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些“落榜”诗人,后来怎么样了?

01

张继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很少人知道,它是张继“高考”落榜时所作。

当时,张继失意后心情非常苦闷,就去苏州旅游散心。夜晚,他投宿在一只客船上,望着偌大的苏州城,心情更加低落。这时,月亮西沉,树上的栖鸟被月光所惊醒,发出几声啼鸣。秋霜像是从四方袭来的寒气,侵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一时间,他仿佛身处于茫茫飞舞的霜花之中。正在诗人恍惚之际,远处的寒山寺传来一声声钟鸣,幽幽钟声回荡在天空,此时此景,他是何种心绪?

古代那些“落榜”诗人,后来怎么样了?

02

贾岛

要说落榜生谁最惨,大概数贾岛了。贾岛早年出家为僧,性格孤僻,据说有一次他写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有诗才。后来,便跟着韩愈学习,还俗参加“高考”。只可惜,他的考试之路异常坎坷,屡战屡败。有一次,贾岛因“吟病蝉之句,以刺公卿”被黜落,甚至还被扣上“举场十恶”的帽子。他的《下第》诗写得十分伤感:

《下 第》

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

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可是,贾岛爱写诗啊。而且写诗十分刻苦,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也正是因为他的刻苦努力,才得以弥补其天分之不足,他也在众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赢得一席之地。

古代那些“落榜”诗人,后来怎么样了?

03

黄巢

落榜自然是一件悲伤的事,但有的人却写出了十分激昂壮烈的诗篇。比如黄巢的《不第后赋菊》: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是一介武夫、半个文人,他明白自己要想“学而优入仕”,实在是比登天都难。因此,落第后他没有伤感,反而意气高涨。这首诗托物言志,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身披甲胄、豪气凌云的战斗形象。诗无论从意境、形象,还是语言、手法上来看,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古代那些“落榜”诗人,后来怎么样了?

04

柳永

有人因落榜后写词发泄牢骚,终究断送了自己的仕途,比如柳永。发牢骚本来没有大的过错,但对一国之君发泄不满就显得太过狂放了。说什么“明代暂遗贤”,说什么“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皇帝一听,哼!你如此轻视功名,还来参加我的考试作甚,你既喜欢浅斟低唱,不如一辈子都浅斟低唱去罢。悲催的是,柳永并没有真的鄙薄功名,他只是在发发牢骚,没想到竟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古代那些“落榜”诗人,后来怎么样了?

恰恰因为这样,柳永才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词的创作中。事实证明,他最后的确成了一个“白衣卿相”——他流连于烟花巷,为那些歌妓填词,达到了“凡有饮水处,皆能歌柳词”的境地;他同情歌伎的身世遭遇,与之成了患难知己,有着极高的地位,至“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死后,歌伎们合金将其营葬,每逢其忌日和清明节,歌伎相约祭扫,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