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孱弱却想学武,师傅劝他改行另谋生计,遇上伯乐成大师

“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

民国时期,李书文出生在河北沧州盐山县王南村。

他的一生嫉恶如仇、光明磊落,曾经以其登峰造极的武技镇邪恶、御外辱,斩获海内外赞誉。

学武一事,天赋是很重要的。

身材孱弱却想学武,师傅劝他改行另谋生计,遇上伯乐成大师

然而李书文,实在是难以称其为天才。

他身材孱弱,偏偏一心只想学武,连师父都劝其另改营生,却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他果真成了中国武术大佬!

一、身形瘦弱,却偏执于“武道”

同治元年,李书文出生于河北沧州。

相比同龄孩子,李书文从小似乎就长得慢些,长大身高定型后,也不足一米六,在普通男子中实在是“玲珑小巧”。他身形偏瘦,上身长于腿,更是显得矮小。

身材孱弱却想学武,师傅劝他改行另谋生计,遇上伯乐成大师

比起武士,倒不如说李书文更像书生,还是个孱弱、易受欺负的书生!

李书文自幼就对武学感兴趣,这种兴趣之强,甚至可以用“盲目”、“痴迷”来形容。

小时候,他因武侠小说爱上武学。书中刀光剑影、群强争霸的场面,刺激而又震撼,那些剑侠义士匡扶正义、逞强除恶的霸气,更激发了他对武学的好奇。

起先,他读武学秘籍研究武术,每一页都看得十分认真,边看还以身形仿之,仔细拿捏手法、脚向是否正确。

身材孱弱却想学武,师傅劝他改行另谋生计,遇上伯乐成大师

可是,越是深入研究,李书文越发感到,武学冰山一角的掌握,实在满足不了自己的求知欲。于是,他决定拜师学艺。

二、漫漫求师路,却被质疑不适合学武

李书文的拜师之路很艰难。

试想,若是一位身高不足一米六、身形孱弱的“一介书生”登门拜访请求“你”收他为徒,又有几个人情愿为之?

收徒不是小事,徒弟的好坏,也是自己本领高低的另一种体现。

身材孱弱却想学武,师傅劝他改行另谋生计,遇上伯乐成大师

李书文先后拜访了许多武术大师,可因看似孱弱,无一人愿意收他为徒。甚至于,每个人都用怜悯善意的眼神看着他,告诉他:

“年轻人,你不是那块料,另寻营生吧!”

不被权威认可,每个人都会自我怀疑。

李书文也不例外,但他还是一路自学、寻访高人,因为学武的渴望,已经成了强大的信念。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等到了他的伯乐——罗瞳八极拳五世传人张景星。

张景星看中了李书文身上那股韧劲,和他瞳孔里展现出来的,对武学痴醉的欲望、执着。

这是张景星眼中的“天造之才”。

身材孱弱却想学武,师傅劝他改行另谋生计,遇上伯乐成大师

在拜师不久后,张景星开始对李书文正式授艺。

李书文反应灵敏,学东西很快,张景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眼光:此人,是武学奇才!

三、努力和天赋,一样都不能少

有句老话说得在理:“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李书文既是武学奇才,更是实打实的武痴。

身材孱弱却想学武,师傅劝他改行另谋生计,遇上伯乐成大师

在张景星门下学武时,他每天风雨无阻的在张家把式房练拳,在去练习的路上,他每天都行步、闯步,或是抖大杆子往返。

当时张家邻村的人,每天都能看到一个疯子,他一边挥拳一边疾步行走在路上。

李书文的“特立独行”,在坚持以后,让当地的人们从一开始的嘲笑,转化为敬佩。

身材孱弱却想学武,师傅劝他改行另谋生计,遇上伯乐成大师

后来,李书文先后拜入黄世海、李大中、张克明等门下,日夜艰苦练习。

为了将枪法技艺练到极致,李书文近乎忘却了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昼扎铜钱眼,夜扎香火头,到后来他便开始扎镜子上的苍蝇,蝇落而镜子无损。

早年间,李书文在北京与人比武失败后,心有不甘,想拜于当时“天下第一枪”吴会清门下学艺,可是吴会清是出了名的不易收徒。

身材孱弱却想学武,师傅劝他改行另谋生计,遇上伯乐成大师

百般思量后,李书文叫来一辆轿车,三次开进吴会清的村子,并让司机高喊“天下第一枪”,终于引出来了吴会清和他的师弟,几番较量后,李书文学会了攻破敌方的招式。

用激将法刺激对手,或许,对于李书文而言,失败不可怕,只有尝试失败,才能成功。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