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官员为什么特别优待洋人?

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一系列屈辱条约的签订,洋人们在大清国的领土上渐渐有了许多特权。这些所谓的“特权”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条约里约定的,如领事裁判权,传教权;第二个层次则是条约里没有约定的,如清朝官员们对洋人的特殊礼遇与优待。

大清官员为什么特别优待洋人?

第一个层次的特权恰好与龙马君的专业相关,但介绍起来难免枯燥,第二个层次的特权与我们的生活更加接近,今天,龙马君想聊聊为何清朝的官员们愿意给予洋人条约里没有的特权。

在鸦片战争之前,洋人们是没有什么特权的,不但没有特权,他们连大清普通老百姓的一般性权利也没有,譬如洋人的配偶禁止入境;洋人在华期间一切活动必须在十三行范围内;洋人经批准一月可集体出游三次,但每次不得超过10人;洋人禁止雇轿子,禁止学习中文,禁止购买中国书籍,禁止自行雇佣人,禁止自行投递文件……

大清官员为什么特别优待洋人?

说实话,对洋人的这些规定很多是毫无道理的,严重违反现在的国际法,用现在的语境,那可是要引起洋人的强烈谴责和严正抗议的。最好玩的还不止这些。

洋人来做生意,自然须向大清缴税,清朝是有比较完备的税则体系的,各类税的税率都是明文规定的。洋人发现每次交税的税率都不一样,就试图索要税则,要明码缴税,但是清朝的官吏特别傲娇,化外之民还想窥探天朝机密?一概拒绝!所以,洋人们交了近两百年的税,连大清的海关税率都没搞清楚。

可见,那时候的洋人不仅毫无特权,连一些基本权利都没有,大清的官员们根本不把他们当人看!洋人的地位非常憋屈。

然而,洋人们的枪炮一响,情势就不一样了。

大清官员为什么特别优待洋人?

洋人们有了特权,成了大爷,大清的官员们无一不给洋人以特殊礼遇和优待,洋人们有了比条约规定的内容多得多的特权。

洋人有求,大清官员必应,洋人经商,大清官员帮忙张罗,到了后来,洋人们还能干涉大清司法,凡是与洋人有联系的大清百姓,也能从洋人的特权中分杯羹,获得特殊优待。

为什么会这样呢?肯定不是因为大清的官员们好客。这里面有个超脱于时代的逻辑。

无论是大清的官员,还是其他时代的官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怕麻烦!

对于清朝的普通老百姓,地方官们是不大当回事的,因为他们是老百姓的父母官,老百姓们再闹,翻不出他们那一亩三分地。换句话说,他们把老百姓吃的死死的。

而洋人们不一样,他们虽然名义上也归清朝的地方官管,但是除了清朝的地方官,还有当时外国在华的公使馆、领事馆,洋人们的事处理得稍有差池,公使们、领事们就会进京理论,问慈禧老佛爷要个说法。

大清官员为什么特别优待洋人?

慈禧老佛爷有句名言,叫做“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龙马君觉得,这句话肯定不能反映慈禧太后对卖国的特殊偏好,她只是怕惹洋人而已。换句话说,她老人家也怕麻烦。

洋人们要有事,不但公使们整天来叫唤,动不动还要派兵进京城,不好惹!而这些惹洋人们生气的地方官们却是被慈禧吃的死死的,慈禧要怎么玩他们都行。

至此,读者老爷们肯定能明白大清官员为何要特别优待洋人了。这个事还真不能怪洋人!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