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No.117–聊城

聊城

山东省地级市

聊城市,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省西部,西隔漳卫河与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相望,南部隔金堤河与河南省为邻,东南隔黄河与泰安市、济南市为邻,北部和东部与德州市接壤。市域介于东经115°16′—116°32′和北纬35°47′—37°02′之间,东西直距114千米,南北直距138千米,总面积8715平方千米,辖东昌府区、茌平区、临清市、冠县、莘县、阳谷县、东阿县、高唐县8个行政县(市)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3个市属开发区(功能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聊城市常住人口为5952128人。

聊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000多年前,聊城即有大汶口文化古城,先后创造了史前文化、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境内名胜古迹2700多处,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景观有470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5处,聊城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有“中国北方的威尼斯”之称,是2019年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19年,聊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59.82亿元,比上年增长3.7%。2020年,聊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6.84亿元,比2019年增长2.8%。

中文名:聊城市

外文名:Liaocheng

别名:江北水城

行政区划代码:3715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山东

地理位置:山东省西部、华东华中华北交界处

面积:8715 km2

下辖地区:2行政区、1县级市、5县、3功能区

政府驻地:东昌府区东昌西路24号

电话区号:0635

邮政区码:252000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东昌湖、光岳楼、摩天轮、山陕会馆、姜堤乐园、古运河、景阳冈等

火车站:聊城站、聊城北站、聊城西站、聊城东站

车牌代码:鲁P

地区生产总值:2316.84 亿元(2020年)

人口:5952128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聊城因古有聊河而得名。

建置沿革

唐虞三代属兖州之域。

春秋(前770—前476年)

聊城(今东昌府区,下同)、阳谷、东阿、茌平、高唐属齐国,莘县、临清属卫国,冠县属晋国。

战国(前475—前221年)

聊城、阳谷、东阿、茌平、高唐属齐国,临清、冠县属赵国,莘县属魏国。

秦朝(前221—前206年)

郡、县两级制,境域属东郡。

西汉(前206—24年)

郡、县两级制。聊城、莘县、阳谷、东阿属兖州东郡,临清、冠县属冀州魏郡,茌平分属兖州东郡与青州平原郡,高唐属青州平原郡。

东汉(25—220年)

州、郡、县三级制。聊城、莘县、阳谷、东阿属兖州东郡,临清属冀州魏郡,冠县属司州阳平郡(治馆陶,今冠县东古城镇),茌平属兖州济北国,高唐属青州平原郡。

三国(220—265年)

州、郡、县三级制。境域属魏国,聊城、茌平属青州平原郡,临清、冠县、莘县属司州部阳平郡(治馆陶),阳谷为县王国,东阿属兖州东郡,高唐属冀州部清河郡。

西晋(266—316年)

州、郡、县三级制。聊城、茌平、高唐属冀州部平原郡,临清(曾为清河国,治清河,今临清市)、冠县、莘县属司州部阳平郡,阳谷、东阿属济北国及东平国。

东晋十六国(319—420年)

州、郡、县三级制。境域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刘宋6国。前秦清河郡治临清。后赵、前燕、后燕时阳平郡治馆陶。刘宋时济州治茌平。

南北朝(420—581年)

州、郡、县三级制。聊城先后属北魏、东魏、北齐、北周4国。后魏,聊城、茌平属济州平原郡(治聊城,今东昌府区),临清、冠县、莘县属司州阳平郡(治馆陶),阳谷、东阿属济州(治碻磝城,今茌平韩集乡高垣墙村)济北郡(治临邑,今东阿铜城镇),高唐属济州南清河郡。齐周,聊城属平原郡,临清、高唐、茌平属清河郡(治清河,今临清市内),阳谷、东阿属济州(治碻磝城)济北郡(治东阿,今东阿县铜城镇),冠县、莘县属司州阳平郡(治馆陶)。

隋朝(581—618年)

初为州、县二级制,后为郡、县二级制。聊城、冠县、莘县属魏州武阳郡,临清、高唐、茌平属贝州清河郡,阳谷属济州济北郡(治卢县,今茌平县韩集乡高垣墙村),东阿属兖州济北郡。

唐朝(618—907年)

初为道、府(州、郡)、县三级制,后为藩镇节度使(道)、州、县三级制。聊城、高唐属河北道博州(治聊城);临清属河北道贝州;莘县、冠县属河北道魏州;阳谷、东阿初属河南道济州(治卢县),后属郓州;茌平属河南道郓州。

五代(907—960年)

藩镇节度使(道)、府(州)、县三级制。聊城先后属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聊城、茌平、高唐属河北道博州(治聊城)。临清先后属河北道大名府、兴唐府、广晋府,冠县先后属河北道魏州、广晋府、大名府,莘县属河北道魏州,阳谷、东阿属天平节度使郓州。

北宋(960—1126年)

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聊城、高唐、茌平属河北东路博州(治聊城),临清、冠县、莘县属河北东路大名府,东阿、阳谷属京东西路东平府。辽、金(916—1234年),路(道)、府(州、军)、县三级制。聊城、茌平、高唐属山东西路博州(治聊城),临清属大名路大名府恩州,阳谷、东阿属山东西路东平府,冠县、莘县属大名路大名府。

元朝(1206—1368年)

省(行省)、路(府、州)、县三级制。境域属山东省,聊城、茌平、莘县属东昌路(治聊城)总管府(治聊城);冠县初属东昌路,后为冠州(治冠氏县,今冠县);高唐初属东昌路,后为高唐州(治高唐);临清属濮州;阳谷、东阿属东平路。

明朝(1268—1644年)

省、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制。省、府州县之间设道。境域属山东布政使司,聊城、临清(曾为临清州,治临清)、冠县、莘县、茌平、高唐(曾为高唐州,治高唐)属东昌府(治聊城),阳谷、东阿属兖州府东平州。

清朝(1644—1911年)

省、(直隶州)、县(散州)三级制。境域属山东省,聊城、冠县、莘县、茌平、高唐属东昌府(治聊城),临清初属东昌府、后为直隶州。阳谷属兖州府,东阿初属兖州府东平州、后属泰安府。

中华民国(1912—1949年)

民国元年(1912年),山东省废府设道,境域为济西道(治聊城),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东临道。民国十四年(1928年)废道,境域属山东省。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全省下设12个行政区,聊城、茌平、博平、东阿、阳谷、寿张、范县、莘县、冠县、朝城、观城、堂邑、濮县等13个县属鲁西北第六区;临清、高唐时属鲁西北第四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鲁西区与冀鲁豫区合并为冀鲁豫区后,分属冀鲁豫区第二、三、四专区,9月分属晋冀鲁豫边区第十七、十八、十九专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12月分属晋冀鲁豫边区第十六(泰运)、十七(运西)、十八(鲁西北)专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7月部分地区改属冀南区第七(鲁西北)、第六(卫东)专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冀鲁豫区与冀南区合并为冀鲁豫区后,分属冀鲁豫区第一(泰运)、第三(邯郸)、第四(南宫)、第六(卫东)、第七(鲁西北)、第八(运西)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冀鲁豫区分为冀鲁豫、冀南两区后,境域分属冀鲁豫区第一(泰运)、第八(运西)、第九(直南豫北)、第四(直南豫北)、第六(运东)、第二(运西)、第八(直南)、第九(濮范)和冀南区第一、二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华北行政区划调整后,境域设平原省聊城专区,辖聊城、茌平、博平、阳谷、寿张、东阿、高唐、清平、堂邑、莘县、冠县等11个县,朝城、观城、濮县、范县等4个县属平原省濮阳专区,馆陶、临清2个县和临清市属河北省邯郸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聊城专署改属山东省,辖16个县,1个镇、86个区、1153个乡。1956年,德州专区撤销,将夏津、武城、德县、平原、禹城、齐河6县及德州市划归聊城专区,辖聊城、临清、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寿张、范县、馆陶、平原、禹城、齐河、夏津、武城、德县17个县及德州、临清2个市、360个乡。1958年12月,将原属泰安专区的东平、平阴、肥城及惠民专区的商河、临邑、乐陵、济阳划归聊城专区,撤销临清、莘县、阳谷、东阿、馆陶、禹城、德县、乐陵、济阳、平阴、武城11个县建制,其辖区并入其它县市,聊城改县为市,辖冠县、茌平、高唐、夏津、商河、临邑、东平、肥城、寿张、范县、齐河、平原12个县,聊城、临清、德州3个市,165个人民公社。1960年,商河、临邑县划归淄博专区,东平、肥城分别划归菏泽、泰安专区。冠县、茌平、高唐、夏津、范县、寿张、平原、齐河8个县,聊城、临清、德州3个市。1961年,德州专区恢复,夏津、平原、齐河3个县及德州市回归,同时恢复莘县、阳谷、东阿、馆陶4个县的建制。聊城专区时辖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馆陶、寿张、范县9个县,聊城、临清2个市。1963年,聊城、临清改市为县。1964年,撤销寿张县建制,将寿张、范县金堤以南地区合并为范县,连同范县建制划归河南省。1964年,将馆陶县建制和馆陶、临清卫运河以西地区划归河北省,聊城专区辖聊城、临清、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8个县、83个区、508处人民公社。1971年,撤销人民公社规模,县以下设145个人民公社。

1998年3月,撤销聊城地区和县级聊城市,分别设立地级聊城市和东昌府区。

1999年,聊城境域辖东昌府区1个市辖区,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6个县,代管临清1个县级市,共有167个乡(镇、街道)。

2000年,聊城境域辖东昌府区1个市辖区,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6个县,代管临清1个县级市,共有129个乡(镇、街道)。

2001年,聊城境域辖东昌府区1个市辖区,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6个县,代管临清1个县级市,共有126个乡(镇、街道)。2005年,聊城境域辖东昌府区1个市辖区,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6个县,代管临清1个县级市,共有134个乡(镇、街道)。

2010年,聊城境域辖东昌府区1个市辖区,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高唐6个县,代管临清1个县级市,共有135个乡(镇、街道)。

2019年8月,聊城正式撤销茌平县,设立聊城市茌平区。

区划现状

截至2019年8月,聊城市下辖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5个县。聊城市人民政府驻东昌府区东昌西路24号。

中国城市No.117--聊城

中国城市No.117--聊城

中国城市No.117--聊城

中国城市No.117--聊城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侵权处理] 图片无从溯源,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删除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