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本为公,他治水有功,却私心作祟把“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尧说:“我让。”

舜说:“我也让。”

禹说:“咱爷们怎么办?”

启说:“让他们球!”

“公天下”就这样在禹爷们手中变成“私天下”了,就这么简单。

天下本为公,他治水有功,却私心作祟把“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原本,治理天下是实行禅让制的。尧年老体衰时要找一个接班人,人们经过商量,一致推举尧的儿子丹朱继承首领位置。尧不放心朱丹,在他退位时,没有把位子传给儿子,而是禅让给了德才兼备的舜。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乃权授舜。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对这种天下为公的无私精神,孔子赞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舜是黄帝的第九世孙,他的父亲十分偏爱象,继母和弟弟象也曾多次陷害他。但舜却能曲尽孝道,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的孝子。舜当了首领之后,任用贤人“八恺”、“八元”,除掉了“四凶”,制定了“五刑”,设立了各级官职,定下了天子巡狩和部落领袖朝觐制度,标志着中国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化。

尧在位时,天下发生了罕见的水灾,洪水滔天。尧派鲧去治理水患。但是他

天下本为公,他治水有功,却私心作祟把“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只知道水来土挡,堵截洪水。结果洪水冲毁了堤坝,“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舜把鲧流放到羽山。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理洪水。

禹治水,“劳身焦虑,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他吸取了父亲失败的教训,采用了开、通、疏、凿、引的办法,终于治好了洪水,建立不朽功勋,因而威望大大提高,人们称他为大禹(伟大的禹)。

《庄子·天下篇》称,“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

《史记·殷本纪》记载,“久劳于外,其有功乎民,民乃有安。”

“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论语·泰伯篇》孔子语。

舜看到禹的功绩卓著,便把部落首领的位置让给了他。

天下本为公,他治水有功,却私心作祟把“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禹故作谦让表示要舜的儿子商均来继位,他自己则迁居阳城。但天下的部落、酋长、民众都不理会商均而去朝见禹。可见,禹当时是多么深得人心。在各部落的拥戴下,禹也就不再装模作样,正式继首领位。以安邑(今山西夏县)为都城,他分封丹朱于唐,商均于虞。还铸了九个大鼎,代表九州万国,作为天下共主一统的象征。禹为了展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威严,在一次聚会上,诛杀了傲慢对他的防风氏,并下令暴尸三日。这件事表明,禹已不再仅仅是部落的首领,而是拥有至高威严的君王。从这里可以看到,禹在政治上很有一套。

天下本为公,他治水有功,却私心作祟把“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当禹老的时候,人们推举伯益为他的继承人。但心怀私心的禹,早已暗中为自己的儿子启培植好各方面的势力,实权已掌握在启的手中。禹临终把王位传给了启,开始实行“世袭制”,国号夏,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宣布诞生。

伯益为捍卫“禅让制”,召集东夷部族向启进攻,早有防备的启,将伯益打败。另一个部族首领有扈氏站出来指责启,要求他把王位还给伯益。启又给有扈氏扣上了一顶“威侮五行,怠弃三正”的大帽子,发兵把有扈氏打败。

天下本为公,他治水有功,却私心作祟把“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自此,选贤任能的“公天下”彻底变成了父死子继的“家天下”。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对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津津乐道;而对由他开始的“世袭制”之大恶却视而不见。而正是这个“世袭制”,直接导致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腐败,给中华民族带来无穷灾难。这一制度的始作俑者——大禹,难辞其咎。

说大禹是中华民族的罪人绝不为过,禹该负这个“历史责任”。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