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地窖温度较高,古代穷人为啥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户外被冻死?

古人在冬天不担心怎么避寒,只关心有没有足够食物!

首先,古人比我们现在要抗冻。

现在的我们,不穿羽绒服,就没法出门。而在古代,就没这么好的御寒衣服了。

宋朝之前,棉花还没引进中国。那时候一到冬天,家家户户捣麻絮,用这种松软的植物作为衣服填充物。说白了,就是把草一类东西捣软,加在衣服中间保暖。那时候,两层单衣加一堆草,就能过冬了。条件好的,能搞皮衣穿,这属于少数。

唐-李白《秋歌》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那时候,首都人民都要捣“草”填衣保暖!

宋朝时,棉花引入我国。等黄道婆改进纺织车、棉花大面积种植以后,棉衣才开始大面积使用。一直到上个世纪,棉衣也是我国主要的保暖衣物。那时候,一个棉袄就过冬了。换到现在,只穿棉袄可不敢出门。冬季地窖温度较高,古代穷人为啥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户外被冻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从国外引入了“秋裤”!从此以后,一到秋天,“你妈就开始逼你穿秋裤了。”立冬之后,人人都会穿上秋裤。进入21世纪后,比秋裤更保暖的保暖内衣开始流行,秋裤地位下降。

也是在建国初期,我国在苏联援助下开始安装集中供热系统。不过,当时的集中供暖只限制在机关单位。一直等到2003年(GBJ50019-2003)以后,北方城市才开始向普通家庭大面积收取暖费,普及集中供暖。。。冬季地窖温度较高,古代穷人为啥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户外被冻死?

其次,说古人被冻死,不太准确。应该说是“冻饿而死”。

我们是从树上的猴子过来的,只是冬天的寒冷,是死不了人的。真正导致人死亡的,是缺少提供热量的食物!因此,古人更关心冬天吃什么。冬天万物萧条,挖野菜都没地方挖。所以,要提前储备食物。

也是因此,北方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储存食物的地窖。地窖的口很小(大户人家除外),只允许一个人进出,里面放着粮食和蔬菜。这种储存食物的习惯,一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于北方农村之中。冬季地窖温度较高,古代穷人为啥不挖地窖避寒,而在户外被冻死?

(白菜放地窖的话,不容易冻坏。放在冬天的户外,外层的白菜叶会被冻烂。)

我小时候家里囤白菜,最少囤几十颗,四五百斤。现在条件好了,市场经济发达了,囤的少了点。但是,也是二三十颗的囤。去年去超市买菜,市区里面很多老人还是整袋子的买白菜。买回去放楼道、阳台、地下室,囤着吃也方便。

可是,以上都是百姓富裕的时候。真是要遇到饥荒,那就只能出去乞讨了。例如,1942大灾荒,一路走一路乞讨。顶不住了,半路一倒,就死了。你说他是冻死的吗?不是!这是饿死的!

正常情况,冻不死人,只会饿死人!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