于成都枢纽成都车站扩能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2〕1663号)批准建设。

2018年8月,成都站扩能改造配套工程第一阶段施工区域完工。

2019年暑运结束后,成都站停办客运业务进入改造阶段,期间在成都西站分流普速客车业务,在成都东站分流动车客运业务,预计2024年全面改造完成。

2020年6月20日,成都站已实施电子客票,持有效身份证件‘一证通行’。

截至2015年,根据成都站扩能改造规划,成都站站房主体为三层,地上二层,地下一层, 并于站房南北两侧分别设置南广场、北广场。广场用地面积约28.6公顷,范围为成都站以南、二环路外侧,西至商贸大道,东至老成彭路。北广场主要包括长途客运枢纽、公交场站、高架北广场。其中,公交场站位于玉居庵路与北站站房之间,地下两层,地上包括一层及一层夹层。长途客运站位于赛云台路与玉居庵路之间,地下两层,地上六层,共设置1340个社会停车位。 北广场有独立的出租车上下客区和社会车辆停车场,主要承担公交、出租车、长途客运。南广场有出租车上客区和公交站场,主要承担地铁客运。

成都站站房上“成都”两个字,算是老成都的“地标”建筑。1982年成都站站房改建时需要题名,成都市人民政府和成都车站新站房筹备组经过多套方案的选择对比,决定采用郭沫若为武侯祠题字时采用的笔迹。新站房于1984年10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成都”二字站名也一直使用延续下来。

成都站改造完成后,整个成都站片区将成为一个新的城市副中心,集商业、金融、办公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一个大型城市综合体。该项目的建设可大大改善区域的交通现状,极大地提高其通行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适应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