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前引

公元228年春,即蜀汉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后,拉开了第一次北伐曹魏的序幕。

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如是叙述蜀汉方战前筹划:“诸葛亮将入寇,与群下谋之……”而诸葛亮伐魏过程,亦被形容为“亮帅诸军入寇”。

“入寇”可不是个友好的词汇,它通常指敌国对本国的入侵。毋庸置疑,司马光的“本国”立场是站在曹魏一方的。

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司马光在处理汉献帝禅位曹丕后的三国历史时,直接以《魏纪》代三国,上承《汉纪》,下接《晋纪》,叙事主体自然是以曹魏为主,魏国君主称为“帝”,蜀汉君王称“汉主”,孙吴政权更不用提。如此“帝魏”的做派,三国谁为正统一目了然。

但司马光的做法却在南宋时,遭到理学大师朱熹的批评:温公(司马光去世后被赠封为温国公)《通鉴》以魏为主,故书“蜀丞相亮”“寇”何地,从《魏志》也,其理都错。

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鉴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有乖正论,朱熹还特意篡辑《资治通鉴纲目》,更蜀汉为正统。此后由于朱熹在思想界的巨大影响,蜀汉正统论渐成官民共识,《三国志通俗演义》小说话本的问世,更是助推此论的盛行,乃至影响至今。

那么司马光与朱熹为何会有不同的正统论调?这种立场的转变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曹魏正统论的渊源

三国鼎立时期,谁为正统,其实只有两家在争,首先曹魏政权自认为受禅于汉,从法统传承上讲自然是根正苗红;但蜀汉却认为曹魏受禅属于篡权,是汉贼,而刘备以刘汉宗室自诩,重建汉朝,自应该是延续汉统;至于孙吴毫无法统根基,处在两家之间很是尴尬,正统之争对其可以忽略。

曹刘两家关于正统之争,在王朝一统之前,可谓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直至晋朝一统天下,正统之争才正式有了结论。

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司马家创建的晋朝,跟曹魏代汉一样,也是通过禅让的方式接过政权,且不说过程血腥,至少法理上讲,是个跟曹魏一脉相承,都认为汉朝在献帝禅让时就寿终正寝,蜀汉不过是地方割据政权。

曾为蜀臣的陈寿,在入仕晋朝撰写《三国志》时,著《魏书》、《蜀书》、《吴书》,虽说是三国并列,可唯独将曹魏君主作“帝纪”,蜀、吴两国国君则称传,政治地位的高低一目了然,很明显是出于政治与现实的考量,奉曹魏为正统。

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但有意思的是,在《三国志·先主传》中,陈寿详细载录了刘备称帝时的告天文书,而曹丕与孙权即位的祭天之文却并没记载。

要知道所谓天子受命于天,祭告天地是头等大事,标榜的是承天之命,宣告的是正统,只录蜀汉先主称帝之文,未免让人遐想连篇。以至于后人揣测陈寿作《三国志》,以“魏主称纪而蜀主称传,盖典午得统于魏,当时不得不以魏为正统”。

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但不管如何,三国以魏为正统,从西晋开始成为朝野主流,直到东晋史学家习凿齿撰《汉晋春秋》时,提出异议,他记述的三国史事,以蜀汉为正统,魏武虽复汉禅晋,尚为篡逆,开篇便宣称“晋宜越魏继汉,不应以魏后为三恪论”(三恪为当朝对前代王朝的奉祀),否定曹魏正统论。

不过这种论调,在南北分裂的格局下,难以形成共论,而隋唐大一统王朝重新确立后,不论是隋朝的建立者杨坚、还是唐朝的李渊,都明确继承北朝法统,唐太宗还曾写过《祭魏太祖文》,曹魏的正统地位不言而喻。

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只是唐朝史学家当时都集中在争论南北朝谁为正统,对三国正统关注度其实并不高,曹魏的正统地位也就一直处于官方的默认状态。

到了北宋,宋太祖立足中原南征北讨,于曹魏相近,而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又与蜀汉相当,北宋士人也就不可能伪魏,大多数还是持曹魏正统论,正是有这样的士林基础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毫不客气指出:“正闰之际,非所敢知,但据其功业之实而言之。”(正闰:谓正统和非正统)

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也就是说谁为正统,还得看其功业。

这种重实轻名的正统观,在北宋士大夫中很有市场,苏轼就非常赞成,他认为“夫魏虽不能一天下,而天下亦无有如魏之强者”,魏国实力最强,在道德上不相上下,当然应以强者为尊。

所以在重实的前提,司马光道出了自己的正统传承观:据汉传于魏而晋受之,晋传于宋以至于陈而隋取之,唐传于梁以至于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魏、宋、齐、梁、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

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蜀汉正统的民间基础

前文所说,东晋时史学家习凿齿否定了曹魏正统论,之所以如此,恰与当时东晋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

西晋末,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晋室偏安江南。

北方的沦陷,不仅给带来南北对峙的大动乱,也给士族阶层带来巨大的思想震荡。北地不存,若坚持本为北方政权的曹魏为正统,是否意味着东晋已经失去正统性?

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这种思想上的微妙转变,无疑让东晋士人很容易带入到“北伐中原”的蜀汉立场上去,为此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上一改《三国志》的正统观,认为司马氏虽受禅曹魏,但应该继承的是汉祚,将蜀汉的政治地位拔高。

这种论调东晋官方虽未直接认可,在士庶间却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形成了尊刘贬曹的民间基础。

南朝宋代晋后,刘裕也是刘汉宗亲,与刘备情感上更近一筹,且当时北方胡族大肆尊曹魏,以彰显中原正统,当然更激起了南朝上下的尊刘抑曹风,比如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中,就有贬损曹操父子形象的故事。

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南北统一后,唐朝官方虽然尊奉曹魏,民间文学家也尊崇曹魏文采,但对蜀汉也持包容态度。尤其对蜀相诸葛亮的褒扬达到了极高的程度,与之流传的诗文很广,连带着刘备的地位也有所提高。

到了北宋时期,官方尊曹魏的同时,士大夫们也继承了对诸葛亮的尊崇。就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虽尊曹魏,却也一分为二的将诸葛亮的评语极尽赞美,还删去了《三国志》中的负面评价。

再者当时理学兴起,诸葛亮一代贤相,忠君辅佐幼主的高大形象,非常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而理学家们又极重道统,在三国乱世,诸葛亮不仕曹魏,而追随汉室宗亲刘备开创蜀汉,这样伟岸的形象,自然有助于蜀汉正统论在民间形成较强的基础。

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蜀汉正统论在南宋的形成

尊刘的民间风气,为蜀汉正统形成创造了坚实的民间基础。

南宋与东晋很相似,都是偏安政权,内忧外患严重,北方沦丧,狼狈的御守东南,就政权性质都类似于以益州为根基,希图北伐中原的蜀汉。

只是东晋受禅于魏,否定曹魏的正统性,难免有否定自己的意思,但南宋尊蜀汉就没有东晋的诸多顾虑,这就让尊刘的思想大行。

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和朱熹齐名的大儒张栻,也曾在《经世纪年》中立论:汉献之末,曹丕虽称帝,而昭烈以正义立于蜀,不改汉号,则汉统乌得为绝?故汉献之后,书曰蜀汉。

同时代的思想家陈亮,也作《三国纪年》,流露尊刘贬曹意图,史学家萧常更是修撰《续后汉书》,为蜀汉正名。

还有一大批主战派,也持蜀汉正统,陆游就在《得建业倅郑觉民书》中,以宋室自比蜀汉,北伐中原: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

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深刻的民族危机之下,朝廷却一味妥协苟安,让南宋士大夫们无不愤慨,广泛呼吁名分正统,普遍以蜀汉自喻,希望不忘北伐,蜀汉正统论自然成为共识。

在这样的时代大环境下,朱熹的父亲又是坚定的主战派,朱熹形成蜀汉正统观不足为奇。

再者朱熹理学大家,集理学大成,发展了前代先贤的道统论与天理论,创造性的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儒家思想体系,使南宋理学多元化得到统一。而尤重道统、义理的理学思想,从道德情感上更倾向于蜀汉,遵循春秋大义,朱熹当然要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帝魏”做法批判,称其“大非春秋存陈之意,恐不可以为法。

三国谁为正统?司马光与朱熹为何分别给出了不同答案

所以总的来说,蜀汉正统观在南宋成为主流,一是基于前代尊刘思潮的积累演变,另一个则是深刻的大时代背景所导致的。在程朱理学成为官方主体思想后,这种蜀汉正统观更是影响深远,传承至今。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