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转型的必要性(主持人转行可以做什么)

《铿锵三人行》的窦文涛在《新周刊》中说道:互联网时代到处都是机会,有很多同行去创业了。过去,我们总习惯于本位主义:你是在这个平台,他是在那个平台;你是我的人还是他的人?现在,平台都变得有点不能构成围墙了,个人就是自己的品牌。一个人只要想做事情,这个事情足够好,你可以在每一个平台上展现。在我眼里,反倒没有什么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这些界限。

前阵子《歌手》制片人疑似离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其实不止是这些制作层面人才,电视台主持人也已经不声不响走了一大批。更令人深思的是,这些离开的主持人,例如马东、老罗、王凯等人,在离开后混的都是风生水起。

主持人转型的必要性(主持人转行可以做什么)

今天,我们梳理了部分离职主持人的动向,他们有的投身视频网站,有的自己创业,但不管如何选择,他们拥有的最大优势其实是他们自己。就像窦文涛说的那样,个人就是自己的品牌。主持人不再依赖平台,就能维持原有的热度、知名度。

这样的现象折射出“渠道为王”时代的结束以及“内容为王”时代的开始。无疑,电视台渠道为王的优势已经彻底瓦解,但视频网站就能稳坐钓鱼台吗?

主持人转型的必要性(主持人转行可以做什么)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多元化一定是未来的方向,这不是隋朝一统的时代,也不是三国鼎立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定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短视频、直播、自媒体,条条大路通罗马!

影视圈市场化大潮下,努力到行业上游

当一些知名主持人纷纷放弃了体制内安稳的位置,他们清晰地看到了电视台的日渐没落,从而投身新贵视频网站或自己创业,争取走到节目制作层面,来赚取影视圈的地位与话语权。

其中,马东应该是最成功的例子。他没有一开始就选择创业,而是找到了背景雄厚的爱奇艺作为自己的依靠,凭借着“好奇心”做出了爆款谈话节目《奇葩说》。进而,马东自己单干,创立米未传媒,仅5个月时就估值20亿。

主持人转型的必要性(主持人转行可以做什么)

曾担任《赢在中国》主持人的王利芬在2010年3月承认辞职,创办了原创视频网站优米网。值得一提的是王丽芬在被问到为什么会辞职的时候,说道“我看到了电视行业的下滑。”

2012年,《挑战主持人》的马东离开央视,先是出任爱奇艺首席内容官,一手建立了爆款节目《奇葩说》。其后,马东又离开爱奇艺创立米未传媒,进行视频内容领域创业,除了《奇葩说》外,还致力于互联网视频内容领域内容开发、生产及 IP 经营。

主持人转型的必要性(主持人转行可以做什么)

《正大综艺》主持人杨澜1999年杨澜辞去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正式脱离体制。现在,她是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她主持的《杨澜访谈录》和参与制作并主持的《天下女人》两档节目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马志刚,曾经河北卫视的主持一哥“大刚”,在河北卫视辞职后再度出现在大众视野时,已是国爱传媒董事长,并先后出品了《神医喜来乐传奇》《欢乐无双》《义道》等多部电视连续剧。

足球评论员刘建宏,曾说过名言“留给中国队的时间不多了。” 也于2014年从央视离职,成为乐视体育首席内容官。

还是操持着老本行,没了电视平台依然有影响力

主持人转型的必要性(主持人转行可以做什么)

还有一些主持人,他们离开电视台,仍然做着主持人的本业。但缺少了体制内这份保障,他们并没有泯然众人矣。江湖中仍然一直有着他们的传说。

黄健翔就算你不看足球比赛,你也能听说过他的名字。他是足球解说的一面招牌。黄健翔离开体制后,参加了多个节目的录制。2013年,主持乐视体育《黄·段子》。2015年,主持宁夏卫视《胜者传奇》,深圳卫视《男左女右》;乐视体育《超级比赛日》。

2014年10月,《面对面》《24小时》的主持人柴静传出已从央视离职的消息并最终得到确认。她的前同事曾透露:“柴静这个级别,在这个时代,其实已经不需要平台了。”正如这位前同事所言,2015年初柴静带着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重回大众视线,并引发了一场热议。

主持人转型的必要性(主持人转行可以做什么)

罗振宇2008年从央视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2012年底,他与独立新媒创始人申音合作打造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并担任主讲人而取得巨大反响。2016年12月31日,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深圳卫视》直播。演讲总时长近5个小时,当晚11点左右,深圳卫视以1.69%的收视率居全国同时段第一。

《财富故事会》的王凯,作为早起离开央视的主持人,现在干起了自媒体,“凯叔讲故事”这个微信公众号现在做得有声有色。明显能看出王凯比之前当主持人时要风光。

曾经的央视综艺一哥李咏,2013年人事关系转入传媒大学,之后,他以个人身份参与其他主持、嘉宾工作,包括主持山东卫视文化综艺节目《中国面孔》、北京卫视生活类节目《全是你的》,打造首个网络综艺节目《偶像就该酱婶》,近日还将加盟浙江卫视一档情感真人秀《熟悉的味道》。

主持人转型的必要性(主持人转行可以做什么)

电视台垄断被瓦解,个人力量凸显,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皆有可能

不管是自己单干,还是加入视频网站,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这些知名主持人在离开体制后,照样做的风生水起。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不仅仅为资金雄厚的大型视频网站提供了崛起的时机,同时也为有才华的个人也带来了机遇。

罗振宇在自己的app播出的《罗辑思维》,既没有借助电视平台,也没有依靠崛起的视频网站,但是成绩依然斐然。老罗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2016年年底在深圳卫视做了一次跨年演讲,居然收视率奔到了卫视第一,要知道深圳卫视本来可是二线卫视末尾。

主持人转型的必要性(主持人转行可以做什么)

著名主持人柴静在央视辞职后,沉寂了一年之后,拍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尽管在很短时间内就被禁播,但仍引起了社会上广泛的议论,正反双方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2016年年底,国内雾霾现象加重,柴静的《穹顶之下》又被很多人翻出显示出了其绵长的生命力。

王凯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凯叔讲故事”让他迎来了事业的高峰。

以前在渠道为王的时代,电视台为主持人提供平台,主持人凭借平台优势打出自己的名声。但现在电视台对于主持人帮助已经越来越小了。

主持人转型的必要性(主持人转行可以做什么)

主持人不再依赖平台,就能维持原有的热度、知名度。这种现象折射出“渠道为王”时代的结束,“内容为王”时代的开始。同时,这样的现象也反映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个人力量凸显。那么在个人力量作用下,平台还会仅仅局限于视频网站和电视台的生死之争?

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是自己开发的APP,王凯的“凯叔讲故事”借助的微信公众平台,柴静的《穹顶之下》是通过互联网发酵。就像知名主持人窦文涛所说“一个人只要想做事情,这个事情足够好,你可以在每一个平台上展现。在我眼里,反倒没有什么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这些界限。”

这就好比中国是美食大国,它既有五星级的高档餐厅,也有流动商贩路边小吃。不管形势如何,只要味道好,就有顾客买账。在影视圈也是如此,不管形式如何,只要内容够好,就能有受众。

主持人转型的必要性(主持人转行可以做什么)

我们一直说电视台快要不行了,但视频网站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唯一的王者吗?未来的观众争夺战,在崇尚多元化的今天,绝不会仅仅局限于电视台和视频网站!在未来,只要你有料,你就不会被埋没。短视频、直播、微信公众号,这是一个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时代!

题外说一句,毕姥爷在体制内已经混不下去了。不如等到风头过了也来自媒体做做,说不定还能第二春一把。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