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到处得罪人,为官26年仍能升迁25次,你看他背后靠山都有谁

直言不讳的人在古代是很危险的,尽管有些皇帝会鼓励朝臣说出自己的缺点、政策的不足,但无论如何每个人都还是会谨言慎行,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就因为某句话被人构陷,从而遭遇噩梦一样的“文字狱”,不过历史上有个人,直言不讳到得罪了不少人,却还是26年升迁了25次,这个人就是包拯,当然包拯能这样那是因为他有三大靠山。

包拯到处得罪人,为官26年仍能升迁25次,你看他背后靠山都有谁

包拯生于999年的北宋时期,北宋时期的官员特点相信大家都比较清楚,那就是文官非常多,文官多的后果就是耍嘴皮子的人多,耍嘴皮子的人多了起来之后,偏偏1017年宋真宗为剥夺宰相的检察权,建立谏院,宋朝因此上到官员,下到有心科举的青年,都开始盛行一股“人人以当谏官为荣”的风气。

这时候1027年包拯考中进士,1037年去了天长(安徽)做知县,因为期间做事一板一眼,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1041年又被调到了端州当知府,在端州他依然清正廉洁,连端州特产砚台都没捞上一台,于是很快在1043年从地方被调到中央,又因为御史中丞王拱辰喜欢他的一板一眼和清正廉洁,而被举荐当上了监察御史。

包拯到处得罪人,为官26年仍能升迁25次,你看他背后靠山都有谁

前面说到了北宋是有“人人以当谏官为荣”的风气的,每个谏官都因为自己担任的职责而有一种使命感,因此每当说起利弊来都辛辣无比,不管大小事都要参一本,互相得罪得都麻木了,有这种大环境做靠山,包拯无论逆流而上建议操练军队,还是迎难而上让恩荫子弟参加考试,甚至是直接撬起贪官污吏的底板,其实都算不上严重。

最严重的时候,是他弹劾“显官”,显官就是朝廷里显而易见的大官(误,其实就是达官、高官),打头的第一个就是宋仁宗的国丈张尧佐,这个人本事不大,但好歹是皇亲贵族,被举荐后累迁了三次,包拯当然看不惯这种钻空子,走裙带关系的人,1050年前前后后六次和宋仁宗在早朝的据理力争,最后宋仁宗妥协。

包拯到处得罪人,为官26年仍能升迁25次,你看他背后靠山都有谁

还有一个王逵,作为一个尚书兵部郎中,虽然说在文官天下的北宋很憋屈,但宋仁宗还是很青睐他的,就是他仗着宋仁宗的偏宠,在地方上胡作非为,后来又开始不做实事,引来百姓怨声载道,包拯于是又开始和宋仁宗叭叭叭,最终成功把宋仁宗叭叭叭烦了,王逵也消停了下来,活了82岁才挂。

除此之外还有阎士良这个宦官等等,最终被包拯弹劾过的人可谓是不计其数,而被他弹劾之后降职、罢官、法办的显官,居然有30多人,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这是他背后有个宋仁宗的缘故,要不是宋仁宗纵容他,相信他,也不至于让他这么“不依不饶”,后来是官员都怕了他,包拯才自己主动调职的。

包拯到处得罪人,为官26年仍能升迁25次,你看他背后靠山都有谁

此后包拯就专心为百姓服务了,在河北大名当三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务所要造船,木材居然都是向当地百姓索取来的,还要征收7个州几十万的赋税,真的是搜刮民脂民膏,任凭谁听到都要替当地的百姓叫苦不迭,但只有包拯把这份心疼落到了实处,又和朝廷耍了几顿嘴皮子,免除了这些所有乱七八糟的征收和赋税。

除此之外对待田地和盐,包拯也有自己的想法,漳河地区一听就知道是有河流,有肥沃土地的地区,不过土地都是朝廷牢牢握在手中的,没有吩咐没有命令,百姓私种都是要死人的,盐也是朝廷握在手中的经济命脉,不过包拯知道这些东西之于百姓的重要,他屡次上书请求,最后在他管理地区,百姓种上一万五千顷的地,商贩也能卖盐了。

包拯到处得罪人,为官26年仍能升迁25次,你看他背后靠山都有谁

像包拯这样一心为民的人,不火才怪,他在开封府才干了两年,1062年逝世的时候,真的是“朝野震惊”“全城哀悼”——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北宋为183位开封知府刻的碑,只有他的名字因为百姓的敬仰摩挲,日久天长中被磨去,民间也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和戏曲,让他名垂千古,所以他最大的靠山还得是百姓。

就这样,包拯这么一个直言不讳,“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之人,在当时谏官比较流行,宋仁宗又比较纵容,百姓又无比拥戴他的情况下,竟在北宋倾轧的文官之争,新旧政党之争,改革与不改革之争中,成功生存了下来,并且名气还不比那些会吟诗作对的范仲淹、“三苏”、辛弃疾低,当然这一切还在于包拯优秀的个人魅力。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