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调兵都是几千,最多几万,反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

中国古代的军队,有五个特点。

第一、年代越久远,数字水分越大,越是接近近代,数字就越准确;

第二、年代越久远,统计越含糊,所谓的参战总兵力,往往会包括民夫、辅兵这种非战斗人员。而越是接近近代,则通常只统计战斗人员的数量;

第三、年代越久远,越是兵民不分,往往是全民皆兵。年代越近,职业军人的比例越大,会严格区分兵民;

第四、军警不分,很多朝代的军队都不是单纯的国防军,而是身兼国防军、内卫、警察等身份。朝廷征召大军时,往往会把这些军队一同征召;

第五、王朝初期,国力强盛,朝廷有能力保持一支数量巨大的军队。王朝中后期,国力严重衰退,往往就只能保留少部分的常设部队,以及一些精锐,维持统治秩序。

为什么清朝调兵都是几千,最多几万,反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

就拿明朝来说,明朝初期的军队,就属于典型的国力强盛,养兵量很大、军警不分、军民不分、统计含糊,数字夸张。比如朱棣第一次北伐鞑靼,按史料记载,出动了五十万大军。但是这五十万大军是怎么调动的,从哪里调动来的,没有仔细的记载。并且朱棣北伐是出关寻战,明军完全没有后勤保障,五十万大军的吃喝,要靠关内供应。所以朱棣的五十万大军里面,肯定至少有一半是民夫或者辅兵。而真正的战斗人员,不可能有五十万。

而到了明朝后期,记载越来越详细。比如萨尔浒之战,明军的调动数字,就有非常详细的记载了。可信度极高!

首先是华北地区的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合计出兵三万;西北的延绥、宁夏、甘肃、固原镇四处合计出兵两万五千;北方边军合计出精兵五万五千人。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南北直隶合计出了两万精兵;浙江出四千精锐的戚家军;湖南湘西永顺、保靖、石州等土司,出七千多土司精兵。南方明军合计出精兵约三万人。南北明军总计八万六千人,对外号称四十七万

从萨尔浒之战就可以看得出来,明军虽然只出动了八万六千人,但这个数字肯定是实数,肯定是不包括民夫和辅兵的。另外,这也可以对应开头的五点总结。年代越近,统计越准确和精确,军民分开,国家实力明显衰退,只能维持少部分的精兵。打一个小小的建州女真,居然还要从全国各地调精兵参战。

为什么清朝调兵都是几千,最多几万,反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

这是万历抗倭援朝时的兵力调动记载,可谓是非常之详细。每一个军镇出动多少兵,每一个游击参将带多少家丁随军出征,一一都有详细记载。

到了清朝,由于年代更接近,军民区分,军队调动的数字也就更精确了。

那么为什么清朝的数字更精确呢?因为清朝的文献资料留存到现在的最多!很多当年的奏折和军报,现在都能查的到资料。再加上清朝皇帝大权独揽,什么事情都要皇帝亲自批示,这些当时的奏折朱批,都要留档,于是就变成了现在研究清朝的重要文献。

比如说乾隆平定准噶尔,当时清军在西北的兵力部署就非常详细。多少兵力参战,多少兵力在后方屯田,这些屯田的士兵一共开垦了多少亩荒地,秋收时收割了多少粮草,部队需要多少粮草,希望朝廷再补充多少粮草,这些都能在《清高宗实录》中查到具体数字。

所以明朝末年和清朝时期的兵力调动,一般都是实数,是多少就是多少,因为调多少兵,就要调多少粮草,户部和兵部要核对账目,这也是时代进步了,管理更为精细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清朝调兵都是几千,最多几万,反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

注释:这是刘墉上呈给乾隆的请款报告,这些资料在清朝之前是鲜有保存的,但是清朝由于年代比较近,资料保存的比较完整。

不过清朝的调兵能力不如前朝,这也确实是事实,这是因为清朝的制度导致的。

太平天国之前,清朝的军队有两种,八旗和绿营。其中八旗为辅,绿营为主,但是朝廷对汉人不放心,害怕汉人会造反。所以绿营兵分散在全国各地,监视汉人。另外对绿营兵也不放心,所以八旗兵也要分散到全国,再监视绿营兵。这就导致了三个问题:

首先,绿营的责任复杂,没有编制。相比于专职于作战的八旗兵来说,绿营兵有军警不分的特点。既然负责作战,还要负责维持地方上的社会治安。所以绿营兵就不是一支纯粹的国防军,而是同时兼有警察、内卫部队、国防军三种职能。如果大战爆发,没有战斗力的绿营兵不会调,硬要调动也打不了硬仗,只是白白消耗粮草罢了。因此清军的调动,除非是太平天国这种规模的内乱,否则绿营兵基本都是调一些精锐参战,数量自然就不会有很多了。(明朝末年也是如此)为什么清朝调兵都是几千,最多几万,反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

其次,绿营的兵力分散,没有统一指挥。清朝的绿营兵是分省驻扎,每一个省的绿营兵的数量都不多,因为害怕兵力多了,万一汉人造反就不好对付了。但是如此一来,这就导致清朝的调兵很苦难。试想军队分散的这么厉害,哪有那么容易就集结呢?八旗兵也一样,部队分的很散,每一次调动,一个省能调动万把来人就很不错了。

第三,奇葩的调兵制度。调兵实际上就是调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供应,部队没法动。但是清朝的粮饷制度很奇葩!因为清朝的兵源是分省驻扎,如果要调兵,比如本省调兵去外省,需要本省自己筹集军饷,然后在战争结束再去兵部报销。而报销则需要兵部师爷去核算,拨款时还要先付两成火耗银。当年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就因为掏不起火耗银,差点报销不了军费,最后还是慈禧特批才报销的。(明朝同样也很奇葩,但是情况不太一样)

有以上三点问题,就导致清朝在大战时,调兵很困难。比如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廷先后从内陆各省,比如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等十几个省动员兵力参战,但是每一个省都只出动一两千人。据记载,湖南、贵州就只出了一千人,四川出了二千人。

为了出动这两千多人,地方上忙死了。首先是要抽调精锐,这是去玩命的,战斗力垃圾的兵不能要;然后是凑钱,四川到广东,一路上的吃喝,沿途官府都不管,要自己带够钱,自己买的吃。照这么看,能出两千兵就已经很不错了。为什么清朝调兵都是几千,最多几万,反而不像明朝一调军队就是几十万?

最后做一个总结:

第一,明清之前的史料记载,非常笼统。比如司马迁的《史记》中,往往就是大笔一挥,出动五十万,七十万,没有详细的调兵和调粮资料,记载很粗略,可信度不高。

第二,明朝中前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资料记载比较粗略,可信度一般般。

第三,明朝中后期到清朝末年,由于史料非常详实,而且都是一手资料,我们才能够搞清楚明清时期的具体调兵数字。非常可信。

第四,清朝的常备军不多,分的很散,以及清朝的调兵制度很奇葩等原因,制约了清朝的调兵数量。除非是镇压农民起义这类民变性质的战争,否则清政府很难大规模的调兵。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