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关心后辈教育,宁死不去伪政府上班

公元1904年七月, 清政府 举行了一次殿试。熟悉科考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科考开始于隋朝,终结于清朝1905年。因此1904年这次殿试,就是最后一次了。但当时的人全都不知道这一点,在他们眼中这次科考与以往没什么不同。
1904年的晚清早已摇摇欲坠,可慈禧太后还想把自己的七十大寿办的隆重一些,也想从科考中得到一些吉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钦点状元时看的就不是能力才华,而是姓名籍贯。
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关心后辈教育,宁死不去伪政府上班
当时主考官列为头名的考生文笔极好,书法也极好,慈禧太后看到后也很高兴,可是一看他的姓名和籍贯就怒火中烧。原来此人叫朱汝珍,广东人。慈禧太后一向不喜欢受光绪皇帝宠爱的珍妃,最后更是狠的牙痒痒。
在逃跑时那么仓促、甚至晚一步就可能被洋人捉了的情况下,还要派人把珍妃推到井里去,可见她对珍妃的恨。位高权重者都擅长迁怒,慈禧更是如此。珍妃如此遭人恨,可见名字中带“珍”字的都不是好东西。
因此当她看到“朱汝珍”这个名字时瞬间就怒了,似乎看一眼这个名字,都会污了自己的眼睛。慈禧满心不喜的把眼神错开,正巧视线落到籍贯上,广东省。慈禧的眼神瞬间变得凌厉。
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关心后辈教育,宁死不去伪政府上班
广东,太平天国的 洪秀全 、支持变法的康有为、甚至直接举起反旗的孙中山,都是这里的人吧。一个尽出反贼的地方能有什么好人,因此考官选出的第一名就这么被pass了。
慈禧接着拿起第二张考卷,嗯,写的不错,字也好。再一看名字, 刘春霖 。这个名字好,春雨贵如油,春天的甘霖,自然是好兆头。哪里人呢?直隶(今河北省)肃宁人。河北省是京师重地,肃宁的意思是肃静安宁,合起来就是京师安宁。
这一点对于烽火连天的大清来说太重要了。因此原本排名第二的刘春霖就越过了第一的朱汝珍,成了大清乃至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状元,也就是所谓的“第一人中最后人”
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关心后辈教育,宁死不去伪政府上班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既然能一路披荆斩棘拿到前三甲,刘春霖的才华绝对错不了。他还尤其擅长书法,小楷在当时就有“楷法冠当世,后学宗之”的美誉,就是如今书法界也认可“大楷学颜、小楷学刘”的说法。
颜是颜真卿,刘,就是刘春霖。他在诗词绘画上也极有天赋,状元之位也并非浪费虚名。能在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中走出,在没有名师指点的情况下有如此成就,可见此人悟性之高、意志之坚。
按照惯例,状元应该先到翰林院当差,然后慢慢的攒资历向上走。但刘春霖身处大变革的时代,连传承一千多年的科考都没有了,这套老规矩自然也就没人遵守了。
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关心后辈教育,宁死不去伪政府上班
刘春霖状元及第后成为翰林院修撰,接着被派到日本留学,学成之后到清政府做官,辛亥革命后先后在 袁世凯 、徐世昌、曹锟等人担任大总统时做过总统府秘书、教育厅厅长等职,还两次代表 徐世昌 到山东曲阜主持孔子大成节典礼,也算没有辜负状元郎的称号。
若是日子一直这样过下去,刘春霖大概会荣耀富贵一生,但很快国家就乱了。刘春霖可以接受清政府退出历史舞台,也可以在推翻清政府的军阀手中做事,但他忍不了各路军阀不顾百姓死活互相火拼,也忍受不了官场腐败政令荒谬。出身贫困家庭的他无力改变这种局面,只能选择隐退不做黑暗势力的帮凶。
虽然不在官场了,但身系家国的刘春霖时刻关心局势发展。“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沦陷,刘春霖对 蒋介石 的不作为极其愤慨,又严词拒绝了“满洲国”许给他的“伪满教育部部长”一职。刘春霖身上的家国气概在这时才开始展现。
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关心后辈教育,宁死不去伪政府上班
七七事变后 北平 沦陷,身在北平的刘春霖也成了日军掌控下的鱼肉。他一身正气,但并非每一个读着“诗书礼仪”长大的人都能有刘春霖的风骨。他的同科进士、也是在清政府支持下留学日本的同学 王揖唐 争着当日本人的狗,还想利用刘春霖的状元头衔为自己的叛国行为加分。
他多次劝刘春霖接受“满洲国教育部长”、“ 北京市市长”等职,刘春霖自然是严词拒绝。汉奸是不懂忠良之心的,王揖唐认为刘春霖在拿乔,于是三番五次的来请,刘春霖拒绝的不厌其烦,语气也越来越强硬。王揖唐丢了面子自然不会再说好话,他后面的日本人也认为刘春霖不识抬举,恶狠狠的抄了他的家。
刘春霖是一位好官,还是一位艺术家。他的家中有各类古籍上万册,金石玉器不计其数,这些都被日本人全数查抄,他的家人也被日本人用刺刀赶出家门。原本衣食无忧的上等人就这样一夜沦为街头流浪汉,还是拖家带口的流浪,但刘春霖毫无妥协之意。最后还是他的朋友看不过去,花重金打通关系才让他重新回到家中,之前被查抄的财产也逐一返还。
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关心后辈教育,宁死不去伪政府上班
有惊无险,但此事之后刘春霖对时局彻底失望。他闭门谢客深居简出,平时看书写字度日。若说这时他还有什么心愿,那就是为国家培养好下一代。
刘春霖没有亲自去教书,但他出资修建了多所学校,又对多所学校赠送大批书籍。他十分重视家族的后辈教育,承诺家中子弟只要有考入中学、大学的,学习所需费用他一并承担。
除了教育,他还关心百姓疾苦,自己小时候受过的苦难,他希望世间遭受的人越少越好。民国22年黄河泛滥,冀、鲁、豫三省受灾严重,当年已经六十多岁的刘春霖不顾年迈奔走各地,最终成立了“河北移民协会”和“河北新村”,先后把一千多位受灾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区。这样的人,值得后世纪念。
1944年1月18日,时年72岁的刘春霖突发心脏病与世长辞。这位心怀家国的老人差一点就能看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了,可惜。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