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剩男剩女的日子是怎样过的?

名人中的剩男剩女(上)

大禹是剩男剩女励志的榜样。《吴越春秋》载:“禹三十未娶,行至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制度。”身在治水第一线的大禹,是当时最忙碌的公务员,三十岁了还没顾上结婚。走到涂山时觉得再拖下去就太晚了,这也不符合当时的制度,才和涂山氏结了婚。

古代剩男剩女的日子是怎样过的?

剩男剩女还有另一个励志故事:举案齐眉。故事发生在东汉初年,有一个道德高尚的青年梁鸿,许多人想把女儿嫁给他而不得。同县孟家女长得又黑又肥又丑,力气大的能举起石臼。三十岁了就是不嫁,说一定要嫁梁鸿那样贤德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聘礼,准备娶她。孟氏打扮得漂漂亮亮过门。哪知婚后一连七日,梁鸿一言不发,孟氏前来询问,梁鸿回答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并能与自己一起隐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而现在你却穿着讲究、涂脂抹粉,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孟光回答自己只是考验一下夫君是否是否真是理想中的贤士,自己早就准备有劳作的服装与用品。梁鸿非常满意,为妻子取名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闪耀。两人后来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孟光给丈夫送饭,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和眉毛一样高,以示尊敬。这就是举案齐眉的故事。

古代剩男剩女的日子是怎样过的?

△举案齐眉

名人中的剩男剩女(下)

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是标准的剩男,29岁了才结婚。新娘是当时司农少卿(相当于现在的兼任财政部和农业部的副部长)杨怡的千金,而杜甫的老爸杜闲只是一个县长。这在讲究门当户对的古代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收入不高,但杨氏含辛茹苦,节衣缩食,无怨无悔地操持着家庭。二人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始终不渝。

古代剩男剩女的日子是怎样过的?

△林逋画像

大禹、梁鸿、孟光、杜甫毕竟已经结婚了,历史上还有很多人主动选择了单身。中国第一个因为信仰(为了长生不老)成为剩男的,也许是东汉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佛学传入后,汉人世界第一归依佛门的剩男是北魏时期朱士行(法名八戒),他也是第一个西行取经的出家人,千百年后在吴承恩的笔下,“朱八戒”成了“猪八戒”。第一个女尼是东晋彭城(今徐州)仲令议,她的父亲官至武威太守,她在洛阳听了来自罽宾国(今克什米尔)高僧智山讲佛后潜心为佛,并于公元357年受戒。

北宋的林逋是古代著名的单身男士。这位处士隐居在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为千古绝唱。南宋孤山修建皇家寺庙,独留下他的坟墓。

平民中的剩男剩女

上面这些剩男剩女都是些名人,那古代什么人最容易单身呢?有人考察过清朝东北的婚姻状况:“男女十三四岁即结婚,至二十岁以上方结婚者,俱为贫人。”一语道破天机,贫穷造就出来的大龄青年才是史上剩男剩女的主流。女子因家贫而不能出嫁,白居易有诗:“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荆钗不直钱,衣上无真珠。几回人欲聘,临日又踟踌。”那时纺织女工是剩女的主力军,元稹《织妇词》告诉我们:“在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穷人家的女儿嫁不出去,穷人家的儿子也娶不上媳妇。宋朝就有“里巷之民贫不能聘”的记载。老实贫男孤独一生,另外有些天性顽劣的贫男,成了街头的闲人、帮闲。“光棍”在明代并不是一个中性词,专指这类闲人,又叫“逸夫”“喇唬”“打光棍”。他们与官府勾结,充当其爪牙,其实就是无恶不作的二流子、地痞、无赖。军营也是一个庞大的剩男集中营。如果碰到一个好上司,老兵或许可以成一个家。宋朝镇江妓女韩香与叶姓将军的公子交往,因为身份的原因叶将军不许二人结婚,将她许给了一名听话的老兵。但这个老兵没有福份,韩香情迷叶公子,自尽而亡。

皇宫中的剩男剩女

皇宫一直是幽怨之地。很多年轻女子一入皇宫深似海,实质上是当了剩女。汉元帝刘奭后宫多达三千人,《新唐书》记载:“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宫中佳丽除少数人被帝王宠幸,更多的命运如白居易《上阳白发人》所云:“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年六十。”长期幽禁在宫廷,不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怨旷无聊,宫女与宫女之间,或太监与宫女之间结为“夫妇”,搭伙共食。关于这个群体“对食”的阴暗一面,自汉代至明代,史籍及笔记记载不绝。

男性被阉割后进宫后成了宦官(后来被称作太监),也组成一支“剩”的大军。唐中宗时,宦官总数增至3000名,被授七品以上者多达千人,玄宗时,宦官多而滥,仅四、五品者就在千人以上。明天启三年,征募太监缺额3000人,结果应征者多达2万人,最后不得不扩编1500人,剩下的安置在京郊南苑的收容所。在《山堂别集》一书中记载,一个村就有900男子净身准备入宫。清光绪帝时太监多达9000人,因为财政匮乏不得不裁减编制,最后还留下了1900人,宣统帝时宫里还有500人。

奴仆中的剩男剩女

古代的奴仆是史上剩男剩女又一主力军。在唐元明都有明确规定主仆不可为婚。明时广东人林钺岩十分同情这群剩男剩女,“人家畜奴,及笄而嫁者,十无一二。往往逗留淹固,蹉跎岁月,至三四十岁,犹不知正夫妻之伦,完室家之好。”当时的奴婢很少有机会出嫁的,很多三四十岁还没有享受过家庭生活。清朝安徽南部人多地少,丈夫一般外出经商,所以盛行奴婢,妻子主持家政,男仆入室不方便,就用女仆,其中就有终身不能结婚的,这种风气休宁为最。大部分奴婢过着“白发盈头,犹是双鬟婢子;青衣半世,然后只影空房”的孤独生活。清代潮阳陈家的家奴金祥在陈家中道衰落之时,非但没有离开,而且凭着自己的经营本领帮助陈家再致富,年过四十仍不婚,后劳累而死。金祥是孤身奴仆的经典榜样。

也有少数幸运的婢女。魏晋时期名人裴秀就是尚书令裴潜魏与灶婢合生,宋代名臣陈了翁、潘良贵都是婢女所生。明御史大夫吉秉中儿子吉之任在游虎丘时迷恋上一官家的奴婢秋香,卖身为奴与秋香接触。后来的小说家们把吉之任偷换成唐伯虎。清人陶澍与黄氏有婚约,娶亲当日女家悔婚,黄家婢女主动“调包”被陶家娶回而不知。陶澍后来中进士,成为两江总督,这位勇敢的婢女搏了个诰命出身。

女子独身主义先锋

古代也有女性独身主义者,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女子社团“女人社”,是由女性单独结成的民间团体,主要从事佛教活动或经济和生活的互助活动。广东的“自梳女”与“不落家女”更是中国女子独身主义的先锋。

古代剩男剩女的日子是怎样过的?

△冰玉堂

约自明代中后期起,由于蚕丝业的兴起为女性提供了独立谋生的机会,遂有女性把头发像已婚妇一样自行盘起,为“自梳女”,以示终生不嫁,也称“马姐”“姑婆”(这是一种贬称,宋代对非主流身份与职业的女性叫“三姑六婆”,“三姑”指尼姑、道姑、卦姑,“六婆”指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和稳婆),死后称“净女”。在晚清至民国前期这种风气达到高潮。如番禺南村一年之中女子出嫁不过数人,至1909年,甚至无一人出嫁。1953年调查,番禺第四区大龙乡有2028名妇女,其中自梳女245人,占12%。

2012年12月25日,顺德成立均安冰玉堂“自梳女”博物馆。现在广州天河棠下仍有没有离世的自梳女,媒体曾做过报道。“不落家女”系指有婚约仍不赴夫家的女子。她们与“自梳女”一样是南粤的“历史特产”。

意外被剩下的男女

有的人被剩下不是因为贫穷,也不是因为自己奉行独身主义,而是因为各种意外。比如战争就会产生无数剩男剩女。有一种意外是中国特色。古制《礼记•内则》:“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而嫁。”这个“有故”特指父母双亲故去,即使男女双方有婚约也不得不推后三年,因为要丁忧三年为孝,丁忧期间结婚或行房事都被认为不孝。假设某种极端情况,男女双方四位父母相继辞世,定了婚约的男女甚至可能一等十二年。

除此,民间也有不少男女已经订婚,但因对方之故突然被剩下的案例。元朝留下的部分文献讲了这样的事情,元朝有位女子伴姨,经媒说合与一男子订婚约,但是女子二十四了,对方不来娶,女家一气之下告官。官家判男家结案状抵达到三十天必须娶,否则女家可以别嫁。这算是定妻不娶女为剩。与之相反,也有女家反悔的。李仲和受了财钱三十五两、红花等订情婚礼,将其女丑哥聘给了郭伯成儿子驴儿,两年后女家又受取石姓家财钱十五两,召入舍为婿。就这样,郭驴儿被“剩”下了,官家判女方离异赴郭家当媳妇。这种因为意外,突然剩下产生的民间故事,在明清小说中大量存在,也成为一些说书人极好的材料。

古代法律不鼓励剩

古代的法律是不鼓励剩男剩女的,古代人认为只有男女结婚,社会才会安定。《礼记》记载,古代嫁娶年龄一般是男20岁、女15岁。各朝代规定的结婚年龄略有不同,唐代是男15岁、女13岁以上,宋仁宗时期的规定是男15岁、女子13岁,明代是男16岁、女14岁以上。到了法定结婚年龄不结婚是会被采取措施的。

在周代,已到适婚年龄的男女的终身大事就被列入了官方议程,专门设置了管理男婚女嫁的政府官员。在晋代,如果女子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嫁人,官府就要强行给她找对象。晋武帝司马炎下过诏令,女子到17岁如果父母不将闺女嫁出去,地方官府就要找个“剩男”逼其出嫁。而汉朝孝惠皇帝时,谁家的女儿15岁至30岁还没有嫁人,就要被罚款600钱。南北朝时,如果女孩适龄仍未出嫁是犯法,家里人都要跟着坐牢。唐朝对男子20岁以上,女子15岁以上还没有结婚的也要处罚。唐太宗在贞观二年(628年)下诏:希望州、县官人解决普通老百姓中没有婚嫁的剩人,如果男女自由恋爱,官人不得阻止;对20岁以上男子,15岁以上女子,妻丧达制之后的男人和孀居服纪已除的寡妇,鼓励他们结婚;对那些因为贫穷出不起礼聘金的,鼓励乡里的富人资助完婚。他还将民间结婚指标纳入官员的年度考核,地方上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官员会被奖励,否则惩罚。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