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苏州市中考请以“什么是个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中考作文我来写一一2018年苏州市中考佳作选评

中考作文我来写

一一2018年苏州市中考佳作选评

张宗明

真题呈现

  好,是壮丽的河山,是秀美的田园;好,是朋友的信任,是对手的挑战;好,是美丽的邂逅,是无悔的错过;好,是宁静的港湾,是崎岖的征途……

  请以“什么是个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要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命题解析

  “什么是个好”这道作文题的气质“很苏州”,就是有点小情调,有点小精致,有点小诗意,有点小甜蜜,也有点小娇羞。它介于“浓抹”和“素颜”之间,选择了一种叫作“淡妆”的美学立场。从历年的命题“心中有支欢乐的歌”“遥远的眼神”“不错过”“记得那一次出发”“东风为我来”看,基本都是如此,除了2017年的“把青春的绿色铺满征途”一不留神粉底抹得确实太厚了点。这种命题追求和思路,大概可以看出苏州这座历史古城给人们精神基因的编码。

  这道作文题,审题难度不可谓不大,虽说没有语义理解上的九曲连环,但需要迈过三重门槛。

  1.切中命题意义内核的“好”。

  “好”是个语用中的高频词汇,运用在不同的语境场合,也有着丰富的表达内涵,尽管“什么是个好”的搭配确实不多见。“好”之词义,基本有三种词性分类:

  一是名词意义上的,可广泛指代一切美好的物理存在和精神存在,诚如引导语中“好,是壮丽的河山,是秀美的田园;好,是朋友的信任,是对手的挑战;好,是美丽的邂逅,是无悔的错过;好,是宁静的港湾,是崎岖的征途”的典型罗列。需要注意的是,引导语中的提示是无序的,也是不完全归纳的,这从紧接着的第二种词性的意义分析可以看出。

  二是形容词意义上的,可以理解为作为“一切美好的物理存在和精神存在”的标志和属性。可以把引导语倒过来理解——“河山的好是壮丽,田园的好是秀美;朋友的好是信任,对手的好是挑战;邂逅的好是美丽,错过的好是无悔;港湾的好是宁静,征途的好是崎岖”。由于“好”指代事物的宽泛性,因此其在形容词意义上的理解自然也极为宽泛,但不妨用“真”“善”“美”做三维归纳,并作为思维发散的原点。我们可以看出,引导语给出了“善”和“美”的举例,却并没有给出“真”这个维度上的好,譬如,“宇宙万物的好是规律,人类思想的好是求知”。

  三是动词意义上的,可以理解为对某种选择的判断与确定,以及对某种言行、事物的认可与认同。比如,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哪个是个“好”?新能源好。又如,黄渤导演的电影《一出好戏》好不好?好!好,就是我们在面对具体问题与事物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一种明确回答,它的对立面是“坏”。我们在回答什么是“好”的同时,其实也就回答了什么是“坏”。

  2.拨开命题对象迷雾的“什么”。

  “什么”是个不确定代词,这个词出现在中考作文题中恐怕还是头一次。表面上看,只要回答“好”是“那一个”的问题,实际却是在千挑万选、左右权衡后,在各种看似都好其实只有一个真正好的事物迷局中做出判断,或者在这个也好、那个也好的左右为难中痛苦抉择出一个“更好”。足够严谨的话,还需要辨明全命题“什么是个好”与半命题“____是个好”绝不是一个“物种”。前者瞬间提升了审题难度并预设了切题作文极为严格的评价标准,其写作所需的思维图式或者最终的成文结构应当是“陈列各种好→确定其一好→阐述为什么这个好”。简单地说,文章不仅是要写一个“好”,还要写若干个“欠好”或“不好”,这在考场作文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字数约束下,难度可想而知。而后者只需“陈列一个好”“讲好这个好”就可以了。

  3.建立命题旨趣“什么”与“好”之间的叙事逻辑。

  从整体上把握题目的语法特征不难看出,“什么是个好”已经构成了一个“主谓宾”一应俱全的完整句式,这显然对写作构成了极为严格的规定,写作者的任务就是用文章来回答题目的发问。写作难度不在于“好”的内容选择,而在于设计出确定“好”的过程的故事演变情境,以及选择合适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方法。因此,这道题对考生的叙事能力构成一定的挑战。

佳作1

什么是个好

王晓玲

外婆家依山傍水,附近有一条小溪。

  溪水十分清澈,它贪婪地融进了蓝天,融进了草木的影子,也融进了小女孩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在这里,四季卖弄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秋日天高气爽,落叶翩飞;冬日白雪倚风,银装素裹;春天百花争艳,嫩草破土。而到了蝉鸣蛙叫的夏夜,外婆常常引着我在柳树下乘凉。小溪和小虫们奏起了大合唱,一棵棵青草随风起舞,并散发出怡人的清香。我躺在草地上,仰望着星空。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争先恐后地朝我眨眼睛,于是,我也调皮地朝它们眨眨眼。

  “真好!”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外婆笑了,问我:“什么是个好?”她摸摸我的头,给我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我说:“这兔子真傻,让乌龟赢了。”外婆又笑了:“坚持就是个好。”

  不久,老师教我们背诵一首古诗《归园田居》,我兴冲冲地跑回家告诉了外婆,又问:“外婆,陶渊明为什么这么傻,不做官却跑去种田?”外婆摇着蒲扇,慢悠悠地说:“孩子,这就是本心,不是傻。本心就是个好。”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再大一点后,我常常一个人坐在小溪边,将小脚伸进柔和的溪水里。溪水拂过我的脚跟,小鱼小虾轻轻滑过我的脚背。我发现小溪有时流得很急,一路马不停蹄地追逐着什么;有时又流得很缓,滋养着沿岸的花草,并欣赏着这些花草回报的美景。

  这就是小溪的坚持与本心吗?

  长大后,我随父母到大城市里上学。逐渐繁重的功课与不太理想的成绩,常常令我想打退堂鼓。每当这时,激流的小溪跨越枯木、冲过岩石的画面就会跳进我的脑海,于是我又打起精神,继续努力。而当我为了目标的实现焦头烂额之时,缓缓流淌的小溪又流进了我的心田,驱散了污浊,于是我决定稍稍放手,调慢节奏。

  忽然间,我明白了外婆的话——我们要坚持不懈地为目标而努力,但也要记住在努力的途中,欣赏沿岸风景,重拾本心。

  坚持是个好,本心是个好,坚持本心更是个好!

点评

  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考场佳作。首先,小作者吃透了“什么是个好”的种种内在要求,实现了文与题的完美匹配。其次,小作者在行文过程中“不忘初心”,将题目的旨意随身携带,一步步耐心地把“好”推向山巔。再次,还要点赞小作者处理“复杂叙事”的能力。复杂的长题呼唤复杂的故事。本文中,故事的元素、故事的场景珠联璧合,颇得贾平凹散文神韵,不信请对照《月迹》,定会有“心”的发现。

佳作2

什么是个好

淳芳芳

有人说,“好”是家中生有一“女”一“子”;有人说,这酒清醇甘甜,是“好”酒;有人说,这儿湖光山色,环境优美,是“好”景……而我认为,“好”意味着善良。

  一战时,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伯研制出氯气、芥子气等毒气。为证明其实用性,军队借风将毒气吹散至敌军军营,正如当年周瑜借东风,敌军死伤惨重。皇帝授予哈伯一枚勋章,而他的妻子却因为无法忍受丈夫轻视人命,开枪自杀。后来,哈伯因为在其研究领域内取得了突出成绩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但他获得的荣誉是无法遮盖他的罪行的。爱因斯坦说,你所做的好事无法弥补你所做的坏事,你所做的好事无法弥补你的恶行。人类需要明善。

  幼时,每每回到家乡,妈妈总会带我去家附近的一个钓鱼行买两盒蚯蚓,将它们放生在草丛中。“妈妈,放生蚯蚓有什么意义吗?”我特别喜欢问这个问题,妈妈也总不厌其烦地回答我:“别人买蚯蚓是为了钓鱼,那样,它们的生命就结束了。我们买下它们放生,它们就获得了重生、自由。小虫子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可以尽自己所能来帮助它们,这何尝不是在做善事呢?”人需要行善。

  夏日,凉风轻拂树梢,蝉鸣鸟啼,树叶树枝仿佛在为它们伴舞。我轻闭双眼,感受微风拂面,聆听鸟儿叽叽喳喳唱着的夏日恋歌。我忆起了春:蝴蝶、蜜蜂被花香所吸引,纷纷来采蜜,辛勤地传递着花粉,一朵一朵,一株一株;蒲公英被春风吹得四处飘散,飘至每一个角落,落地生根……万物以不同的方式向世界、自然傳播着美好,一切的存在都是因为心中有爱,有善良。人需传善。

  究竟什么是个好呢?是那良田美食,还是湖光山色?又或者是甘甜的美酒?任谁也说不清楚。但我想,好,是明善,是行善,是传善。这一点是无人能驳的。

点评

  这篇文章,判一类文也未尝不可。文字背后,隐约可见一个善问乐思,有着人文情怀与较好思维品质的优秀初中生形象。小作者写作方面的潜力巨大。不足之处有二:一是整体性欠佳,结句虽然写得不错,但对全文的“补救”意图非常明显;二是“明善”“行善”“传善”三部分的文字还欠点儿火候,如果能在“明善”部分突出“个人的荣光”与“个人的使命”的比对,什么是个“好”的感染力就会更具穿透性。

佳作3

什么是个好

欧阳小微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父亲的脸上露出如此惊喜的神情。可是转瞬间,他又恢复了以往的严肃表情。他蹲在我面前,说:“你可要想好了,要买就要学,你愿意学钢琴吗?像里面的姐姐一样?”

  这是一家我们路过的乐器店,我被里面的琴声吸引住了。一架立式钢琴闪耀着黑色的亮光,被摆在店铺的中央。钢琴前面坐着的是一位一袭素装的大姐姐,她一双纤细的手在琴键上轻快地舞动着,神奇的音符随即从钢琴里溜出来,闯进我的耳朵,像勾住了我的魂一样。一时间,多么希望我就是那个女子啊!

  我当即答应父亲:“好呀!我学!”

  本以为父亲又要板着脸跟我讲一番大道理。打记事起,父亲就很少顺着我的意愿,总是逼着我学这学那,周末也不得空休息。每当我稍有懈怠,他都和我说:“十年寒窗苦,就像长征,坚持下来,你就胜利了。”看着父亲一本正经的脸,我愣是没说出一句反驳的话来,又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书桌前。打小他就没对我笑过几回,我总怀疑我是不是他亲生女儿。

  奇怪的是,这次他默默地领着我走进乐器店,什么也没说。

  可我是个三分钟热度的人,安安静静地学了几天后,我很快发现其实学钢琴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簡单。我坐不住了,开始以各种借口不去练琴。偶尔迫于父亲的威严,学完后回家也不好好练习,胡乱弹一通,发出恼人的噪音,发泄心中的不满。

  “不要弹了!”父亲的怒吼声猛然盖住了我杂乱的琴声。他脸上的肌肉抽搐着。我等着他的训斥,他却似乎也忘记了接下来说什么才好。我一下子不知所措,虽说父亲向来严厉,却没发过这样的火。我鼻子一酸,眼泪哗哗地流下来。许久,父亲见我这样,舒了一口气,对我说:“钢琴是你自己要学的,请你想清楚该怎么做。”说完离开了我的房间。

  隐隐约约从隔壁房间传来父亲和母亲的对话:“我跟你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才八千块,这丫头……唉……”

  后来?后来的故事你是知道的。每天夜幕初降,那个丫头让一阵阵优美的钢琴声回响在家里。从此以后,那个丫头要么不承诺,承诺就全力以赴。

  父亲的严厉,确实是个好啊!

点评

  简单的故事,巧妙的叙述。“我”学钢琴的缘起缘生是故事主线,沿线布局父亲日常的种种“严厉”或“严肃”,点缀父亲与母亲的对话又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故事的完美结局(即“后来”)水到渠成地点题:父亲的“严厉”确实是个好。有时候我们必须承认,若干片段组成的“冰糖葫芦体”文章确实好写得多,因为那是个搭积木的活儿。本文跳出了“冰糖葫芦体”窠臼,故事切入有临场感,情节间有内在的勾连,人物形象成因有扼要的交代,笔墨分配有合理的规划——从故事的内在机理说,这是一篇耐看的文字。

(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ZLME@ZLME.COM 举报,一经查实,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