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将都城迁到此地,若成功明朝不会灭亡,清军必将难以入关

在人们的印象中,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从1368年建国到1644年覆灭,在长达276年的历史岁月里,大明王朝向世人展现了汉人王朝的铮铮铁骨,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所谓的“天子守国门”是在明朝永乐后期,迁都北京之后才形成的,在这之前明朝皇帝的办公地点、大臣上朝的地方都在南京,即便如此,关于明朝都城选址的问题始终存在,一直争论不休。

朱元璋想将都城迁到此地,若成功明朝不会灭亡,清军必将难以入关

在明朝建立之前,统治中国大地的是由蒙古人建立的元王朝。元朝末年,统治腐败,贪官污吏横行,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太祖朱元璋就是在这个时候趁势崛起的。经过了一连串的相互攻伐,最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统一了中国南部的大片江山。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在南京称帝。此时中国北方地区还处在元朝的势力范围之内,而江南地区相较于北方,经济发展较好,受战火波及破坏也不是很严重,因此,朱元璋想来想去,最终将南京定为了明朝的都城。

朱元璋想将都城迁到此地,若成功明朝不会灭亡,清军必将难以入关

国都虽然定在了南京,但也并不是不能更改的。元朝是灭亡了,可逃到蒙古草原的北元势力依然十分强大,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都城势必要北迁。还有就是,在南京建城的时候,由于是人为制造的人工湖,导致皇宫地表下沉,形成南高北低的格局,这在风水学上是大忌。风水上不行,历史上也说不通,纵观明朝之前的各个朝代,大凡有辉煌壮举的大一统王朝都城都在北方,相反,那些偏安一隅不思进取的弱小王朝都城却都定在南方。综合以上种种考虑,朱元璋也有把都城北迁的意思。

朱元璋想将都城迁到此地,若成功明朝不会灭亡,清军必将难以入关

朱元璋曾想在老家凤阳建都,不过仔细考虑后,他自己也知道此路不可行,于是又想到了宋朝故都开封,朱元璋为此甚至专门到了开封考察,终因开封无险可守而作罢。后来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到洛阳和西安考察,准备从中选择一个作为明朝的都城。朱标对两地的地理优势,风土人情,经济基础都做了详细的考察,最终选择了西安城,并在此修建了两座颇具皇家威仪的钟鼓楼。朱元璋看到太子的汇报,也非常赞赏,正准备筹备迁都长安的事宜,就在这紧要关口,太子朱标突然死亡,朱元璋痛不欲生,辛苦几十年培养的接班人说没就没了,心痛之余迁都西安的事情就暂时搁置了。等朱标的丧事处理完毕之后,朱元璋自知时日无多,便把经历放在对皇长孙朱允炆的培养上,迁都之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朱元璋想将都城迁到此地,若成功明朝不会灭亡,清军必将难以入关

那么西安作为国都,有什么优势呢?西安在古代也叫做长安,是汉、唐两代大帝国的都城。西安地处关中地区,北部是地势逐渐升高的高原,南部是巨大的山脉——秦岭,西部是和四川交接的崇山峻岭,东部是黄河和潼关相接的天险,这种地形在冷兵器时代易守难攻,很是安全。在北宋初年的时候,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曾想将国都迁到此地,赵匡胤说:“我欲西迁者无他,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说白了就是长安有山河之险,易守难攻,可以减少保卫首都的兵员,减少百姓压力。由此可见,将西安作为国都对于明朝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朱元璋想将都城迁到此地,若成功明朝不会灭亡,清军必将难以入关

可惜的是朱元璋的这个计划终究还是没有实现,培养了朱允炆没过几年朱元璋就死了。朱允炆继位成为了大明朝的新皇帝。这位仁兄可没有朱元璋的战略眼光,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收拾自己那些手握重兵的叔叔们,没成想自己实力不济,被自己的四叔朱棣赶下台。而朱棣呢本来自己的地盘在北京,当了皇帝之后基于战略需要自然而然将都城迁到了自己的老地盘,就这样“天子守国门”形成了。这一守就是两百多年。如果朱棣泉下有知,两百年后自己的子孙会被东北地区的满清八旗逼得喘不过气来,几次兵临北京城下,恐怕他怎么着也不会将都城迁到北京了吧。若是之前将都城迁到西安,灭亡大明江山的李自成也就无从说起在陕北起事了,可惜的是,历史就是历史,从来没有如果。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