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刷人气网站(qq空间刷人气)

qq空间刷人气网站(qq空间刷人气)

“付费刷课”已成公开的秘密

如今,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会在课程学习中遇到需要线上完成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线上口语练习,有的是教师的慕课课程,有的是线上答题……在“线上任务”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付费刷课”成为一些大学生群体中公开的秘密。

然而,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大趋势,却被一些不法之徒嗅到了中间的“商机”。近日有媒体报道,辽宁省朝阳市公安局以非法控制计算机系统罪抓获了5家刷课平台犯罪嫌疑人57人。据警方通报,刷课平台数据显示,仅2019至2020年,全国范围购买刷课服务的学生超过790万人,刷课数量超过7900万科次。此外,初步统计5个刷课平台的下线各级代理人数已超10万,而且绝大多数也是在校大学生。

刘秀是北京某高校物理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她在微信群里看到付费刷课的广告,于是用5元一门课的价格刷了几门网课。“我们选修课用的是慕课,当时在付费刷选修课期间,我登录自己的账号,可以明显的看到课时进度条在前进,一门课大约2至3天就刷完了。”刘秀说。

记者调查发现,提供刷课服务的平台多存在于几大主流社交平台上,学生通过提供给工作人员平台账号、密码、学校名称,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平台及课程。刷课内容包括视频、课件、作业、考试等,刷课形式也分为“秒刷”“慢刷”、视频加作业、仅考试等,其中慢刷价格最高。刷课的平台涵盖了不少当下主流的线上教育平台。一般网课付费按照门数算,价格较低,每门在4至6元。

此外,一些平台甚至利用在校大学生作为“代理”扩大黑色链条,通过同学之间的朋友圈、QQ群、QQ空间等各种社交媒体发布付费刷课广告,“代理”的学生赚取代理费用和提成。

在西部某高校就读的张佳表示,刷课的费用一般是每门课3到5元,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付费,刷不同的课一般会加不同的微信好友,给对方提供“大学名称+账号为学号+密码+课程名称”即可。

“剩下的事情他们全包。付费刷课分数都能达到80多分。”张佳说。

不仅如此,一些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甚至自己做起了“小买卖”:帮同学刷课。有的平均一年能刷500-700单,赚取每月的生活费是够的。

“付费刷课”得分更高

刷还是不刷?不少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都曾陷入时间和分数的两难抉择中。各种权衡后,一些大学生踏上了刷课的歧途。记者采访发现,成本低,收效高,这是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大学生总结出付费刷课的特点。

在湖北武汉某高校就读大三的池禾禾刷英语网课。“一学期的英语课只需要18元。主要是服务量大,感觉全校知道的人很多,但是大家都不放在明面上说罢了。平台甚至可以加急服务,比如临近期末的时候可以加5块钱24小时内完成任务、加10块钱12小时内完成任务等等。”池禾禾说,“除了省事,由于网课系统的问题,付费刷课让我和那些自己上网课同学的成绩拉开了差距。用刷课网站口语能得满分。”

来自海南某高校的大四学生符亮从一开始坚持自己完成网络课程的内容,但他发现,自己答题耗费了很多时间,却总是不如同学的分数高。“付费刷课后都能刷到90分以上。”符亮说,一般是一门课8元,刷课数量达3门及以上为5元。“于是我和同学一起报名,刷了4门,成绩接近满分。”

对付费刷课行为,刘秀认为,学校管理不严也助长了刷课的风气。“我们学校不怎么管在慕课上的选修课,学分也是按完成进度给。”在她看来,“慕课应该作为一个课外知识的补充,作为课外参考资料,不应该当作获得学分的一种途径”。

教师:与“反刷课”斗智斗勇

让学生完成网课,看似减轻了大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但事实上,不少高校教师不得不开始“反刷课”的应对行动。

在北京市某高校就读的李维表示,自己选修的一门《中国古典文学欣赏》公共选修课上,老师留给大家一份作业,并且明确表示,这份作业就是为了防刷课准备的。

“那就是手抄课文。”李维表示,这位老师采取了不同的评分方式:抄写课文占40%、期末论文占60%。结合课堂所讲知识,教师遴选《苦寒行》《朔风诗》《离骚》等古代名篇,以及古汉语知识的科普性小论文,以繁体字的形式呈现,要求学生工整抄写完毕后上交作为平时成绩。李维说,这份特殊的“字帖”共有8888字,因为平时很少接触繁体字,全部抄完总共用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如今,不少高校已经开始行动,通过和网课平台合作的方式,严查有刷课行为的学生。针对于学生刷课的问题,哈尔滨工程大学应用数学研究中心主任凌焕章表示,自己除了在课前对学生纪律督促,给学生敲响警钟,也会在学期网课教学中,时不时查看后台的播放数据,发现有相对集中的刷课数据就会找到学生询问情况及时提醒。

就学生个体而言,这种蒙混过关的学习,不仅荒废学业,还会严重助长投机取巧的思想。此外,刷课行为也严重影响网课教学公信力,对高等教育质量造成巨大冲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网络课程平台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凌焕章提醒,安排过量的网络课程对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凌焕章看来,解决学生“付费刷课”的问题,除了在司法上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还需要从第三方平台、学校全方位着手,标本兼治。(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叶雨婷 韩荣等 (摘自《中国青年报》)

来源: 今晚报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