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夏季联赛去现场(lol韩国夏季联赛)

★游戏马蹄铁原创

从2009年英雄联盟诞生,到2010年职业联赛初现雏形,再到2011年欧美先发,然后2013年中韩崛起。12年的时间里,也是逐渐将“全球四大联赛”固定了下来。然而作为英雄联盟制作公司拳头所在的北美赛区,也是职业联赛发展最早的赛区,从曾经的“惊艳”已经逐渐沦为现在的唯一“另类”了。

很多人现在看北美的比赛总是要带着“有色眼镜”,直白点说就是认为他们“太弱”。这不是固有印象,早年的北美还是有点影响力的。虽然去年C9进了八强,但回顾前几年北美在世界赛的水平已经再创历史新低。欧洲相对而言比北美稍微强点,但也只是稍微而已。在今天北美LCS春季赛第一周结束之后,我们也是想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lol夏季联赛去现场(lol韩国夏季联赛)

职业赛?娱乐赛?

欧美经常被吐槽,一个主要原因是工作环境太轻松。这个体现在方方面面,熟悉LPL和LCK应该都知道,中韩赛区的竞争压力是很大的。韩国通常只要拔尖的,而且不要外援,新人从青训就要开始卷,还要面临被其他赛区买走的风险。所以这也导致LCK在联盟化之后不扩充战队的情况下,两极分化很严重。有名气的选手会被有钱有势的俱乐部拿走,因此每年都会看到那些顶级苗子被争来争去。

LPL的竞争则直接体现在转会和选手阵容构建上,半年换一队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一个月同样的位置上换三四位选手的情况也有。另外中韩每周都把赛程安排的比较满,而且都是Bo3。韩国倒还好,中国赛区是从周一要一直到打到周末,天天有比赛。虽然平均下来一支战队每周最多也就2个Bo3(不排除特殊情况),但比起欧美一周就打2个Bo1,有时甚至加起来一周工作一个小时都不到,这显然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另外欧美的业余活动比较多,以前主要是健身,现在受疫情影响反倒是帮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留在基地里了。每周除了约训练赛和平时的Rank之外,只要备战好2个Bo1就完事了,特别是对于外援来说,压力很小。所以,欧美的确更像是带有一点娱乐性质的职业赛。

lol夏季联赛去现场(lol韩国夏季联赛)

能动钞票绝不动脑

四大赛区的发展都是有一定成长阶段过程的,而且大多数经历了不止一次的质变。例如联盟化前后欧洲LCS改名LEC,LPL和LCK的青训得到大力发展,这些都是促使在过去几年三个赛区新人辈出。而北美在这方面非常离谱,非常另类。发扬了“氪金佬”的精神,能花钱解决的问题,坚决不会花时间和大脑去解决。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北美LCS是过去10年里引入外援数量最多的赛区。覆盖范围从过去的韩国,变成了现在的LCK,LPL,LEC,以及八大外卡(例如澳大利亚,土耳其,拉美,越南等多个赛区)。

举几个S12的典型例子:TSM今年大换血直接变成了亚洲队,Liquid买了欧洲上单和ADC,C9买了韩国上单和ADC。这些可都是北美豪门级别的战队了,自己培养核心?想多了,等待他们成长起来的时间,哪有花钱买成型的阵容来得快!要说北美老板们也是真的有钱,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成名的老将愿意去北美度过职业最后的时光了。

lol夏季联赛去现场(lol韩国夏季联赛)

自我致幻

在欧美,关于北美赛区有个梗,“致幻剂”。我们都觉得北美不行,但人家自己可不会这么认为。北美LCS也是四大赛区中唯一一个在过去11年里,没拿过任何一届世界赛冠军的最老赛区。他们最理想的成绩是MSI的亚军,现在回忆起了那两届也算是“祖上荣光”了。

致幻剂这个梗经常用在北美要面对一些强敌,例如中韩赛区战队的时候。非北美狂热粉大家都知道结局肯定是他们赢不了,但由于历史上出现了太多次爆冷(TL淘汰IG,C9小组赛多次取代LPL战队晋级),结果就导致他们会认为自己一定能赢。然而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中韩队伍自己出现了严重问题而已。

总的来说影响最大的还是自身的环境竞争压力和强度以及太依赖外援,这两方面导致北美变成了如今这个总是会让人戴着有色眼镜看他们的局面。也是让北美的冠军从来就不会成为世界赛上的夺冠大热和威胁。欧洲好歹还有一招“以奇胜”,北美现在是啥都没了。不过,国际化战队,这或许也算是一大特色?毕竟最离谱的时候,他们一支战队恐怕都凑不出2张北美身份证。

★游戏马蹄铁原创,未经允许禁止商用转载

感谢各位长久以来的支持与厚爱~

您的关注鼓励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