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2000字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2000字1

根据彭才华名师工作室的指引,我捧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这是我所读过的教育专著类书籍中使我触动最大的一本书。书中的一百条建议,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案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24小时”,“教师的时间和各教学阶段是相互依存的”,“怎样通过阅读发展知识”,“把每个学生引向兴趣的发源地”……它犹如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学者,引领着我不断回顾,不断反省自己所走过的教育道路……。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知阅读对自己的重要性,但一直困惑在“从哪儿找时间,一昼夜只有24小时”这个问题上。一方面是感觉抽不出时间来阅读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以外的书籍,另一方面是没有迫切的需求感,要教给孩子的知识,参考书中,各类教学设计案例中有大量现成的资料可以直接拿来用!而且因为一直从事低年级的教学工作,繁杂琐碎的班务总让人身心疲惫,有空闲时只想好好休息,不想再进行“脑力劳动”了。但当我读到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老师的故事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自认为的“用心备好每一节课”,只不过是“闭门造车”而已,反观我以往的读书,那可怜的一二十本的数目,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要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想使备课不成为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就要读学术著作。要使你所教的那门科学原理课的教科书成为你看来是最浅显的课本。要使教科书成为你的科学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而你教给学生的只是这门知识的基本原理。到这个时候,备课就无须花几小时了。”这种境界不就是自己一直在追求的吗?原来自己一直犯着“南辕北辙”的错误,真是“悲剧”!

再者,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也深知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一直都注重带领孩子,引领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但当面对那些“对所学教材的领会、理解和记忆都很困难、很迟缓,一项内容还没有理解,另一项内容又该学习了;一项内容背熟了,另一项内容又忘记了”的学困生,我却认为应该要“减轻这类学生的学习负担,最大限度地缩小他们脑力劳动的范围。”一边不辞辛苦地为他们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辅导、补习,一边告诉他们及其家长要先把教科书上的内容读好,有时间有能力再读别的书。”原来,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见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学习越困难,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像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的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不是没完没了的‘督促’”,“学习发生困难和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阅读,阅读,再阅读,无疑是改善学困生的唯一途径。”好吧,承认自己居然“误人子弟”了。

最后,苏霍姆林斯基还告诉我们,光提倡阅读是不够的,“要掌握知识,还必须要学会‘快速而用心的阅读’,所谓‘快速而用心的阅读’,是指通过目视和心想去领会句子的一部分或不长的整个句子,眼光离得开书本,口头说得出记住了的东西,同时还进行思考——不仅思考所读的内容,而且思考跟所读材料有关的情景、形象、观念、事实和现象。在小学阶段就应使阅读达到这种完善程度。否则,便做不到用心地掌握知识,不仅如此,不会快速而努力掌握知识,还会使学生的智能钝化,造成思维的混乱、不连贯、不完整和简单化。”这不正是孔圣人教育我们的“学而不思则罔”的道理吗?难怪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不愿意动脑思考问题,总想等着少数积极的同学和老师给出现成的答案。原因不是他们缺少阅读,而是缺少“用心的阅读”呀!有句话说得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这于学生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呀!

通过用心阅读,反躬自省,清晰认识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行是知之始,行是知已成。”“知错就改,亡羊补牢”还来得及吧!今天的我将努力践行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用心地读书、思考,像彭才华老师说的——“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第一职业”,带领学生用心地读书、思考,让读书成为学生知识来源的“助氧剂”,成为孩子成才的知识窗。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2000字2

初识苏霍姆林斯基,是在两年前。那时,学校正在开展“教师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在教师大会上,我教学生涯的引路人——吴校长拿着一本《给教师的建议》,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特别是小语人,都不能不去了解这位教育家的思想,也不能不去读《给教师的建议》这部教育宝典,在教学实践中你遇到的很多迷茫或困惑,都可以在这部百科全书中找到答案。”这就是我与这位教育实践家的第一次会面。轻轻地翻开这本书,我开始与这位智者对话,他痴心教育、永葆初心与情怀,他闪光的思想,他对每一个孩子诚挚的爱,他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真知灼见,无不让我深深折服。与这位教育家交谈,让我不仅拥有了很多全新的收获与体验,还化解了教学上的不少苦恼与困惑。

“语文课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现在的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已与入职时有所不同。刚走上三尺讲台时,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是狭隘和肤浅的。那时我争分夺秒,只为教给孩子们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我以升学率为个人奋斗目标,也曾费尽心思去琢磨和思考如何让孩子们拥有更实用的应试技巧。而今,当我逐渐成长为一名成熟的语文教师,如果说对教学生涯有什么感悟的话,那就是我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教会学生阅读”的重要性。拿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必须教会少年阅读”,小学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会为孩子们打下一生的精神底色,将让学生终身受益。

苏霍姆林斯基在第60条建议中强调:“那种只知记忆、背诵的学生,可能记住了许多东西,可是当需要他在记忆里查寻出一条基本原理的时候,他脑子里的一切东西都混杂成一团,以致他在一项很基本的智力作业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学生如果不会挑选最必要的东西去记忆,他也就不会思考。”这种现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遇见很多。例如,在做练习题时,很多学生只会机械地填写死记硬背得来的答案,而只要把表达的方式改变一下,他们就束手无策了。究其原因,就是他们不会阅读。“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他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由此,可见智力的培养其实就是阅读能力的培养。怎样培养阅读能力呢?我有以下三点思考:

首先,我们应该借力课堂阅读教学,因为它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载体。一堂生动有趣的阅读课,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与作者发生思想碰撞,并擦出智慧火花的时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徜徉在文字的王国中,领略文字带给学生的情感美、语言美,并由此生发出自己的感悟、思考,形成独特的思维逻辑关系,这些都是其他阅读方式无法替代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关注“我的语文课可以给学生带去怎样的思考”这个点,只有关注了,学生的阅读才能真正地发生,也才能产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生动局面,要不然就只能是“千人一面”了。

其次,我们应该尽力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因为“得语文者得天下”。所谓语文者,就是善于阅读者。“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学校推行“课前三分钟”讲故事,以及课后阅读拓展等读书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目的。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取得了什么收效呢?说真的,现在说收效还为时过早,但只要老师们不要被分数束缚住手脚,我想,时间会是最好的证明。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到的“有些少年学生在家庭作业上下的功夫并不大,但他们的学业成绩却不差。”在我们的学生中也有类似现象。当我们深入了解之后会发现这些学生的阅读量都比其他学生大,他们已和书籍成了好朋友,而且能表达自己的一些主观看法。可见他们都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而好的阅读能力又反过来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

再次,我们还应该利用校园文化这块沃土,因为它是学生学习生活待的时间最长的场所。如果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设有图书角,让学生每天一走进校园就如同走进书的海洋,再顽劣的学生待久了也书香萦身,因为他们是在书的世界中成长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对于语文学科来说,当学生走出学校,把老师传授的知识技能都忘记了之后,所剩下的东西,不就是语文素养和学习品质了吗?而阅读能力正是语文素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拜读了《给教师的建议》,我豁然开朗,知识长期不用是会忘记的,但是能力却可以沉淀下来;灌输想法是很容易忘记的,但是教育对一个人的熏陶却可以长久沉淀下来。唯有教会孩子们阅读、点亮孩子们阅读的心灯,唯有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和习惯,唯有让孩子们拥有良好的阅读品质,才是一位语文教师的立身和使命。如果能在语文课上与孩子们开心阅读,从而激发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那么我们就挤出时间来开展读书活动;如果学校有条件为孩子们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那么我们就带上孩子们尽情遨游书海;如果学校的条件不尽人意,那么我们就挑选一本本好书,想方设法“读书给孩子们听”吧!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坚信,只要脚踏实地,努力践行,坚持读书给孩子们听,坚持与孩子们结伴阅读,总有一天,我们播下的阅读种子,会在春风春雨的召唤下,破土而出!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2000字3

俗话说,好书不厌百回读。这个假期,我再次捧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如果说第一次读,它带给我的是感动;那么这一次重读,它带给我的则是警醒。

翻开第一条“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苏大师谈的是“学生”。在这100条建议中,他将学生放在了首位。是的,学生第一,学生至上,这是他的第一理念。也就是说所有的教育方法和技巧,都要从学生出发。作为教师,心中有了学生,有了对学生明确的定位和清醒的认识,才能有资格谈及其他。

应该怎样看待我们的学生呢?

首先,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而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个性不同,能力不同,在学习这个领域中表现出的特点和速度更是不同。有人能提20桶水,有人则至多提得了5桶;对有的人来说,5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人,3分可能就已经十分了不起。

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教育的复杂性正在于此。学生是鲜活的独立的个体,现有的教育教学规律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而我们每日参加使用的教学大纲中,也只是包含了“知识”,而没有包含学生。学生这份活生生的教育资源,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造成教育复杂性的主要因素。要想搞好教育教学,先要了解我们的学生。

说到这一点,反观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有多少人做到了呢?我们每个学期都在备教案、读教参,考虑到大部分孩子的进度和水平,努力保持着教学的一致性。而那些不同的学生和学生的不同,我们是否考虑到了呢?

我们总是头疼于每年都会遇到纪律不好、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们总会一味地抱怨学生的智商低、素质差。却从来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味地要求每一个孩子对所学的知识都能达标。显而易见,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人的发展区域是不同的,而我却偏偏要求学生达到统一的要求,同一个高度。这不仅是为自己出了难题,而且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导致很多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更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因此,教育学生不能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统一的尺寸规格。而应正视学生的差异,个别对待、因材施教。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把锁,作为教师要准备不同的钥匙,才能打开这些风格迥异的锁。

其次,要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是的,考试得3分的孩子也有自尊,在学习过程中也付出了努力。我们不能耻笑他们,不要向他们提出过高的不可能的要求。为了呵护学生的自尊感,我会从学习内容和时间上给予单独对待或者分层要求。例如:有的学生基础差,可以只做基础题。有的学生写作文不会写,可以少写或者仿写,一节课完不成,两节课也可以。老师的宽容和尊重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

给每个孩子以均等的爱和尊重,让不同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和欣赏。老师真诚地鼓励表扬,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长处,树立起信心。5分固然可喜可贺,但是引导一些孩子面对3分,也能绽放出自信的笑容更是难能可贵。因为,我们深知,相对于分数来说,自尊和向上,更是做人的资本。

再次,使每一个儿童享受到成功。

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

做到这一点,要善于给学生及时的肯定的评价。“儿童完成作业而得到评分时,从评分中看到了自己的劳动和努力,学习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和有所发现的欢乐。”只要教师能通过作业让学生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对他的关注,对他的关爱,他便会以更认真的态度来对待作业,他便会把更优秀的作业呈现给你。作业上的评语和分数,课堂上随机的口头表扬,甚至赞许的目光,都能使学生体验到“精神的满足”和“发现的欢乐”。

在学习中取得成就,即是通往儿童心灵的蹊径。教师要爱护这条蹊径。

只要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取得成功的个人的、人格上的欢乐,那么这种课就不会把教师弄得心情焦躁、筋疲力尽。润泽的力量是相互的,你给予了学生学习和人格上的欢乐,学生也一定会将这种润泽感传递给你,让老师精神愉悦,陶醉于课堂。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最佳的教学状态吗?

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条建议,放下书本,留给自己的更多的是回味,更加警示自己:“读懂学生,因材施教”才是教学中制胜的法宝。“学生第一,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努力中采摘到属于自己的果实。希望我们都能读懂学生、走进学生,在爱、尊重与鼓励下,因材施教,引导他们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让每一颗石子都发出耀眼的光芒。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