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计谋水平分析!是真材实料还是夸大?不做马后炮用事实说话

导语:范增是项羽的第一谋士!刘邦和项羽在灭秦以后进行了四年楚汉战争,最终以项羽兵败乌江自刎而结束。后世很多人在分析项羽失败原因的时候,经常会说的一个原因是项羽没有听从亚父范增的话,最终导致项羽的失败。甚至连刘邦都评价范增:“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初读史书也让我有这样的感觉,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鸿门宴上,范增极力建议项羽杀掉刘邦,项羽心慈手软,最终放虎归山。

那么范增计谋的水平到底如何?是真材实料?还是有被夸大之嫌?我们不做马后炮,不以成败论英雄,就从范增刚刚参加革命队伍说起,一直到路途中病死,看看范增是否是一个合格的谋士!

范增计谋水平分析!是真材实料还是夸大?不做马后炮用事实说话

范增建议项梁拥立楚怀王,这步棋妙吗?

范增在史书中刚刚出场,记载“年七十,好奇计”,从这段描述来看,范增此时已年逾古稀,而‘好奇计’说明范增是有计谋的。

秦朝末年,由陈胜吴广率先举起义旗,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反秦大起义,谁也不曾想到,陈胜的起兵反秦成燎原之势,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全国各地反秦武装不计其数。可结果却是,陈胜的军队很快被名将章邯所镇压,最终陈胜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所杀。陈胜虽然被杀,但是在全国掀起了反秦的浪潮却不曾停止。此时,在大秦帝国的南面,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梁也率领一支义军伺机而动。

陈胜的兵败给了全国起义军当头一棒,全国各地起义军如履薄冰,不知未来如何?这个时候范增和项梁在薛地汇合,共同商讨反秦大计。

范增计谋水平分析!是真材实料还是夸大?不做马后炮用事实说话

范增分析陈胜失败的原因:秦始皇灭掉六国以后,楚国人的仇恨最深,尤其是当年楚怀王被秦国所骗,在秦国幽禁而死,陈胜失败的原因就是自立为王,没有充分利用起楚国的残余势力

因此范增建议项梁,扶立楚国后裔,顺从楚国民意,再加上项家在楚国的威望,到时振臂一呼,楚国旧部必然会响应项梁的号召,届时楚国复国有望。项梁立即采纳了范增的建议,在民间找到楚怀王的孙子熊心,立为楚怀王。

这是范增出山以来出的第一条计谋,我们来分析一下,范增建议项梁扶立楚怀王,是好是坏。

范增计谋水平分析!是真材实料还是夸大?不做马后炮用事实说话

扶立楚怀王的好处:

其实范增对于陈胜失败的原因并没有分析的很透彻,只是点明了陈胜的失败在于自立为王,没有拥立楚国后裔,进而没有充分利用起楚国旧部的力量。这并不是陈胜失败的最主要原因。陈胜起义以后,派周文攻打咸阳,甚至攻破了函谷关,秦王朝见形势危急,让章邯出马,是章邯打败周文的军队,追杀周文。周文的失败也牵连了陈胜的队伍,陈胜节节败退,最终车夫庄贾见陈胜大势已去,杀了陈胜。

陈胜失败的原因在于他自立为王,成为秦帝国头号目标。秦始皇灭掉六国,废掉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而陈胜自立为王自然让秦王朝将陈胜作为唯一一个重点打击的对象。在古代讲究“首恶必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枪打出头鸟”,这是陈胜失败的必然。

范增建议项梁扶立楚怀王的好处就是,拥立楚怀王,可以调动楚国旧势力的力量,将来就算失败,自己也不是“首恶”,只是“胁从”,也就是说项梁给自己找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领导,如果将来有好处,全都是自己的,起义失败可以把楚怀王推出去顶罪。这是扶立楚怀王的好处。

范增计谋水平分析!是真材实料还是夸大?不做马后炮用事实说话

扶立楚怀王的坏处:

项梁虽然拥立了有名无实的楚怀王,但是在天下人看来,名义上的反秦领头人是楚怀王,而且对内来说,项梁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梁是臣,楚怀王是君。假如有一天项梁反秦起义成功,那么项梁还会允许自己头上还有一个领导吗?难道复辟楚国以后,项梁自己不做楚王,而让楚怀王做楚国国君吗?这一点是范增和项梁都不曾想到的。

在刚刚反秦的时候,项梁可以利用楚怀王的号召力号召全国各地的反秦武装,但是项梁死以后,这个弊端就开始显现了,留给项羽的竟是麻烦。

项梁死后,楚怀王对项羽和刘邦说:“先入定关中者王之”,这就是著名的“怀王之约”。楚怀王由于对项梁心怀不满,尤其是把自己当做傀儡,对项羽自然没有好脸色,开始偏向刘邦。把对抗秦军两大军事主力的任务交给了项羽,却把相对轻松进入关中的任务给了刘邦。最终的结果是项羽天神下凡,巨鹿之战震惊天下,但这对项羽并不友好。项羽打赢巨鹿之战以后,坑杀了秦军二十万降卒,范增也没有出来制止,对项羽说明其中利害,这也是范增的失误。

而且后来刘邦和项羽在荥阳对峙的时候,刘邦列出项羽的十大罪状,其中两条就是坑杀秦卒和杀害楚怀王,这些都是扶立楚怀王最终所带来的坏处。

范增计谋水平分析!是真材实料还是夸大?不做马后炮用事实说话

鸿门宴中范增没有痛下杀手

根据“怀王之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此时占理,按理说刘邦就是合法的“关中王”。项羽不过凭借打赢巨鹿之战不把楚怀王放在眼里,对刘邦占领关中十分不满,但是又碍于楚怀王的面子。

而范增没有对项羽说明必杀刘邦的原因,只是说了这么一条理由:“以前刘邦贪财好色,现在进入关中不抢钱财,不宠幸妇女,可见志气不小”。仅仅是志气不小的刘邦会被项羽看在眼里?项羽是楚国贵族后裔,有着自己的骄傲,怎么会看得上市井无赖的刘邦,尤其是刚刚巨鹿一战威震天下,更不会把刘邦放在眼里。

秦帝国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反秦的时候,项羽和刘邦是战友,有着共同的目标,但是现在秦帝国已经灭亡了,刘邦和项羽的关系从战友变成了对手,紧接着就是你死我活争天下的斗争。这一个关键原因范增没有对项羽说明

至于在鸿门宴上,范增杀刘邦的心不死,数次举杯暗示项羽,项羽却被刘邦的一番花言巧语耍的团团转,范增随即让项庄舞剑,以舞剑之名伺机杀掉刘邦,可惜功败垂成。

刘邦逃走以后,范增气急败坏,怒骂道:”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当着项羽的面说这样的话,只能说明范增不智。

范增计谋水平分析!是真材实料还是夸大?不做马后炮用事实说话

鸿沟对峙期间任由韩信席卷北方

刘邦和项羽开始争夺天下以后,在荥阳鸿沟一带对峙了28个月,期间项羽三次差点生擒刘邦。在对峙期间,刘邦让韩信渡过黄河开始迅速占领北方,韩信不负众望,相继灭掉了魏国、代国、赵国、胁迫燕国、灭掉齐国,统一了北方。范增没有看出来这个大战略,而且在韩信席卷北方的时候,范增也没有提出来相对应的计谋来破坏刘邦和韩信的计划。

项羽数次断了刘邦的粮道,刘邦三次差点被杀,只能向项羽求和,项羽本来想要答应,却被范增所阻止:“此时正是灭掉刘邦的大好机会,很容易就能灭掉刘邦,现在同意求和只能是放虎归山”。这次项羽听进去了,不断向荥阳增兵。

刘邦无奈只能硬抗,但是韩信在北方的活动可丝毫没有停下来。刘邦为了打破粮道被短的困境,如法炮制,命令彭越骚扰项羽的后方,不断攻击项羽的粮道。此时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项羽此时被刘邦牵着鼻子走,在荥阳攻打刘邦和回去救援粮道之间来回奔波,范增也没有提出来相对应的策略。

最后任由韩信统一北方,这让项羽的形势急转而下,从全面优势变为全面劣势。

范增计谋水平分析!是真材实料还是夸大?不做马后炮用事实说话

刘邦拥有稳定大后方,项羽没有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掌管巴蜀一带,在项伯的劝说之下,项羽又把汉中划给了刘邦。在萧何的建议之下,刘邦登台拜将,将初出茅庐的韩信拜为大将军。韩信不负众望,巧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骗过章邯,从陈仓地区出发仅用四个月时间就占领了整个关中,自此以后,巴蜀、汉中和整个关中地区都成了刘邦的大后方。

刘邦和项羽在鸿沟对峙期间,刘邦屡败屡战的底气就来自于萧何管理的大后方,不断为刘邦提供粮草和士兵。刘邦唯一一次怀疑萧何,萧何立马识时务的就把自己的子侄送往鸿沟前线,这让刘邦再也没有后顾之忧。

再来看看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将楚国国都设立在军事要地彭城。刘邦在平定关中的时候,项羽之所以没有回去救援,就是因为齐国出乱子了,项羽不得不派兵去救,以至于刘邦居然敢带兵袭击项羽的老巢,而项羽分身乏术,最后是依靠着三万骑兵紧急回救,才解了彭城之围,这也让项羽从此时开始一直腹背受敌。

究其原因就是项羽没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齐国出事项羽需要去救,还要同时提防西边最大的敌人刘邦。没有稳定的大后方也让项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北方,这才让韩信给钻了空子。

范增作为一个谋士,不可能不知道根基的重要性,当然这件事情我们不能只怪范增,项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从一开始,范增都没有对项羽提出这些观点,最后也造成了项羽和自己的双重悲剧。

范增计谋水平分析!是真材实料还是夸大?不做马后炮用事实说话

范增面对反间计束手无策

楚汉战争开始没多久,项羽率先数次切断刘邦粮道,刘邦意欲求和,项羽却准备接受,在范增的劝说之下,项羽增兵急攻荥阳,这也能看出范增的计谋和眼光,知道刘邦求和是假,拖延时间才是真。不过项羽和范增之间微妙的关系被陈平抓住,开始利用反间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

项羽的使者来了以后,准备丰盛的饭食,假装说还以为是范增的使者,就撤去了丰盛的饭食,换上了粗食。说实话,这种低劣的反间计实在是不高明,但是项羽依然中计,从此二人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项羽怀疑范增和刘邦有私情,就逐渐剥夺了范增的权力,自始至终没有看见范增出来辩解和应对。居然扬言:“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

如此低劣的反间计,范增都没有计策去破解他,相反在知道项羽开始不相信自己以后,居然请辞。作为一个谋士,被君主怀疑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对比萧何把自己的子侄送往战场就能看出来。但是范增的表现呢?不为自己辩解,没有办法破解反间计,采用的居然是赌气这种方式,和自己的主子对着干,还放“天下大事已经定了,你好自为之”这种狠话,怎么说这都不是一个合格谋士的表现。

项羽接受了范增的请辞,范增也在回彭城的路上背上毒疮发作而死。

范增计谋水平分析!是真材实料还是夸大?不做马后炮用事实说话

笔者认为,范增是有真才实学的,的确是有计谋的,但是整体实力有被夸大的嫌疑。

刘邦对范增评价颇高可以从多方面理解。首先,范增是敌人,褒奖一个自己打败的敌人,从侧面也是在夸奖自己的厉害;其次,在鸿门宴上主张杀掉刘邦,这并不难看出来,难的是范增没有对项羽说出刘邦必杀的原因,只要说出,项羽肯定不会放过刘邦。还有后来在鸿沟对峙期间,建议项羽拒不接受刘邦的和谈,这些其实都是很容易看见的,并没有显示出特别高明的地方。

相反,在几个非常关键的地方,都没有看出范增的高明之处。

第一,在拥立“楚怀王”这件事上,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弊大于利。姑且问一句,难道项梁自己不当起义军的首领,秦王朝的军队就会放过他吗?项梁打赢了,天下之主是他,那么项梁打败了呢?根据之前说的“首恶必办”,秦王朝可以将这个所谓的楚怀王就地正法,但是项梁会有好日子过吗?项梁能忍受这种苟且偷生的日子吗?楚国贵族的骄傲和尊严呢?

事实证明,拥立楚怀王不是一步好棋,项梁死后,楚怀王不满项梁的安排,处处给项羽难堪,进入关中的好事给了刘邦,而项羽面对的是秦军的两个主力,刚开始项羽只是一个副手,安排了宋义为主将,就是为了限制项羽。最后,项羽杀掉了名义上为天下之主的楚怀王,这给了刘邦一张很有分量的政治牌。刘邦公然打着为楚怀王报仇的旗帜,拉拢了很多人,刘邦占理,是所谓的正义之师。从道义上讲,刘邦占了上风,项羽处于劣势。在鸿沟对峙期间,刘邦细数项羽十大罪状,其中一条就是杀害楚怀王。可见拥立楚怀王,虽然最初躲开了秦军的主力,但是留给项羽的全是麻烦。

范增计谋水平分析!是真材实料还是夸大?不做马后炮用事实说话

第二,项羽巨鹿之战坑杀20万降卒。这也是让项羽在政治上输分的一件事,这是刘邦细数项羽十大罪状中的坑杀秦卒。

以上这两件事都说明了范增不知道人心向背的重要性,打天下,你不考虑民意?范增作为一个谋士合格吗?

第三,范增没有提出来统一北方的谋略。统一北方,刘邦看清楚了,韩信看清楚了,范增却没有看清楚,而且在韩信如火如荼占领北方的时候,范增也没有提出来相对应的策略去应对,这也是最后导致项羽失败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笔者看来,范增的谋略是有的,但是综合实力被夸大了。说到这里,我认为南宋的洪迈对于范增的评价颇为合理:

“世谓范增为人杰,予以为不然。夷考平生,盖出战国纵横之余,见利而不知义者也。始劝项氏立怀王,及羽夺王之地,迁王于郴,已而弑之,增不能引君臣大谊,争之以死。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关中者王之,沛公既先定关中,则当如约,增乃劝羽杀之,又徒之蜀汉。羽之伐赵,杀上将宋义,增为末将,坐而视之。坑秦降卒,杀秦降王,烧秦宫室,增皆亲见之,未尝闻一言也。至于荥阳之役,身遭反间,然后发怒而去。呜呼,疏矣哉!东坡公论此事伟甚,犹未尽也。”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