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4首著名的元宵诗,其中一首居然有2个作者,相差127岁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因为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也称元夕、上元节。

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品读4首著名的元宵诗,其中一首居然有2个作者,相差127岁

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由于元宵节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赏花灯习俗为主,因而又称灯节。

除此之外,元宵节还有吃汤圆(湖南桃花江一带俗称元宵坨)、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我国不少地方元宵节还有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在元宵夜里观花灯,赏明月,看焰火,有感而发吟诗填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品读4首著名的元宵诗,其中一首居然有2个作者,相差127岁

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正月十五夜唐 · 苏味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648——705年),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唐朝政治家、诗人,汉朝并州刺史苏章之后代,宋朝文学家苏轼之先祖,苏门文脉可谓源远流长。

苏味道在武则天当政时曾经两度为相,苏味道明哲保身,避免得罪各方,处事模棱两可,时有“苏模棱”之称。

苏味道诗风清正挺秀,绮而不艳。多咏物诗。《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仅16首。除《嵩山石淙侍宴应制》一首为七律外,余均五言律诗。

《正月十五日夜》(一作《上元》)是苏味道最有味道的作品,吟咏的是神都洛阳元宵夜花灯盛况。“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镂金错采,韵致流溢,历来为人传诵。

品读4首著名的元宵诗,其中一首居然有2个作者,相差127岁

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生查子·元夕(北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生查子·元夕》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宋词名篇。词中描绘了一位妙龄女子面对着喧闹的元宵之夜的灯会,思念着去年相识的恋人的情景,怅然若失,潸然泪下。

关于这首词的作者,却历来富有争议。主要是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所作;一说是南宋女词人朱淑真的作品。凑巧的是,欧阳修的《庐陵集》和朱淑真的《断肠词》都有收录。

目前主流舆论认为作者是欧阳修(1007年——1072年),不过该词婉约的风格明显与欧阳修其他作品格格不入。

品读4首著名的元宵诗,其中一首居然有2个作者,相差127岁

与其相反,朱淑真(约1135年——约1180年)除了符合《生查子.元夕》女主人公的身份,她还写过三首《元夜》诗,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乎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誓成人缱绻,不妨长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细细品读,其实《生查子.元夕》和《元夜》内容情节十分相似,堪称姊妹篇。

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想来朱淑真《生查子.元夕》的“原创”资格被剥夺,与其人生命运多舛并无二致。

品读4首著名的元宵诗,其中一首居然有2个作者,相差127岁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南宋词坛豪放派掌门之一辛弃疾这首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

此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凡脱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王国维《人间词话》曾举此词,以为人之成大事业者,必皆经历三个境界,而稼轩居士此词之境界为第三即最终最高境。

品读4首著名的元宵诗,其中一首居然有2个作者,相差127岁

丘逢甲: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元夕无月清 · 丘逢甲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丘逢甲(1864年-1912年)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清同治三年(1864年),出生于台湾省苗栗县。

丘逢甲是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

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日本国马关春帆楼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激起了全国人民的义愤。丘逢甲悲愤交加,刺指血书“拒倭守土”四字,率全台绅民上书反对割台,表示要与桑梓之地共存亡。

这首《元夕无月》,丘逢甲假借元宵节没有圆月的题材,痛惜台湾宝岛被割,祖国山河未能统一,表达了他高度的爱国情怀。

品读4首著名的元宵诗,其中一首居然有2个作者,相差127岁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