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恰同学少年有感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1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这是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每每读来都倍受鼓舞。今年正值建党一百周年,同样风华正茂的我们,如含苞欲放的花儿,在党的温暖怀抱中茁壮成长。今年3月份,经老师推荐,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恰同学少年》这本红色经典好书。最吸引我的是小说中各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张扬不羁,胆识惊人的毛泽东;才华横溢,锋芒内敛的蔡和森;落落大方,温文尔雅的陶斯咏;活泼开朗,天真无邪的杨开慧;还有爱慕虚荣,见利忘义的刘俊卿。同样吸引我的还有那——“我们不挺身而出,谁挺身而出”的豪情壮志。那时,北洋军几千溃兵已经到了南面的猴子石,离他们只有一步之遥,在情况危急的时刻,是他站到同学们前面,豪迈地说:“校长,诸位先生,我也知道,这样做有风险,可我们一师操练学生军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培养为国为民流血牺牲的尚武精神吗?事有轻重大小,君子有所不为亦必有所为,比起长沙城三十万老百姓,我们两百人算什么?当此全城民众安危之际,我们不挺身而出,谁挺身而出?各位老师,你们终生教授学生,想培养的,不正是敢于舍生取义、敢于临危向前的堂堂万夫之雄吗?”一番话震撼着每一位老师的心灵,震撼着每一个同学的心灵,也震撼了我的心灵。对,他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全校师生皆曰:“毛泽东通身是胆。”在他的鼓励下,这群义无反顾的少年,凭借聪明才智,成功吓退了数千人的溃军。正是这群义无反顾的少年是党的种子,助力了党的成长,“少年强则国强”,这是梁启超先生对未来少年的期望,这个期望在毛主席一代少年身上延续。在毛主席一代革命先辈的引领下,千千万万为了民族独立视死如归的英雄们,用他们的青春,用他们的鲜血,用他们的生命推动了党的发展,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还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国旗、第一次戴红领巾的时候,心中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它们都是红色的呢?后来我知道了答案,这都是革命烈士用鲜血染红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这些革命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如果我们还不好好珍惜,怎么对得起逝去的先辈们?如今的中国已经越来越强大,再也不是那个任西方列强随意欺负的国家,再也不是那个被日本人随意烧杀抢掠的国家,这个沉睡了许久的东方雄狮,终于站起来了。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党的接班人,风华正茂的我们一定要努力读书,力争上游,长大后做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保卫祖国,振兴中华!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2

这个假期,爸爸推荐我看了《恰同学少年》这本书。我一拿到书,就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吸引了。主人公毛泽东是一个胆识过人,理想远大,并且很爱学习的人。他非常喜欢读书,有一次他的老师给他一块大洋让他去买鞋,买鞋路上他在书店发现了一本喜欢的书,于是就把买鞋的钱买了书。求学期间他每天5点起床,熄灯后仍然在图书馆,自己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正是这种学习精神为毛泽东以后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我特别喜欢“男儿蔚为万夫雄”这一章节。1917年11月18日,北洋军阀,湖南督军傅良佐在护法战争中被击溃,溃军败往长沙,已经到了猴子石。就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全体学生撤往东面的阿弥玲时,毛泽东和他优秀的同学们,分析了当前局面,智慧的用鞭炮声、击打声混杂的声音,冒充枪炮声,震慑敌方。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手无寸铁却带着一身胆识,冒充桂军首领跟敌方军官谈判,告诉对方被包围了。随着他们谈判的进展,我的心跟着一起一伏,都快提到嗓子眼了,真害怕对方一激动把毛泽东给枪毙了。毛泽东遇到危险,沉着冷静,镇定自若,急中生智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在那以后他经历多重历练,成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太值得敬仰了。比起毛泽东,我觉得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增加自己的文化知识,遇到事情更要沉着,机智面对,努力变得更优秀!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3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全书共二十九章,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第一师范五年半的读书生活为主要表现背景,描绘了1913~1918年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杨开慧、陶斯咏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和他们之间纯真美丽的爱情故事,同时塑造了杨昌济、孔昭绶等一批优秀教师形象。书中还原了领袖朝气蓬勃的年轻时代。毛泽东原名毛润之,在长沙公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新生考试中,他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地考入长沙公立第一师范。在学校读书的过程中,他刻苦学习、修身立志,与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互相交流,并与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杨开慧等同学共同组织了同学读书会。他不但注重学习,并且爱国爱民徒步游湖南、组建学生军、开办工人夜校……在他的身上我领悟到了一种勇猛果敢、临危不惧的精神;感受到了一种气宇轩昂、仰不愧天的气概!《恰同学少年》称得上是艺术创新与革命传统相结合的典范,从书中我读到了在纷乱年代下一帮洋溢青春稚气的少年用自我的言行谱写着一曲青春之歌。在那个时代里他们就像走上伸展台的舞者,用他们的思想与言语去引领着很多人走出困顿,走向光明,“创造奇迹”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了证明,他们用自我青春年少谱写了一首洋溢着期望的歌曲。作为新时代走在新征程路上的一名青年,我将努力向毛泽东同志学习,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立足本职,牢记初心使命,积极弘扬红色革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用实际行动为矿井高质量发展建设积蓄前进力量!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4

青春,无限美丽,因为它代表着风华正茂;怀着对革命领袖的无比崇敬,怀着对历经风雨的革命先烈的缅怀,我读完了《恰同学少年》这部小说。这部小说展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与情怀。让我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胸怀祖国的气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抒发了多少青年儿女的雄心壮志,他们一起登岳麓之巅,观天下之变,一览众山小;一起游橘子洲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起赏湘江美景,看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他们满怀崇高理想,忧国忧民,指点江山;他们爱憎分明,激浊而扬清,批判现实。正所谓“惟楚有才,于斯为甚”,湘楚之人“崇尚气节、习于忧患、经世致用”的高贵品质折射出中华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与魄力。在书中,我深深地为当年那气宇轩昂、胸怀天下的少年学子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充满朝气的青春活力和豪迈的革命气概所震撼,深刻地感受到了时代伟人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非凡的风采。“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青年人必须要有远大的志向,才能有为之奋斗的目标和动力。毛泽东正是有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决心和志向,才能坚持数十年并为之奋斗。我们林业青年儿女也应怀揣绿色兴国的愿景,将远大的志向融入林业工作中来。如塞罕坝的“林二代”王春风场长,几十年坚守塞罕坝,将塞罕坝林场的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再比如甘肃古浪治沙人郭万刚坚守沙漠三十载,与风沙作斗争,大幅恢复了沙区林草植被的覆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此时正是我等林业青年人的时代,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发扬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一步一个脚印,以务实的态度把新时期林业事业建设好,为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梦想奠定坚实的基础。

读恰同学少年有感5

以前就有听朋友说,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很好看,但一直没机会看。近日找来看,一开始竟就不能罢手。除去影片拍摄、编导和演员表演上的技巧外,最具魅力的应数剧中人物的风采了。吸引我们的,我想不仅仅因为他们是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人,更是因为他们虽然年少,竟能“指点江山,激昂文字”,勇往直前,大胆实践,最终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抗战自救的道路。我的疑惑是为何他们能做到这程度,又为何一定是他们呢?是因其自信,故而“欲以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而后时势造英雄?还是因梁启超“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激励,是以胸怀天下,抛头颅,洒热血,立志救万民于水火?不管是什么原因,我想说的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小女子,让我无限感慨的是,区区少年之身竟能心系国家安危,以拯救中华民族为己任,追求真理,坚定信念,历尽艰辛,大胆实践,其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之强烈远超常人,旧中国就是这样被他们拉出了黑暗的深渊。当毛泽东和他的同学在橘子洲头气宇轩昂地呐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时,舍我其谁的豪气直冲云霄,谁能不为之动容?!这又让我想起了2009年底《中国新闻周刊》出的一期特刊“十年影响力人物”,里面有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大意是这样的:一个人能有多大作为,要看他的责任感能达到什么高度。这期特刊里有一百多页的关于对中国社会发展有极大影响力的人物的专访和叙述,其中不乏李金华、江平、袁隆平、钟南山等耳熟能详的人物,但看来看去,“责任感”三个字好像就已经概括了大半。里面的文字中印象最深的是对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的访谈,他说他“不想成为中国正在发生的历史剧变的旁观者”,因此,他放弃了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兼研究所副所长的职务,放弃了拥有个人实验室的优厚待遇,选择回国“实现个人的归属感”,“参与中国的发展,将自己的工作融入祖国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使人生有高于个人的意义,与祖国共命运”。当然,回国后也碰到了一些困难,但这并不阻碍他将自己的理想逐步付诸实践。看完“恰同学少年”,我想,对于这些个少年英杰,究竟是时势逼人,沉重的责任感造就了他们,还是丰富的学识,过人的毅力使他们产生了这样伟大的使命感?在我看来,还应是责任感创造了奇迹。勤奋聪颖能出优秀人才,而唯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驱使优秀人才成为杰出人士,进而成为伟人。几年前,曾有一位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对世界100名各领域的杰出人士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其中竟有60多名是在并非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取得了辉煌的业绩,问之,无不是因为“把那份工作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责任之魅,无可抵挡!应该说因社会责任感而产生的职业责任感是比较稳定的,在关键时刻它发挥的作用也总是正面的,是适合稳定发展要求的。日常工作中,我们也经常能发现那些因强烈责任感而迸发的职业美感,那些为保障安全生产兢兢业业的一线员工,那些为单位长期发展劳心劳力,筹谋决策的人,他们的勤恳和忧思总能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丝温暖和希望。当然,我们身边也有满腹牢骚的人,他们埋怨社会失衡,国家腐败,党政不作为等等。在这里,我忍不住想再次引用饶毅教授的话:“不仅要问中国还有什么问题,而且要问你可以为中国解决什么问题”。大至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甚至一个家庭,任何事情,光靠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只要有那么一批肯努力、肯为之奉献的人,那么就有希望把事情做好,把事情向好的方向推进,就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期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管是主动燎原,还是被动燃烧,都比光在那儿泼水要好啊。愿责任之魅遍布,明天将更美好!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