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笈七签白话文解释

道教是非常注重养生理论与实践的,服气,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节。

北宋初年《云笈七签》中保存了很多隋唐时期的气法与养生的材料,就有这一方法:

服元气于气海:

白话服气之法,记载于《云笈七签》之中的道教法门

气海,受气之始,位于脐下三寸。如婴儿诞育,脐带就像是传气的地方,也因此凝结形体。

所谓成人修者,要回归本源,就是要找到这种受气息诞形的状态。

气海,和肾相连,属水。水归于海,所以叫气海,水为阴,阴不能够单独生成,一定要以阳相配。

所以心属火,是盛阳。用心守护,阳就下临,阴就上报,所以化作云雾,蒸薰百骸九窍。

白话服气之法,记载于《云笈七签》之中的道教法门

凡是气困的人,身子都有毛病沉结在里面,要静心摒除杂念,闭气在气海,用手在脐下候它。气应的征候,冲容象喘气,如果触碰,有时鸣响,有时痛,如果制,象物体在手掌下活动。也需要安静等待,还要用目下注,是阳气照阴,阴气腾上。

时久,鼻中喘息都没有。出入喉头,感到气海中时动用。开始用意时,需要平躺,拿掉枕头。小努气海,就可以满腹,作意不要使之到心肺,到达就心闷防塞,就不能够不照。下照是心守海。时间过了很久,元气遍布身体,没有地方不暖和。

如遇见关节难通,应该稍微用气闭住,努之三两间,突然就通过。过了之后就气常到腰踵。庄子讲:息之以踵。正是如此。

完毕后筋骨经常要动用,每当动时有声音,是气到,不要拥。经常能这样,长生道行。

白话服气之法,记载于《云笈七签》之中的道教法门

每当用气之后,一定要微调息使散去。如果不散去,以后变为疮肿,最后都不好。必须先用意念在有毛病的地方攻击它,慢慢地运用意念,攻击使它散去,疾差之后,就不可以注令停留阻滞,应该遣通。

不过《云笈七签》乃众要之书,此乃其中一种,观而见之即可。

(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