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开凿胶莱运河,却没用上,还把山东半岛上最大湖泊整没了

有句俗话说“治不了听力障碍的人治成了哑巴”,意思是去干某件事情,这个事没有解决好,并且还带来了另外的其他问题,把事情弄得越来越糟糕。我国历史上的曾经打下过国土最大面积的元朝就办过一件这样的事情。
元朝在确定首都的时候选择了大都(今北京),主要是看中了它基本上位于元朝靠近中间的位置、离蒙古传统统治区域比较接近。但选择了这里,元朝就后来的和明、清两朝一样,面临着食物供应问题,需要从江南粮食充足的地方向京城运粮,就是所谓的“糟粮”。
元朝开凿胶莱运河,却没用上,还把山东半岛上最大湖泊整没了
元朝的几条漕运通道

元朝开凿胶莱运河,却没用上,还把山东半岛上最大湖泊整没了

元朝开凿胶莱运河,却没用上,还把山东半岛上最大湖泊整没了
走中滦120里旱路示意图
因此他们积极探索一个即用海运,又安全的途径。还别说,还真找到一个办法,就是在山东半岛中间打通一条运河,通过海运+运河+海运方式运输粮食。这条运河后世称为胶莱运河,它南起黄海灵山海口,北抵渤海三山岛,全长200公里。
元朝开凿胶莱运河,却没用上,还把山东半岛上最大湖泊整没了
以明朝地图为例的胶莱运河(元朝图太小)

元朝开凿胶莱运河,却没用上,还把山东半岛上最大湖泊整没了

元朝开凿胶莱运河,却没用上,还把山东半岛上最大湖泊整没了
1983年地形图上的胶莱河

元朝开凿胶莱运河,却没用上,还把山东半岛上最大湖泊整没了

元朝开凿胶莱运河,却没用上,还把山东半岛上最大湖泊整没了
唐朝的夷安泽
正是因为百脉湖有这么大的面积,就被元朝官员“盯”上了。由于胶莱运河不并在是一个平面上开凿出来的,河水无法在一个平面上互相流通。如果需要行船,必须建立船闸,组成梯级的河面才能使运粮船从南向北通行。
船闸的开合就需要随时放水、补水。在京杭大运河上,山东西部的南四湖就起到补水的作用,被称为“水柜”。在胶莱运河上,百脉湖也被赋予了“水柜”的角色和重任。
元朝开凿胶莱运河,却没用上,还把山东半岛上最大湖泊整没了
元朝的百脉湖和大陆泽对比
与南四湖随时能够得到周围水量充足的多条大河补充水源相比,百脉湖就有些先天不足,它周围河流的流域面积特别小,也就造成百脉湖给运河补水时,在旱季不能补充足够的水量。
到了雨季又因为靠近海洋,雨量又极为充足,冲毁河道设施不说,还会给运河带去大量泥沙。总的来说,百脉湖的“水柜”作用发挥不充分,给运河提供的水量不均匀。
元朝开凿胶莱运河,却没用上,还把山东半岛上最大湖泊整没了
百脉湖周边水系与山东西部的南四湖周边水系相比
元朝后来弃用了胶莱运河,给百脉湖带来了致命伤害:因为给开凿的运河提供水源,在湖与运河之间还开凿了很多通道,供给各船闸闸室使用。运河弃用之后,船闸没人去管理维护,再加上元朝本身国祚就短,又很快就赶上了改朝换代,在兵荒马乱的时候就更没人去理会这些船闸了。
百脉湖的地势要比胶莱运河两头下游要高一些,在船闸损坏了之后,湖水就顺着元朝时开凿的那些通道流入运河“跑”走了。所以在明朝,这样一个大湖就销声匿迹了,甚至连明末清初的著名地理志书《读史方舆纪要》里就找不到这个湖泊的记载。
元朝开凿胶莱运河,却没用上,还把山东半岛上最大湖泊整没了
红圈处为百脉湖,可见其地形较高
湖泊没了成为什么了?当地的一些官方介绍里是这么说的:“由明至清初近三百年的演变和群众长期的生产斗争,挖沟排水,筑田耕稼,创造了台田,发展了生产。到清代中期,已是粮油俱收、村落纷呈的农业区域。”既然湖水没了,在爱田地如命的我国勤劳的劳动人民心里就要想办法把它变成良田才对。
元朝开凿胶莱运河,却没用上,还把山东半岛上最大湖泊整没了
红线范围内大约就是百脉湖的范围,湖区内已满是村庄和良田
百脉湖的位置在今天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市区北侧,它的范围包括高密市的其范围包括今夏庄、姜庄、仁和、大牟家等镇区域。大概是胶济铁路和高密、平度两市的界河胶莱河所环抱起来的区域。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卫星地图上还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个湖泊的轮廓。
元朝开凿胶莱运河,却没用上,还把山东半岛上最大湖泊整没了
上个世纪70年代的卫星图上看百脉湖轮廓更清楚
就这样,开凿运河、发展交通事业“业务不熟”的元朝,不仅花费巨资开凿的运河用不上,甚至还把一个存在了千百年的山东半岛上的第一大湖给整没了。今天只能在高密市的百脉湖路、百脉湖社区等地名上找到它曾经的影子了。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