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读后感

鲁迅杂文读后感1

古来的传世诗作文章,大抵近半数写得都是生不逢时。国家不幸诗家幸。他们叫苦,他们大鸣不平,无人赏识,便作诗抒情,君主昏庸,便作文章上表,而后诗作文章被上者临幸拜读细细思考,逆我者皆下品!便大手一挥,贬!而此类惨遭贬谪无法抒怀自己的雄才大略的文人骚客便更执着于写诗著文聊表深情了,这是个闭合的圆圈,循环复往矣,由此今人所见的古代诗文,恐皆起自四个字——生不逢时。然观二十世纪初,作文的初衷则大相径庭。此刻,便又要提及鲁迅先生,提及他因何做起小说来为例——乃是为借它的力量而改造社会,这同陈仲甫先生办杂志,胡适之先生出白话诗集的初衷类似,而唯有歃血的文章刻骨。新文化运动起,革命踏上了一个新的征程,纸上的墨迹突然扭曲,变作了铁马兵戈。鲁迅先生呢?看过了辛亥革命又看过了二次革命,或许也失意过,于是他讲,“这社会已全然烂了个透,人疯了,天也疯了”。苦困樊笼,他踩刀刃步步红莲与世俗铩血,孤注一掷的想要赌破釜沉舟。轻飘飘的纸页往往沉淀着一个人经年的历练,从他的文字里,我竟好像能够窥得先生一隅。有居于绍兴会馆时常坐在槐树下临拓古碑,抬头从那高不可攀的槐树的密叶缝里窥伺一点一点青天的恬淡悠闲的先生;有与钱德潜辩论一番关于“铁屋子”言论的决定入世的先生;有宽厚指节碾着毛笔,一字一句写下《狂人日记》的不知疲倦的先生。许是先生也在心中看到了吧,在那铁屋子里的一番光景——绝无窗户万难破毁,躺着愚昧的,将死的然却早已死掉的人。那几个不安分翻身的,实则也已经腐烂,从里面烂到外面,烂透了。他们还在睡着,在梦游,嘴里念着所谓的梦呓,说醒了、醒了,该起来了,其实他自己还在睡,睡得沉!铁屋子里,到处都是躺着睡着昏着的,活人的血液冷透了,张嘴闭嘴都是老爷大人万岁吉祥。钝刀斩人头,那活生生的头颅掉下来,却满地争着去沾血治病的人。愚昧、愚昧。百姓疯了,读旧书的人也疯了,读新书的人也疯了。如何救?怎么救?于那时的人,确乎觉得看不到前程。荆棘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清前路走向哪里,脚下踏的是什么。一脚深渊前功尽弃,这还少吗?大大咧咧满地的行尸走肉,趴在路边乞讨的母女,火焰烧了有三丈,却还有扭曲的笑容嘴里在吞云吐雾。那个时代的孩子们怎么死的呢?没有一顿饱饭,却满地碎米。透过先生的文字,我好像看到那个年代的缩影。布鞋踩进泥水,我远远地,仿佛望见了他。那灰青长衫下一节一节生出的嶙峋傲骨在人群中尤为惹眼。于是我走近了瞧,先生坐在路边茶摊,手里的报纸大咧咧直挺挺的放在桌上,茶馆的老板在忙碌,他的女儿正坐在桌子上一笔一划的写着字,可泥水横流的街道对面,一对身着脏污的母女正跪在路边乞讨,不大的木头板子上歪歪扭扭的写着几行字:女儿精神错乱,求好心人给点钱。女人抱着小孩在哭,肩膀一抽一抽的,但怀里的女儿却在笑,枉猜大抵是因为疾病才发笑。我的心也动了,这一哭一笑当真是这世间的咏叹调,一方是海水,一方却是火焰。于是我转而又看先生,他轻叩茶碗的手放下了,收拾着报纸起身,而古井无波的眼里仿佛起了微澜。 他的心又在想什么呢?他是否在回国后,也曾在睡不着的夜里摸起曾经的手术刀,想着把旧中国开膛破肚,把坏死的部分全部都拿出来丟掉,再将新的、有活力的、生机勃勃的装入,缝合?他是否也在想何时把蘸着人血的馒头掩覆,换一剂真正的药物,有朝一日能把这病入膏肓的、污水横流的中国治好?生逢盛世,未经风雨飘摇,我们只是从后人的言语当中,从那一行一行文段当中得以知之,宣纸当真碎了,前仆后继的烈士的手抓在墨迹未干的边缘,生生疼碎一卷诗文。翻开沾满灰尘的纸张,那些文字被血和泪侵染。我们该怎样抹去?我们该如何抹去?我们当记住那些闪闪发亮的名字,他们用血泪斩挫出一个崭新的中国,他们在黑暗中踽踽前行,而很多人都死在了黎明到来前夕。吾辈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不我待,便弗能作一麻木不仁之看客,一代人便有一代人的重任,生不逢时早该为历史的洪流淹没。众生蜉蝣,虽我们只为其中万万之一,但还是要再做些什么的。为国、为家、为自己,尽一分热,发一分光。

鲁迅杂文读后感2

鲁迅先生是位爱国人士,他年轻时有志于当一名医生,但他看到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同胞看到同族人被砍头时麻木的表情时,他放弃从医,走上了写作的道路,他以文学的形式改变他们的精神。初中时,学过他的《闰土》,小说则与杂文有着很大的不同,故事情节看的明白,却是非常悲哀的,封建社会的身份地位,礼仪文化,使一代代人有童年的天真活泼,变成中年的疏远陌生。友情逐渐被扼杀,是很残酷的。鲁迅的杂文集里处处可以看到他批判统治者的封闭守旧,禁锢人民的思想。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把国家比作密不透风的铁笼,人民则是快要闷死却浑然不知的愚民,自己则是叫愚民起来的人。鲁迅不是首个要改革的人,但他却坚持与xx言论作坚持不懈的斗争。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处于封建社会走向末期,外国列强纷纷侵入中国。而中国政府却无动于衷,只是一味地接受不平等条约,却还不打开国门。鲁迅先生的杂文,是他真实生活的写照,(www.lz13.cn)记载着他对当时的社会动态的批判,自己生活的成长与对社会看法的转变,与朋友的谈天等等。正是这种真情实感,才使这么看过鲁迅文章的人民醒悟过来,为新革命砌好了几块垫脚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也反映出鲁迅先生坚强的个性,执着唤起人民清醒的觉悟。鲁迅先生的这种品质也体现在字里行间,否则他早就承受不了寂寞与悲哀了。现在读读他的杂文,也不尽能读出它的全部韵味,有时可能还不太理解他的隐喻意与批判点,所谓一个时代培养一辈人。挖掘鲁迅文章的深层含义还得多多阅读几遍。

鲁迅杂文读后感3

刚开始接触他的杂文时,觉得过于生涩,很多地方只是莞尔失笑或蓦感蕴蓄,并未曾体会其深刻意义蕴涵的辛酸和眼泪、痛苦和悲愤。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无不渗透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鲁迅杂文题材太过繁琐,读后也便会产生不同情感。就单说说《论辩的魂灵》一篇吧。这篇文章不拘成法,敢于创新立异、独辟蹊径。全篇大部分模拟社会上的某种谬论,加以比列,不着一语,而丑态尽露。鲁迅常说:“我所住的并非人间”,那些反对改革者在他看来都是鬼魅,他们反对新思想,攻击改革的奇谈怪论都是“鬼画符”。“虽然不过一团糟,但帖在壁上看起来,却随时现出各样的文字,是处世的宝训,立身的金缄。”“祖传老年中年青年‘逻辑’扶战灭洋必胜妙法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赦”。这种讽刺是冷峻的,隽智的。作者用嘲谑、俏皮、含而不露的语言,把能暴露被揭露者的丑态的、具有戏剧性的情节表述出来,使其“刻露而尽相”。通过讽刺,撕掉他们庄严的假面,抹去那引人发笑的油彩,露出他们可鄙的灵魂。它不象辛辣锋利的讽刺那样,而是一种俏皮、隽永、含蓄,有蕴味的讽刺。

鲁迅杂文读后感4

聂绀弩曾用两句诗来形容鲁迅:“有字皆从人处想,无时不与战为缘。”无时无刻不在战斗就是我们心中的鲁迅,但他写的每一个字,都从人这方面来思考,我觉得更是跟当代有关的。因为我们都是人。人的内里的很多东西,很多是穿越时代的。学术界一般认为,鲁迅“立人”的思想是在日本留学期间形成的。后来投身写作时,大部分围绕着一个主题——怎么样的人做的不像人。五四以前、晚清的小说,最负盛名的譬如四大名著、《海上花列传》等,大多写官。他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便来源于官,上行下效。在一九一九到一九四二这一阶段,绝大部分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都一致的避开了官。那么失去了传统的叙事对象,作者们又该写谁呢?鲁迅一再讲的就是,“被奴役者去欺辱他者”。因此,“国民性”是鲁迅最揪住不放的。引用最多的便是《论睁了眼看》。大部分鲁迅式作品叙述的是负面的事物,他是给予否定式的,不该这样,这个很可笑,而很少提倡什么风潮亦或精神,可《论睁了眼看》中赫然入目一词:国民精神的灯。其实另外两句更概括其精神,一是“直面惨淡的人生”,二叫“正视淋漓的鲜血”。在三四十年代,许许多多的文艺是在瞒和骗的边缘,他的话,如锋锐的刀割、像秋季的收获,经常拆穿街头骗术一样,还是个热心肠。他说,“人感到寂寞时才会创造,要是你真正感到干净的时候,那便不必创作,便也没有创作了。”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就不写东西了,而他鲁迅仍旧还一本一本杂文集出着。他是爱国民的。刀子嘴豆腐心,热在内里。更迟一些,看他很多解剖爱、批判爱的许多作品后,才更能深切地理解,恍然他的意思。鲁迅给人的印象“横眉冷对千夫指”,更后面才能理解,“创作总根植于爱”这句话的。《灯下漫笔》一文,讲了历史上中国只存有两个时代,一个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个是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这是影响千万人的一段。他说,袁世凯称帝那年,中交票突然不值钱了,许多的人都变穷了,又突然,他们讲可以换银元了。开始好像只一半价,后来说还有六折七折,他非常开心的换了。一百元换了六十元,“当我把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甸甸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这不是在讲远古,有多少次我们碰到不平、不公、吃亏、极不公正的待遇,然后还来一半,我们就开心的要死。鲁迅说,这就是奴隶,做奴隶还要做到开心。这又有点像往奴才方向发展。到了三十年代,鲁迅有一段更清晰的分辨,“如果你吃苦,你熬着,你反抗也无用,你仍是奴隶,但如果你能在如此生活之中,嚼出甜头来,品出快乐来,若你还懂得欺侮别的人,那你就是万世不竭的奴才了。”按鲁先生的释因,中国人“自己被人凌辱,但也可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吃别人。一级一级地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因为倘一动弹,虽或有利,然而也有弊”,“若再有敢非议者,其罪名曰:不安分。”哪怕是做奴隶,也保持着整整齐齐的队形。在清代,鲁迅等人最恨恶的,不是随便何者皆可名之奴才,只有满人对康熙、雍正……“奴才”、“奴才”……这是尊称,乾隆时才废除,所有人都称臣,因为很多汉人假冒,也想说“奴才”,还有争奴才的名儿。一九一八年七月《我之节烈观》的批判,深刻到巴金先生的《家》、这篇反封建的杰作也难以望其项背。鸣凤死后,觉民称赞她:“没想到鸣凤啊竟是如此刚烈的女子”。若鸣凤并未如此刚烈,嫁给了冯乐山了,那我们作为同情觉慧的读者,都会感到非常失望。揆诸当下,男子之烈是指节气、思想;女子之烈无论如何是指其身体。所以我们不是说鲁迅的书有分量?又有《随感录三十八》讲个人的自大和集体的自大,包括很多人的影子,甚至包括我们自己。而鲁迅与我们的不同就在于,我们如果在街上看到一个人被一群人围着看,我们当然就在一群人之中,但他不管中间的这个人是伟大的,像狂人;或者愚昧的,像阿Q;再或是可怜的,像祥林嫂,他都把眼光放在他身上,去谴责周遭围观的集体。这可以说是针对我们民族国民性的很多疾病的苦口良药的方子了。社会里,大多数人站队,少数人站人。选择一个人站在他旁边,就是“天有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是鲁迅的一种自然的本能的道义,而他批判的是“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喜爱谈论鲁迅,但没一个人像鲁迅,没有哪怕一个人。有很多人能学老舍,学沈从文,学张爱玲……多了去了,而没人是学鲁迅的。但后来的读者们,都去阅读鲁迅,去理解鲁迅,去诠释鲁迅,去想象鲁迅,所有的这些形成了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的精神财富——即鲁迅精神。再过百年,再过千年,回首这个中国历史上转折的世纪,列下重要人物,列十个,必有鲁迅。周先生从未走远,并未走远。我们不能用愤怒、反抗来给他贴上标签,可能我们更了解他对这个世界的依恋,藕断丝连的部分,才会觉出他愤怒的真实和珍贵。虽然我们总说鲁迅的杂文,像匕首,像投枪,他有一双看夜的眼睛,但如他说的:“创作总根植于爱。”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