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确有利可图,七百里连营也没问题,错的是诸葛亮

在三国的历史长河中,有非常著名的三大战役,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夷陵之战。当时为什么刘备敢公然破坏孙刘联盟,发动夷陵之战,他就不担心曹丕在背后捅刀子吗?他认为他一定打得赢吴国吗?我们今天从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下,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到底有没有错。

01 只有曹真一支队伍靠近蜀国

其实从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开始,这就是一场三方博奕的局面,并不止是吴蜀两方的战斗,当时三国之间是互相掣肘,相对稳定的一个局面,无论是哪两方打仗,第三方都会来趁火打劫,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从当时曹军的军力布局来看,曹丕趁火打劫的目标基本锁定为孙权了,几乎不可能去打劫刘备。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确有利可图,七百里连营也没问题,错的是诸葛亮

夷陵之战三国布防图

上面这张图就是在夷陵之战前,曹军的军力分布,可以很清晰看出来,只有曹真那部分人可以直接攻击刘备,但是汉中有魏延守卫,曹真也讨不到好,其余的军队全是靠近孙权的,换句话说,如果曹丕想趁机打刘备的话,他需要大范围的调动兵马,太大费周章了,但打孙权就很简单了。曹丕说过一句话也可以看出他的真实想法。

《三国志.刘晔传.裴注》帝曰:“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地欲来者心,必认为惧,其殆不能!孤为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以后乎?”对曰:“蜀远吴近,又闻我国伐之,便还军,不可以止也。今备已怒,故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必喜而进和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抑怒救吴,必定势也。”

在刘备出兵之前,曹仁和徐晃刚刚夺得了襄阳,所以局势对孙权是很不利的,在刘备出兵后,孙权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所以一个劲儿地为曹丕称臣。尽管曹丕同意了他的归顺,可是大家都是明白人,曹丕根本不信孙权会投奔于他,让孙权送个儿子去做人质,孙权也不同意,凭什么相信你呢?

《三国志.吴主传》魏帝问曰:”吴王何等主也?”咨对曰:”聪慧仁智,雄略之主也。”帝问其状,咨曰:”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市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地,是其雄也;屈身于皇上,是其略也。”

说孙权是一个雄主,不可能甘心屈居人下的,所以孙权这边是和曹丕也是有间隙的,因而,孙刘交兵的时候,刘备只要专心对付孙权就行了,争取速战速决。而孙权得一边抵御刘备,一边防着曹丕,情况很糟糕。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确有利可图,七百里连营也没问题,错的是诸葛亮

刘备东征东吴

02 蜀国风险低,山高皇帝远

未虑胜,先虑败”。从理论上说,刘备打孙权的风险是很小的,即使被孙权打败了,也不会伤到他的大本营益州,曹丕也威胁不到自己,所以刘备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实际的发展也是顺着这个来的,陆逊击败刘备后,手下将领都是应该乘胜追击,取益州。孙权当时问了陆逊,陆逊怎么说的呢?

《三国志.陆逊传》权以问逊,逊与朱然、骆统认为“曹丕大合士众。外托助国讨备,内登记奸心,谨决计辄还”。

刘备大败后,徐盛、潘璋等将领觉得是个机会,可以直接杀向益州,夺取益州,陆逊说,不要去,过不了多久,曹丕就会打来了。果不其然,陆逊六月击败了刘备,曹丕九月就出兵三路伐吴了。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确有利可图,七百里连营也没问题,错的是诸葛亮

刘备兵败逃亡

03 吴国面对两方面压力,非常的艰难

吴国当时刚刚夺回了荆州大部,势力扩张了许多,但是在和刘备的夷陵之战后,吴国也是受到了不小的损失的,而且这时候对抗魏国也是很吃力的。

所以说,夷陵之战刘备预想到了可能会败,但是没想到会败得这么惨,假如他没败那麼惨,在曹丕打孙权的时候,刘备可以趁火打劫一番的,让他把荆州让出来也是可以的,不然的话,我再出兵东征,看你孙权如何守得住2路兵马。

刘备想象的结果最不济也是曹丕来袭时,跟孙权谈谈条件,能讨回荆州是最好的,可惜没想到自己会败得这么惨,把自己都给搭进去了,所以说,从战略上看,刘备伐吴谈不上是一个错误的决策。

那为什么刘备会败得这么惨呢?看过演义的人都知道,是他的七百里连营造成的,而且诸葛亮也是否定了七百里连营的。其实并不然,刘备并非败在连营上的,反之,刘备当时连营的决策还是非常正确的

从正史中陆逊给孙权的信件、双方彼此胶着的时间、及其吴军没法攻克蜀国布署的记述中可以看出来,陆逊对刘备采取的连营方法是很头疼的,并没有什么可靠的方法能够去击破,只得固守。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确有利可图,七百里连营也没问题,错的是诸葛亮

陆逊:火烧连营

而后击败刘备有各方面的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2点,一是两军对战时间太长了,把刘备军的锐气完全磨没了。二是刘备没有水军,对于陆逊水军的威胁他是毫无抵抗力的。

很多人会说曹丕有点评,说刘备不会带兵,连营这种低级错误都会犯。这完全是演义的误导,首先,曹丕不知道当地的情况,妄下结论,而且曹丕自己的带兵能力就不行,赶他老子曹操差远了,刘备能和曹操斗,当然带兵能力比曹丕要高出不少了。

还有就是演义中诸葛亮听说刘备连营后,就急忙派人去劝说,这也是子虚乌有的,这全是说书先生及其小说家的虚构,在历史上是沒有这一段的。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确有利可图,七百里连营也没问题,错的是诸葛亮

夷陵之战对战过程

事实上,刘备的连营策略是很高明的,布署一环接着一环,让陆逊只能龟缩防御,慢慢的等候机会,采取后来司马懿的策略,任你怎么叫骂,我就是不出来 ,活活的把刘备兵士的士气拖没了,随后运用水军的优点,在刘备军背后登录,才一战而胜的。

总结 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岂能不败

再来看看夷陵这个地方吧,夷陵也就是在现在的三峡一带,河谷细长、河堤窄小。军队来到这里,连营扎寨是很正常的,不然这么多兵马怎么安置?

唯一可以布署伏兵的地区就在山后。而三峡的天气原因,山后伏兵常常遭受大暴雨侵蚀,时间一长的话,当然就疲惫了。

宜都(夷陵)东部地区地貌宽阔,而中西部是细长河谷。尽管中间间隔几十里,但二地的天气情况完全不一样。

吴国看守宜都隘口,蜀兵被阻拦在万里河谷内。因为战争长期持续时间太长、气温闷热难忍,蜀兵的山后伏兵都很疲惫了,陆逊趁蜀军怠倦之时,启动水军,逆湘江而袭,直扑蜀军侧后方。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确有利可图,七百里连营也没问题,错的是诸葛亮

夷陵之战惨败:刘备白帝城托孤

江阔路窄,直接千余吴兵精英坐船绕后,断了蜀军的退路,随后四处纵火,根本就无处躲藏。山顶风很大,火劲十足,蜀军退路一断,兵士都自乱阵脚了,当然不攻自破。

夷陵这种地形地貌,本身就没办法把军队全部分开,连营百里实属无奈。吴国据险而守,主场优势显著,更兼具水军忽视地貌的存在,可以说神挡杀神。打仗要天时地利人和,天气闷热,地势很险峻,兵士疲惫,三者刘备都占不了,所以被陆逊击败也是理所当然的了。根本怪不得连营的问题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