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2000字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2000字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是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书中的人物设定采用了英国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经典著作《柳林风声》中的人物形象:有陷入抑郁、不能自拔的蛤蟆,智慧又威严的獾,关心朋友但有点儿絮叨的河鼠,还有体贴善良的鼹鼠,富有智慧的心理咨询师苍鹭。这些动物主角们在这里演绎了一个心理咨询疗程的标准模板。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探寻心理咨询的神奇和奥秘。强者才看心理医生“在场没有谁真正清楚心理咨询意味着什么,只知道这是针对经历过严重或可怕事件的人们进行的一项神秘的活动。”蛤蟆先生的朋友们都不清楚心理咨询到底是咋回事。同样,生活中人们也不太清楚,但有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有一个看法,就是去看心理医生的都是玻璃心或脆弱、不能自立的人,甚至认为神经病或精神病才看心理医生。人们对看心理医生怀有各种羞耻或对抗的想法。但恰恰相反,去看心理医生,说明他们是那种勇于承认自己遇到问题,并且需要帮助来解决问题的强者。虽说蛤蟆先生最初是在朋友们的施压恳求下走进苍鹭心理室,但至少说明他能够发现并承认自己“整个人都不太好”,他想让自己好起来,只是苦于没有法子。在经过了一个内心纠结和痛苦之后,蛤蟆先生最终选择了接受心理咨询,这是对自己的负责,对朋友的负责,爱自己的表现。正面自己的问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人们经常看别人问题的时候是诸葛亮,但是轮到自己的时候却一团浆糊,看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承认就已经很难得了。所以,当一个人遇到心理问题选择面对而不是逃避时,这才是真正的强者。咨询师是助人自助者关于心理咨询,也许还有一种说法:花钱去看心理医生就是他来解决你的问题,他应该100%改变你的人生。在这里我想说,不,心理咨询过程的主角不是咨询师,也不是这个咨询本身,而是来访者。当蛤蟆先生在椅子上坐下来后,正等着苍鹭开启一场冗长的训诫,可什么动静都没有,他哀怨地问“你不打算告诉我该做什么吗?”、“告诉我怎么做才能觉得好受一些。”、“现在我准备好听你的,不管怎么做,只要你觉得是最好的,我都会照办。”、“你不能这么做。你说你是咨询师,我为了咨询来到这里。我坐在这儿等着你跟我说些什么,可你说的居然是我的钱还不管用。到底还要我再做什么才能行得通?”等等,从蛤蟆先生第一次来到咨询室对咨询师的这些抱怨、愤怒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来访者心目中认为的心理咨询就是坐等受教,咨询师是主导者,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然后心理问题就解决了,咨询师可以100%改变来访者人生。其实不然,咨询师的工作是把事儿给你捋明白,只有你才有力量改变你的人生,你必须自己对自己负责,你必须自己踏步往前走。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从此你得细细观察和审视自己。比如第三章中当咨询师苍鹭问:“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来这儿吗?”蛤蟆说:“我来这儿,是他们让我来的。他们从报纸上看到了你的名字,说我需要咨询……我知道他们都是为了我好。”“谁是我的来访者?”蛤蟆一脸懵圈。咨询师说道:“你的朋友们想让我给你做咨询,以便减轻他们对你的担忧。你似乎也想得到帮助,为的是让他们高兴。所以依我看,你的那些朋友们才是我真正的来访者。”第一次咨询后,蛤蟆先生就意识到一件事儿:他得为自己的咨询担起责任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咨询师是在一步一步引导来访者看向自己,觉察内在,让来访者认识到为咨询负责的只能是你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所以说,咨询师就是一个助人自助的人,他们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不是你的朋友,不是你的家人,他们也不是社会的,他们就只关注你,他们只关注于如何帮助你回到轨道。他们只是中立的、客观的在为你做一些让你恢复的事情。咨访双方的双人舞“心理咨询向来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所以,这就意味着,只有当你是为自己而不是为取悦朋友们才想咨询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合作。”合作意味着不管咨询中发生什么,蛤蟆都是主动的参与者。“好了,你决定吗?”苍鹭问道。蛤蟆经过三思后终于说话了:“我愿意与你合作,试着找找我感觉悲惨的原因,以及我能做什么来改善这一切。”此刻起,来访者和咨询师才真正开始跳起了双人舞。当苍鹭把蛤蟆送到门口时,蛤蟆转身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苍鹭站定了,直视他的眼睛说:“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我无法保证事情一定会变好,但我可以承诺的是,我会对你倾注我全身心的关注,我也希望你对咨询是全心投入的。假如我们都能像这样一同努力,就能预见积极的结果。但归根结底,这一切都取决于你。”相信相信的力量。每个人都要相信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都是具足丰盛的,都有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心理咨询就如同两人在跳双人舞,两人必须步调一致,彼此配合,相互协作,才能跳出最美的舞蹈。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2000字2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由英国的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所著。为了让大众更好的了解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书中以经典童话《柳林风声》中的动物角色为依托,描述了当蛤蟆先生抑郁之后,他的朋友们如何努力帮助他回归正常生活;心理咨询师苍鹭先生如何通过十次心理咨询帮助他摆脱抑郁状态,以及蛤蟆先生自身如何冲破心理限制获得心灵成长。阅读此书,你可以细致的了解一段心理咨询是如何开展的,可以明确心理咨询过程中的基本设置要求,也可以感受到蛤蟆先生在咨询的每一个阶段内心世界的变化。然而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以上的内容都是我所熟悉的,在这本书中,更吸引我的是咨询师苍鹭先生帮助蛤蟆先生从一个“无助小孩”成长为“理智成人”的过程。有一句话近年来在网络上被很多人引用:“幸福的童年治愈人的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来治愈”。这句话能够体现一些心理学理论,而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作者以蛤蟆先生的例子来具体解释了其中的道理。我们每个人不管年龄如何,都有可能处在三种状态中的某一种。一种是儿童自我状态(Child Ego State),即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它是由我们童年遗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当某些特定的场景出现,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的,会让我们像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第二种是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即言行表现的像自己的父母,会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会想让别人来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第三种是成人自我状态(Adult Ego State),即个体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不会被脑子里的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困惑。很显然,处于成人自我状态是比较好的状态,我们能理性而合理的行事。然而更多的人,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另外两个状态之下。想象一下,从出生开始,在漫长的童年时期,孩子的生命里只有父母陪伴,他们是那么的强大,而孩子则全然依赖于他们,包括吃喝和情感需求,因此孩子会学会适应他的照料者。如果父母是耐心的、宽容的,孩子会比较好适应,会建立好的依恋关系,获得安全感,形成信任品质。反之,如果父母非常严厉挑剔、情绪不稳定,孩子就要去适应这种暴风骤雨、喜怒无常。于是孩子学会了顺从、不与他们争辩,因为知道争辩了也没有用,可能会换来更多的指责。比如那个被母亲在学校扇耳光而从教学楼一跃而下的学生,没有言辞激烈的争吵,他只想逃离这种关系;或者是学会取悦父母,用让父母高兴的事情来博得他们的关注。比如那些非常优秀的人却在达到一定成就之后罹患抑郁症甚至选择自杀,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取得的成绩并不能成为他们开心的源泉;再或者孩子为了避免指责,学会了在产生冲突时首先道歉。以至于就连发火都会选择缓和的方式来释放愤怒,避免让任何人不安,比如怄气、任性。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会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父母自我状态看似是简单的,因为父母的三观总会影响到孩子。人们总会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很多人都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言行慢慢和父母越来越像,特别是那些自己曾经最不喜欢的一些行为习惯。然而父母自我状态不全然是以这种直白的方式展现,以蛤蟆先生为例,他严厉的父母像法官一样,然而他并不会如此对待别人。他把最严厉的审判留给了自己,判定自己有罪,然后谴责自己。听起来好像很不可思议,可是那无时不在的对自己的怀疑、否定,不正是很多人经常对自己做的吗?当看到苍鹭先生对蛤蟆先生说“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你能开始爱自己吗?”的时候,我感受到的是由心而来的悲哀,父母的严厉,让孩子失去了爱自己的能力。一个连自己都无法去爱的人,又怎么会真正的爱别人、爱国家、爱社会呢?生活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成人都面临各种压力,这些压力不能对上级发泄、不能对长辈发泄、那最后可能的出口,就是无辜的孩子。一万对问题父母会造就一万个以上的问题儿童。而问题儿童长大之后,又会将新的问题转化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不幸的是,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自己已经被童年和父母所影响。《家庭教育促进法》已经开始实施,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让我们的孩子拥有幸福的可以治愈一生的童年,拥有未来可以战胜一切的内在力量。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后感2000字3

最近在同事的推荐下,阅读了一本名字听上去很特别的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有趣的点在于引入了拟人的手法,通过讲述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样一个故事,给我们大家分享了一个抑郁症患者在经历多次心理咨询后,逐渐自愈的一个过程。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获知了一些有关情绪化方面的有趣观点和认知。在此归纳为三个部分内容分享给大家。一、情绪化归根结底是什么?一说起情绪化,应该有不少人都会感到头疼,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因为过于情绪化,说一些非理性的话语,或者做一些非理性行为,伤害到自己,也伤害到身边的亲朋好友。事后,又会为此懊悔不已。甚至有些人因为情绪化,深陷自闭、抑郁的深渊,久久不能自拔。那么这个让我们头疼的的情绪化归根结底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引入作者提出的“自我状态三位一体”的概念了。“自我状态三位一体”是指自我状态有三种模式,并且,这三种模式会在不同情况下在同一个个体身上都有所体现。这三种状态分别是: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虽然这三种自我状态集于一体,但他们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在不同状态下个人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具体来说,儿童状态是指:在这个状态下,自己的行为和感受像个孩子,多数表现为敏感、无助、脆弱…;父母状态是指:在这个状态下,自己的行为和感受像父母(大人),多数表现为控制欲强,愤怒、指责…;成人状态是指:在这个状态下,我们的行为和感受像成人,有觉知,更理性的做事,不受情绪所左右。由此,我们可以很直观的明白,所谓的情绪化是因为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无形之中陷入到了“儿童自我状态”或“父母自我状态”中,而非处在“成人自我状态”。二、我们为什么会情绪化?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探讨我们为什么会无形之中陷入“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中。作者指出:“儿童自我状态”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每个人在刚出生时,都只具备几种基本的情感。就像三原色一样,每个人的基本情感也都是类似的,这些情感是构成我们其他情感的基础。比如快乐、恐惧、难过…,这些情感就是每个婴儿一开始都具备的。但是之后,受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这些基本情感会慢慢发展演变成更微妙更复杂的行为模式和情绪,然后逐渐融入我们常态的生活中,这就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正因为这样,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会和我们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去感受。书中“蛤蟆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蛤蟆先生”小时候总会因为各种小事被严厉的父亲责骂,这让他感到悲惨、难过与无助,当他成人后再次因为某件事被身边人共同指责的时候,引发了他同样不快乐、悲惨、无助的感受,让他持续的陷入到了“儿童自我状态”。与“蛤蟆先生”先生相比,书中“獾”所表现的是“父母自我状态”。他常常会像父母(大人)一样,训斥批评“蛤蟆先生”。我们之所以会存在父母自我状态,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从父母那里学到了所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对生活的评判标准,他们在批评人,愤怒、严厉的时候,我们也耳濡目染,所以在遇到同样事情或境遇的时候,我们也会产生同样的情绪。比如,一个人的父母很爱干净,在他小的时候非常严格的要求你吃饭前必须洗手,如果不洗手就去捏饭桌上的饭菜吃,就会责骂他,那么当他长大成人后,很有可能也会在自己孩子犯同样错误的时候,大声的批评指责他,并为此感到愤怒。不过,有些人在遇到事情时,会陷入自责内疚的情绪里而不是指责他人,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也是处于父母自我状态中,只是情绪表现不同。这是因为他在儿时遇到让人愤怒的事情时,他的愤怒被压制,慢慢的,学会调整自己在面对类似事情的情绪,从愤怒指责他人逐渐转变为内疚自责。这也是为什么书中的“蛤蟆先生”很难像“獾”一样的原因。“蛤蟆先生”的父亲是一个很严苛、有高要求,有大成就的人,母亲则是一个对丈夫唯命是从,非常在意父亲评价的人。在蛤蟆先生的记忆中,她母亲总在看父亲的脸色,生怕丈夫不满意,她为了避免惹丈夫不快,便遵循他严格的育儿观,常常对蛤蟆刻意收起慈母的一面。这让蛤蟆先生感到不满,但又无能为力,所以会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压抑内心的怒火,转化成自责与内疚。明白这些,我们也许会更理解自己或身边人在面对一些事情和情景时的情绪与行为。三、我们如何从情绪化中逃脱出来?这就是回答我们如何从“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中摆脱出来,进入“成人自我状态”。面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明确一点,无论是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还是成人自我状态都是我们自我状态的一种,没有好坏之分,都是我们生活中必然经历的模式。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不能长时间陷入前两种自我状态中,因为我们需要不断的自我成长,“只有处在“成人自我状态”的时候,我们才能关于自我的新知识。”所以,我们需要学习如何从情绪化中逃脱出来,进入到理性的成人自我状态中。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一是认识到我们是对自己有自主权的,我们有力量改变自己。这是觉知的第一步。比如,当我们处在情境中时,感到生气愤怒时,要意识到没有人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感受,而是我们自己选择了这样一种感受,我们有权力选择在这样的情境中是愤怒、高兴还是平和。二是不要跟着既定的剧本表演,活在当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小时候离家出走的念头,当你有离家出走的念头的时候就是无形之中在设定自己的剧本了,设定了一个让自己感到非常可怜,让父母感到担心与愧疚的场景,然后自己为自己打抱不平,批判父母。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及时跳脱出来,避免陷入“自证预言”的游戏中。明白那只不过是我们想象的剧本而已,当下可以很美好。三是有目标的生活。对于幸福的定义,我认同这样的回答:幸福是什么,是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有目标的生活就是有所期待,这是能让人感到幸福快乐的一件事,所以要摆脱情绪,一定要设定生活的目标,无论是大小目标,都能让自己更专注于要做的事情,而自动忽略掉那些让我们消耗能量却无用的情绪。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希望这篇读后感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尽可能摆脱情绪化,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