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断骨缠足,古人难道都是奇葩么?我们不妨理性的想一想

缠足,仿佛是留在中华民族身上的一块伤疤,成为古人对女性迫害的铁证,以至于让很多现今中国人感到羞愧,甚至抬不起头。但关于关于缠足这件事儿,我们其实存在着很多误解,下面船夫就带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

误解一:缠足是满清对女性的迫害

近代历史中缠足问题第一次被摆到台面上是在满清被推翻以后,民国政府颁布的一系列革旧从新的法律制度,其中就包括男性不再留辫子,女性不再缠足的内容。于是这让很多人作物的认为缠足和留辫子一样,是满清对中原汉人的迫害。

女子断骨缠足,古人难道都是奇葩么?我们不妨理性的想一想

在《清史稿》中就有记载,早在满清入关前,皇太极就于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下旨:

有效他国衣冠、束发裹足者,治重罪

而后在顺治十七年,为了进一步贯彻禁足的政策,顺治又下旨“

有抗旨缠足者,其夫或父杖八十,流三千里

看完上面两条正史中的记录,我们会诧异的发现,原来统治中原的满清,在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是一直明令禁止缠足的。

误解二:缠足是古代社会的普遍现象

说到缠足,许多人会认为其开始于宋朝,但实际上,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缠足的风气,在唐朝诗人温庭筠的散文《锦鞋赋》中,就曾提到:

耀粲织女之束足

束,指用绳子捆绑,同时还有加以限制的意思,所以束足便被认为是用捆绑的方式,限制女子脚部生长的方法。但从唐朝到宋朝,这种方法都只是在上层贵妇群体中有小范围流行。

女子断骨缠足,古人难道都是奇葩么?我们不妨理性的想一想

描写宋朝社会的小说《水浒传》中,不论是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还是一丈青扈三娘,都没看到其缠足的描述,如果缠足势必会大大影响其行动力,更不要说去上阵杀敌了!要知道顾大嫂在上梁山前,是登州开酒馆的老板娘,扈三娘更是地方豪强的千金小姐。如果缠足真的在宋元明时期流行,没道理让这几位女性好汉幸免。

而且在明朝还曾涌现过多位女性将领,如抗倭巾帼英雄瓦氏夫人,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及奢崇明叛乱的秦良玉,如果当时裹脚极为普遍,又怎么会涌现出这些女性将领呢?而反观后来的清朝,倒是的确很难见到女性将领的身影,由此可见,至少在清朝以前,缠足虽已有,但范围不广,属于典型的“小众爱好”。

误解三:缠足源自程朱理学

我们另一个对缠足的认知,是宋朝理学对缠足的推波助澜,并很信誓旦旦的将缠足与宋朝妇女深受礼教压迫联系起来。

女子断骨缠足,古人难道都是奇葩么?我们不妨理性的想一想

但实际上缠足的兴起,也跟宋代理学家毫无关系。因为宋朝理学的理论著作就摆在那里,当我们阅读查找时,很难找出理学支持女子缠足的观点言论。与此对应,我们却发现一部分理学家曾公开反对缠足。如元代栖霞山人白珽的笔记《湛渊静语》中就曾记载说:

宋程伊川家妇女俱不裹足,不贯耳。后唐刘后不及履,跣而出。是可知宋与五代贵族妇女之不尽缠足也。

程伊川,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颐的别名,他与其兄长程颢并称“二程”,堪称宋朝理学界泰斗级人物。按照这篇笔记所说的,理学世家程氏直至元代,都坚持不缠足。无独有偶,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再传弟子车若水,在其著作《脚气集》中也提出:

妇人缠足不知始于何时,小儿未四五岁,无罪无辜,而使之受无限之苦。缠得小来,不知何用?

这段话被誉为是中国最早对民间缠足陋习的控诉。这几位代表人物无一不表明,理学并没有在缠足这件事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就是说,宋朝理学一度被甩锅了。

误解四:缠足都是用断骨的残忍手段

如今我们只能从以下留存资料中揣测古时人们的生活喜好,但从留下的诸多书画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自古以来人们的审美观是大同小异,虽说细节可能会有差异,但几乎很难出现天差地别的改变。

所以我们不妨用今人的审美观来评价折骨缠足是否符合审美,绝大部分今人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难不成古人都是审美缺陷的奇葩?

我相信这个假设很难成立,更为可能的是缠足只是一部分上层社会病态审美的产物,和明清时期南方流行的“扬州瘦马”极为类似。何为扬州瘦马?

女子断骨缠足,古人难道都是奇葩么?我们不妨理性的想一想

原来江南多富人,这些穷奢极欲的富人在对丰乳肥臀的美女失去兴趣后,开始产生一些怪异变态的消费和审美观,于是便有人专门花时间和精力,挑选有效的女性,在其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进行专门的调教,用限制营养、物理干预等方法遏制其身体发育,小脚便是其中关键考核指标之一。

这里注意,扬州瘦马的小脚是“专业人士”,通过多种方法限制其生长发育而形成的“三寸金莲”。那种打断骨头的暴力方法太没技术含量了,很可能是清朝以后民间人士自己脑补出来的方法,与专业手法相去甚远。

缠足,别看是一种束缚,其实它束缚的又合成不是女性精神和社会地位的自由呢?最初提出古代社会用缠足迫害女性的人,想必初心是好的,是想中国更多的人觉醒起来,接受新知。

但我们不应该从众的人云亦云,甚至将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打残。而是应该辩证客观的看待问题,与君共勉。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